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氰氨化钙(CaCN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CaCN2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害的气体产物B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少CX的化学式为HCNODX溶液的pH72阳燧是古代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镜,是锡与铜的合金,利用聚光的原理聚焦使艾绒(艾叶制成)之类燃烧。下列有关
2、说法中错误的是A艾绒是可燃物B阳燧能聚光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C阳燧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艾绒的着火点D艾绒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燃烧一定不会生成有害气体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取用液体B过滤C检查装置气密性D给液体试剂加热4通过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B证明蜡烛中含碳、氢元素C探究二氧化碳性质D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5下面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B说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C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可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6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 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以上
3、都不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和碱中都一定含有氢、氧元素B稀释浓硫酸需将水沿器壁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粗盐提纯的蒸发操作中,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就应该停止加热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8以下的变化曲线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B向pH=3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D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9如图是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 A、B 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A、B
4、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A 物质的溶解度Dt2时,等质量的 A、B 两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10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硫酸铜B金刚石C氧气D氢氧化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_直接接触。(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链条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先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溶液和_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化学实
5、验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程度,取12.8g已生锈的铁护栏(假设其成分只有Fe和Fe2O3,不含其它杂质),加入到120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根据已知信息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_。铁护栏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若用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12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_。配制该稀盐酸时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需要选择的实验仪器有_(填字母)。A玻璃棒 B烧杯 C 50mL量筒 D托盘天平 E 100mL量筒 F胶头滴管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
6、分)1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表格中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0204060NaHCO36.99.612.716.4NaCl35.735.836.637.3NH4Cl29.437.245.855.2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_的溶解度影响不大。要使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的氯化铵结晶析出,在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写出“侯氏制碱法”制碳酸氢钠的方程式_。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起始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C
7、反应不需要加热D副产物不会造成污染环境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14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硫生产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1欲将16吨二氧化硫气体完全转化为硫酸,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图中的实验能否证明MnO2是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_。数据记录表1%H2O2溶液(mL)505050加入MnO2的质量(g)0.10.20.4测量40秒末得到O2体积(mL)实验二:从上面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实验三:学习了催化剂知识
8、后,某化学探究小组开始了“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
9、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实验结论)A中产生的气体是_;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_和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_;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16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
10、趣,请你参与: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甲CO2、H2O ;乙CO、 H2O;丙NH3、CO2、H2O;丁CO2、CO 、H2O。你认为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实验中观察到A中_,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同学猜想成立。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
11、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由CaCO3+2XCaCN2+CO+H2+CO2可知,反应前后钙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3个,反应后碳原子是3个,反应前应该是3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氮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氢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X化学式是HCN。【详解】A、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只有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害的气体产物,故选项错误;B、反应后气体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C、X的化学式为HCN,故选项错误;D、HCN的溶液显酸性,pH7,故选项正确。故选D。2、D【解析】A、艾绒可以燃
12、烧,所以属于可燃物,选项A正确;B、阳燧聚光的原理是利用凹面镜的光学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B正确;C、阳燧聚光,使焦点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艾绒的着火点后即可生火,选项C正确;D、艾绒含有的天然纤维中含有碳元素,若不完全燃烧则有可能生成CO等有毒有害气体,选项D错误。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A、试管需竖直悬空在试管正上方,以避免污染,操作错误;B、需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需紧靠烧杯内壁,操作错误;C、若有气泡,气密性好,若无气泡,气密性不好,操作正确;D、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免沸腾时喷出,操作错误。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B【解析】A、铜在空气中加热消耗氧气生成氧化铜,
13、根据注射器活塞位置的变化,可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蜡烛中含氢元素;不能证明蜡烛中含碳元素,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左边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左边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右边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5、D【解析】A、石墨接在电路中,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故A正确;B、品红
