陕西省蓝田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陕西省蓝田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蓝田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高分五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镍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8B镍属于金属元素C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i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8
2、.69g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B收集O2C滴加液体D测溶液pH3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NaNO3中的Na2SO4加入过量的 Ba(NO3)2溶液B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足量稀硫酸C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D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AABBCCDD4南开大学叶萌春教授及其团队首次实现烯丙醇(C3H6O)高效、绿色合成。烯丙醇是生产香料和化妆品的中间体。下列关于烯丙醇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58gC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D烯丙醇分子由
3、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酚酞试液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三种固体:加水D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加热6干冰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B无水灭火C保存食物D舞台“雾气缭绕”7.X、Y、Z 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 下列物质符合 X、Y、Z 要求的有几组()C、CO、CO2 H2O2、H2O、O2 Fe2O3、Fe、FeSO4 Na2CO3、NaOH、NaClA1 组B2 组C3 组D4 组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4、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情况C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9江南大学发明的“一种具有排镉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已知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下列有关镉的说法正确的是A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B镉是非金属元素C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D镉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10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
5、体的质量不可能是A26. 2gB26.6gC26. 0gD25. 8g1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 BNaHCO3 CCa(OH)2 DH3BO312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铜粉,过滤BKCl溶液(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CFe(Zn)加足量稀盐酸,过滤D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AABBCCDD13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B塑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C不锈钢是一种金属材料D玻璃是一种纯净物1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
6、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液体的量取C取用固体药品D测定溶液pH15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程I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B流程II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D流程IV、V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成铜锈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实际上应是铜与空气中的_、_、_(写化学式)等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探究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锌、铜外
7、,还需要一种试剂,你选择的试剂是_(填序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Al2(SO4)3溶液AgNO3溶液H2SO4溶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下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老师提示:I.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II. 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8、实验结论_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用酸碱中和法测定: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04.06.08.09.8烧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2)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_mL。用沉淀法测定:乙组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步骤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_。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
9、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步骤过滤出的沉淀物是_。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甲组同学称取100g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向其中边入氯化镁溶液,测得加入氯化镁溶液质量和产生沉淀质量的数据如下:加入氯化镁溶液的质量/g050100150200250沉淀的质量/g02.95.8m11.611.6表中m= _则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有计算过程)18(8分)铁和铁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铁的应用和防护人类向自然界索取量最大金属的是铁,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
10、矿石,空气,石灰石和_。工业上炼铁时将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转化生成Fe2O3xH2O,则x_(x为整数)。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铁的冶炼和探究取24.0g Fe2O3粉末,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并测定反应后固体成分。(甲酸(HCOOH)在加热、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连接装置,利用W型玻璃管进行实验的优点_。实验时加入甲酸,先点燃左边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实验中,A处的现象是_。控制A中温度在700至固体全部变黑,继续通CO至冷却。铁
11、的检验:将该微型装置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成为稀硫酸)流到A处,当看到_,证明有铁生成。二氧化碳的检验:将左侧管口放入澄清石灰水,取出左侧的橡胶塞,挤压气球,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则有二氧化碳生成。现直接测得装置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9.2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g。经分析A中剩余固体19.2g为Fe和FexOy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得H2 0.3g,经计算Fe的质量为8.4g。则FexOy的化学式为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新型甜味剂,目前木塘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是蔗糖和
12、葡萄糖替代品。探究一:人们食用含糖量较高的物质会在口腔中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形成龋齿。由图1判断食用_(填“蔗糖”或“木塘醇”)能有效的防止龋齿。探究二:提出猜想木糖醇由什么元素组成?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木糖醇按如图2进行操作:操作现象结论把木糖醇灼烧,将一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木糖醇中含有氢元素将_罩在灼烧的木糖醇的火焰上方_。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睛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经改进实验后,检验到木糖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木糖醇中一定含有_元素。继续探究为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如图3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
13、氧化铜能确保木糖醇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数据记录6.08 g木糖醇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4.32 g,E装置增重8.8 g。(产物被完全吸收)分析与讨论数据分析:6.08g木塘醇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g,由此可以确定木糖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镍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28;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镍字
14、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i;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2、B【解析】A验满二氧化碳时燃烧的木条不能伸入瓶内,故A错误;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故应用图示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短进长出,故B正确;C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错误;D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把试纸直接浸入溶液内,会把溶液污染,故D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
15、关键3、C【解析】A、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钡,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溶液,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错误;B、混合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溶液,剩余固体为铜粉,有效成分铁粉被除去;故选项错误;C、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吸放热现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容器外壁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D、加入稀盐酸,有有气泡冒出,可能是活泼金属单质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不能检验固体中是否有碳酸根;故选项错误;故选:C。4、C【解析】A、烯丙醇(C3H6O)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123+1616=58,单位不是“g
16、”;故选项错误;C、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9:4;故选项正确;D、一个烯丙醇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是“1”。5、A【解析】根据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溶于水之后的热效应等来分析题目。【详解】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正确;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17、,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错误;C、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错误;D、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错误。故选A。6、B【解析】A、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原理,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干冰能灭火是利用了其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正确;C、干冰能保存食物是利用其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用于保存食物,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D、舞台“雾气缭绕”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导致周边空气冷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蓝田县 达标 名校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化学 最后 冲刺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