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实验室用蔗糖固体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蔗糖溶液(1g 以下用游码),以下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广口瓶B用规格为
2、500mL 的量筒准确量取 47.5mL 水C称量时,发现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操作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2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 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有高温反应炉,所以反应能耗大B“反应分离”中的基本操作是过滤C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D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3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看B听C闻D吹4纯净的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液体,作为菠萝、香蕉、
3、草莓等水果香精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的主要原料。我们所说的陈酒很好喝,就是因为酒中含有乙酸乙酯。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中乙酸乙酯越多越好B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2C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乙酸乙酯属于比较复杂的氧化物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6如
4、图所示是几幅与化学有关的图片,下列对图中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小食品干燥剂C60分子结构古代字画A图可反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B图中生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C图中的物质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D图中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稀HCl、BaCl2、NaClBNaOH、FeCl3、稀HCl、稀HNO3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OH、Ba(NO3)2、NaCl、MgSO48下列各种铜矿石的主要成分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赤铜矿(Cu2O)B辉铜矿(Cu
5、2S)C斑铜矿(Cu5FeS4)D孔雀石 Cu2 (OH)2CO3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相等Bt1时a、b、c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C要从含有少量b的a饱和溶液中获得a,最好的方法是降温结晶Dc物质可能是熟石灰10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a3(PO4)2BKClCNH4NO3D(NH4)2HPO4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41034反应后
6、物质的质量/g64x8A乙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的乙和丁质量变化之比为3:2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甲的2倍12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现察区分黄铜和黄金,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研磨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煤矿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C对现象的认识D对生活的认识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分子受热体积变大喝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汽车修理厂工人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霉变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缺铁会引起贫血自行车的支架喷油器防锈AABBCC
7、DD1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设计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Cu、Ag、FeSO4溶液BFe、Ag、CuSO4溶液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14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总结中,正确的是A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NaOH、Na2CO3都属于碱类物质,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H2、O2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DH2SO4、(NH4)2SO4都含有SO42-,都能跟Ba(NO3)2反应产生沉淀15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
8、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验满B干燥氧气C加热液体D测石灰水酸碱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点表示的含义是_。t2时,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方法_。t3时,将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是甲_乙(填“”、“”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 t3时,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C 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9、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多D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甲丙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氯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例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氯气的化学式是_,请写出氯气的一条化学性质_。图1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
10、把图1信息补充完整。“”上应填_。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正确闻氯气气味的方法是_。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18(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1)A的名称为_。(2)C的单质化学式为_。(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B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或“失”)电子。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课上,某小组的同学用块状生石灰进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实验时发现:向块状生石灰样品中加入适量水后没
11、有明显的温度变化。为确定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验证一。提出问题生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氢氧化钙溶解过程中无明显温度变化,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块状生石灰样品已变质,并对其成分作出了如下4种猜想。猜想1: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猜想2:氧化钙和碳酸钙:猜想3:_;猜想4: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按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1)在溶解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样品中应该含有_。结论猜想3不成立。(2)滤渣B中一定含有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过程中生成该物质的反应_。结论块状生石灰表面发生变质:猜想1不
12、成立。(3)为验证滤液C的成分,进行后续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 滤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钙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4)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的结论,理由是_。注意:答对15题以下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不超过60分实验验证二:为了进一步确定块状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加热至580C、碳酸钙加热至825C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5)装置E的作用是_。控温电加热器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
13、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 0g.求原块状生石灰固体样品中各成分为_,各物质的质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不需要广口瓶,不符合题意;B、选取量筒时,量程应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相近,误差最小,故量取 47.5mL 水应选取规格5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C、应称取蔗糖的质量为:50g5%=2.5g,托盘天平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使用时,应“左物右码”,即药品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如果将药品和砝码放反,则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质量,
14、即药品的质量=2g-0.5g=1.5g,溶质的质量变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不符合题意;D、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步骤为:计算(所需蔗糖及水的质量)、称量(所需蔗糖的质量)、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溶解、装瓶存放,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A、因为有高温反应炉,所以反应能耗大,不符合题意;B、在“反应、分离”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分离CaCO3和NaOH用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C、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该方法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D、在反应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15、都可以循环利用,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B、收集氢气在试管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或刺激性,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凑到瓶口用鼻子闻,图中操作错误;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用嘴吹易引发危险,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点睛: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4、C【解析】通过图示可知,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C4H8O2。
16、【详解】A、酒中的乙酸乙酯越多,那么酒中的主要成分乙醇也就越来越少,从而会破坏酒的整体口感。A错误;B、通过分析可知,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为:(124):(18):(162)=48:8:32=6:1:4。B错误;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8+162=88。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故选C。5、B【解析】pH=7时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南阳市 新野县 重点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化学 考前 最后 一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