14、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大于在冷水中的扩散速度,说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C、人推门时,感到门也推人,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D、该装置只是除去了水的不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没有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故D错误。故选D。6、B【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A错;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C错;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故选:B。7、C【解析】A、酸和碱中不一定都含氢、氧元素,如稀盐酸中不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15、;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不符合题意;C、粗盐提纯的蒸发操作中,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就应该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析】A、在没加入硝酸钾固体前,该溶液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是0,故A错;B、向pH=3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因为水的pH值7,所以加水后pH值不可能大于7,故B错;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完毕沉淀就不再增加,最后应改成横线,故C错;D、等质量
16、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铝产生的氢气要比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铝在上边,又因为镁比铝活泼,所以镁反应的速度快,铝最先到达最高点,故D正确.故选D9、B【解析】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小于A物质的溶解度,故C错误;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大于B,故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17、: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0、C【解析】A、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氢氧化镁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氢氧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
18、、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水(或H2O) 涂油 硫酸镁(或氯化镁)(合理即可) 硫酸铜(或氯化铜)(合理即可) 【解析】(1)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故填:水(或H2O)(2)防止铁生锈,要隔绝空气(或氧气)、水,自行车链条上涂油可以隔绝水分;故填:涂油。(3)要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gFeCu,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还要镁、铜的盐溶液,把铁放入镁的
19、盐溶液(硫酸镁溶液或氯化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MgFe;把铁放入铜的盐溶液(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铜溶液)中,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FeCu;由这两个实验,可得出MgFeCu;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硫酸镁(或氯化镁) 硫酸铜(或氯化铜)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锈蚀及防护以及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Fe2O3+6HCl2FeCl3+3H2O 12.5% 2:3 ABCEF 【解析】解:氧化铁和盐酸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为复分解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
20、l3+3H2O。由于生成0.4g氢气,设铁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x11.2g则铁护栏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12.5%y14.6%若用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12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48g,水的质量为120g48g72g,则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72:483:2配制该稀盐酸时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需要选择的实验仪器有玻璃棒、烧杯以及50mL的量筒(量取盐酸)和100mL的量筒(量取水)以及胶头滴管。故选:ABCEF。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氯化钠 较低 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ABD 【解析】(1)从表中
21、可以看出,温度对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的影响都比较大,而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故选氯化钠。(2)随着温度的升高,NH4Cl的溶解度变大,且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故可以通过在较高温度下配制NH4Cl的饱和溶液,然后再降温,结晶析出NH4Cl的办法将NH4Cl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侯氏制碱的原理:先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故化学方程式:NaClNH3H2OCO2=NaHCO3NH4Cl。(4)根据氨碱法制纯碱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
22、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即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A项,烧制时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正确;B项,副产品是氯化铵,其中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正确;C项,碳酸氢钠分解制纯碱时需要加热,错误;D项,氯化铵是一种氮肥,可再利用,不是污染物,正确。故选ABD。14、1吨【解析】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x2SO2+O2+2H2O=2H2SO1128 3216t xx=1t答:参加反应的
23、氧气的质量是1t【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不能;因为没有确认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探究MnO2质量的多少对H2O2分解的速率是否有影响 氧气(O2) 质量 化学性质 过氧化氢水+氧气 探究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解析】实验一: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要证明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去需要验证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还必须证明催化剂在反应
24、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改变,而甲同学没有做这方面的实验,所以不能达到目的。图中的实验不能证明MnO2是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原因是没有确认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实验二:根据表格中数据及项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MnO2质量的多少对H2O2分解的速率是否有影响;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O2);(2)实验、证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实验评价:(1)二氧化锰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所以
25、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2)若实验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16、丙 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 无水CuSO4遇水变蓝 丁 CO2+Ca(OH)2=CaCO3+H2O 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危险(或避免燃气泄漏时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解析】猜想与假设: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无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丙猜想一定错误;实验探究:(1)若颠倒,会从澄清石灰水引入水蒸气,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不能完成水的检验;(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3)A中的现象无水CuSO4遇水变蓝,说明生成物中有水,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中国有二氧化碳,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明有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即丁同学的猜想正确;(4)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危险(或避免燃气泄漏时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