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下
2、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D将SO2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褪为无色3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C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
3、定是碳酸盐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5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研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D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金属切割B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用作气体肥料C石墨用作电极D二氧化碳用来灭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8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A向pH=13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向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9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伸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10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B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治氟斑牙和氟骨病C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1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肥:KNO3、CO(NH2)2、(NH4)3PO4都
5、属于复合肥料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K+、Na+、OH-、Cl-四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既节约化石燃料,又可缓解温室效应12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A搅拌、引流、搅拌、转移固体B引流、搅拌、转移固体、搅拌C搅拌、转移固体、搅拌、引流D引流、搅拌、搅拌、转移固体13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B2H2CHDH214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蜡烛熄灭、实验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实验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
6、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实验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15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银耳使其变白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D用铜和锌熔合制成“黄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
7、学方程式_。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相同。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_。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为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C或B,C装置的优点是_,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选填序号)。
8、该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蓝绿色固体可能是:Cu(OH)2;Cux(OH)yClz晶体;_。猜想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同学取31.
9、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 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加热前100400100g280g360g(得出结论)猜想成立,且碱式氯化铜中XY:Z = _。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改进(选填序号)。a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c实验应该在80的水浴中进行18(8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
10、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完成下列试题。(1)铁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粉可以做某些食品的防腐剂,该铁粉的作用是_。这种防腐剂失效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用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该实验是将_溶液中(填写滴加溶液的顺序)。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40s时,溶液中溶质为_(3)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a加过量的NaOH溶液; b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c加适量的盐酸; d过滤; e加过量的BaCl2溶液。提示:Mg(OH)2、BaSO4、Ba
11、CO3难溶于水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_,(4)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5.9g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11.5g溶液。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结果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学习小组对旧铜器上的绿色锈斑产生了探究兴趣。对绿色锈斑的探究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绿色锈斑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实验1: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并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
12、有无色液滴出现。猜想: (1)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黑色固体可能是碳粉;氧化铜;_。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生成的气态物质可能是水和CO2的混合气体。实验 2:取少量实验 1 中的黑色固体物质于试管内,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加热,观察到_,则猜想正确。实验 3:同学们选择如下装置探究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实验步骤:(1)打开A中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关闭活塞,连接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A_;点燃酒精灯,充分加热后,停止加热。现象与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碱式碳酸铜分解还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 A 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思与评价:A 装置中 U 形管内碱石灰的作用是
13、_;用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铜资料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资料2:回收铜的两种实验方案。反思与评价: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溶液 A 中的主要离子有_(写出离子符号)。理论上两种方案获得铜的质量比较:方案一_方案二(选填“、=、”)。 (4)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的理由是:_(答一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
14、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A错误;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故B正确;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将SO2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溶液由紫红色褪为无
15、色,故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出现物质的名称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3、D【解析】A、根据苯二胺的化学式 C6H8N2,可知苯二胺是由苯二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该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不可能含有氮气的分子,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该物质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6):8:(142)=18:2:7,不是该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6:8:2,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根据标
16、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得苯二胺分子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6:8:2,从宏观上看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A【解析】试题分析: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是正确的叙述; 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是错误的叙述,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硫等气体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溶液;故选
17、择A考点:化学原理5、C【解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详解】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正确;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正确;C、物体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不正确;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正确。故选C。6、C【解析】A、氧气用于金属切割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B、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用作气体肥料,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错;C、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市 第二 初级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冲刺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