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B蜡炬成灰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铅笔折断B废纸撕碎C钢铁锈蚀D水分蒸发3小红同学
2、梳理了以下知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在复分解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不改变;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个B2 个C3 个D4 个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Cu(NO3)2溶液AgNO3溶液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BCaO固体CaCO3加水,溶解,过滤CNa2SO4溶
3、液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稀硫酸DCO2HCl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干燥AABBCCDD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准确无误的是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固体加热B滴加液体C液体振荡D读取液体体积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8水是生命之源泉。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B为
4、了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C水中Ca2+、Mg2+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9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11室温下,甲、乙、两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
5、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C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 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C小于t1C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D将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12浙江大学课题组近日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比空气还轻,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如图)气凝胶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内部有无数个孔隙,充斥空气,故而得名它也是迄今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凝胶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B气凝胶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C气凝胶是一种化合物D气凝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
6、产物是CO2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14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其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广口瓶内物质用途A一定量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B装满水收集某些气体C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等气体D空气收集某些比空气重的气体AABBCCDD15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中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7、正确的是()ABaO属于金属氧化物,Ba(NO3)2属于硝酸盐BCO2、甲烷(CH4)、臭氧(O3)等气体都能产生温室效应C该技术实现了由NOx到N2的转化,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D还原时发生反:5CO+Ba(NO3)2N2+BaO+5CO2,其中N、C、Ba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发生改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 (1)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复兴号!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图)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_性;制造列车的材料有:铝合金、高强度钢、高分子材料
8、等,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其硬度更_(填“大”或“小”)。(2)我国是使用“水法冶铜”最早的国家,请写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填序号)Fe、CuSO4溶液、Ag FeSO4溶液、 Cu、Ag FeSO4溶液、 Cu、 AgNO3溶液 FeSO4溶液,CuSO4溶液、Ag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用珍珠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保健品,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仅用肉眼观察难辨真假为了向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须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质上的差异为此,某工商局提供了
9、真、假“珍珠粉”样品和有关真假珍珠粉的资料如表:品种外观成分制作过程真珍珠粉白色无味粉末主要为碳酸钙,可能含少量碳酸镁、壳角蛋白等直接将珍珠磨成粉末假珍珠粉白色无味粉末贝壳粉(主要成分为CaCO3),可能含少量碳酸镁并掺有少量淀粉将贝壳漂白(漂白过程中用到过NaOH),然后磨成粉末其中,真珍珠粉中的壳角蛋白(蛋白质的一种)不溶于水,加入浓硝酸加热后会变黄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提供的真假珍珠粉进行了如下探究对真假珍珠粉的初步鉴定:真、假珍珠粉均属于_(“纯净物”或“混合物”)取少量珍珠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_并加热,若观察到变黄色,则该样品是真珍珠粉另取少量市售廉价珍珠粉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后静
10、置,将上层清液分别倒入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_,混合液变成蓝色,说明其中掺有淀粉;再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2滴_,溶液变成微红色,说明在漂白贝壳的过程中用到过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测定市售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步骤:连接仪器组成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某学生堵住C末端玻璃导管口,在A中装入少量水并取下上部塞子,打开玻璃活塞,A中水不能全部滴下,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_(填“漏气”或“不漏气”)步骤:准确称取5.00g珍珠粉样品装入仪器B中,在A中装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步骤:向B中珍珠粉样品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在仪器B、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步骤:完全反应后C中的混合液经_、_、干燥,称得
11、白色固体的质量为9.85g(不考虑装置中原有空气及装置外空气的影响),由此求得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这个测定结果令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感到难以理解,经过讨论分析,大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填数字序号)样品中含有碳酸镁 盐酸未滴加足量CO2气流速度太快导致未被Ba(OH)2完全吸收 装置B中水蒸气、HCl等进入装置C中同学们根据测定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_%有同学提出在探究二中不需要装置C,只要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装置A、B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也可以求得珍珠粉样品中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这样求得的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与上面所得数值相比,将会_(填“不变”、“偏大”或“偏
12、小”)后来,同学们经过精确测定,得到所加稀盐酸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在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气体产生,是因为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_(填“碳酸镁”或“氢氧化钠”)的缘故根据图示,求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需有计算过程)18(8分)根据下列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仪器B的名称是_,仪器G的名称是_。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将其稀释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若不使用仪器A,查阅资料,必需知该浓盐酸有关_的数据,从而可以利用上述仪器中的D、E、玻璃棒和仪器_(填序号)配制溶液。实验室制取CO2,装配一个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13、上述仪器中的_,其反应方程式为_。用仪器A称量5g的NaCl固体,需要仪器A进行调平:游码归零,在两端的托盘分别放等质量的_,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天平往左端倾斜,应该将K2往_(选填“左”或“右”,下同)调节。 某微型实验装置如图,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CO ,利用CO还原氧化铁,反应过程中氧化铁的颜色变化为_。 澄清石灰水处的现象是_,该装置为微型实验装置,微型实验的优点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许多物质在常温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而变质,下面我们对有关物质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探究一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但是撕开包装袋后的生
14、石灰常常粘接成块,其原因是_(写出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二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对该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小文同学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填写一种盐溶液的化学式)。_(反思评价)经分析该实验存在明显的不足,我的改进建议是_。除去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归纳整理)验证物质是否变质,其实质是要验证变质后的物质是否存在;验证物质是否完全变质,还要验证变质前的物质是否存在。探究三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
15、混合物,智慧小组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变质情况作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变质的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和_(填化学式或名称均可,下同)。(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思考分析)碱石灰样品中一定不含_,溶液A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_种不同的组合。(延伸探究)为了进一步验证碱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继续设计实验: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静置。小组同学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溶液A中溶质、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分析: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A中溶质碱石灰样品成分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为红色_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有白色沉
16、淀生成,上层清液为无色_ _(实践运用)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密封保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聚沙成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符合题意;C、破釜沉舟,只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要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否则是物理变化。2、C【解析
17、】A、铅笔折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废纸撕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钢铁锈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水分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C【解析】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缺一不可,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说法正确;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 东河区 第二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