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2022年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doc
《海南省乐东县2022年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乐东县2022年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水与能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与利用中正确的认识是()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B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化学变化C若不慎将酸溶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
2、氧分子2下列图示的 “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燃烧D量得的液体偏小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燃料,没有氧气就没有燃烧C缓慢氧化能引起自燃,缓慢氧化都是有害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4材料的变化标志文明的进步,下列制得材料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烧制陶瓷B打磨石器C冶炼钢铁D合成腈纶5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B随意焚烧秸秆C爱护花草树木D绿色低碳出行6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2.53%,但是可
3、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0.1%B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C可燃冰是乙醇水合物,外观像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D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7火箭推进器中盛有N2H4和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R+4H2O,其中R的化学式为( )AN2BN2O4CNH3DNO28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Bt2时,将50g甲加入5Og水中,可得
4、到100g溶液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D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10卢瑟福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下图a、b、c、d四条线,可能是粒子在该实验中运动轨迹的是AabcdBabcCbcdDad11已知4FeS2+11O22Fe2O3+8X,则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O2与X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X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12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该反
5、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3:4D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13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A氮气在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B氧气可作燃料C二氧化碳固体作制冷剂D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14襄阳市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加大空气监测力度,改善环境状况 B有效防治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 D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15向盛过量稀盐酸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打磨后的镁条,下列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错误的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溶液的配制是日常
6、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如下:(20)溶质的质量分数/%412162428硫酸溶液的密度/g/mL1.021.081.111.171.20氨水的密度/g/mL0.980.950.940.910.90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与100mL水混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8%(填“”、“”、“”或“无法判断”)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
7、属的导热性的是_(填序号);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如果用2000t含Fe3O480%的磁铁矿,理论上能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_t。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实验I :硫酸镁溶液和锌粉混合实验II:硫酸亚铁溶液与锌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I和II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银白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用方程式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
8、果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填写序号)。Mg2+Mg2+、Zn2+Mg2+、Fe3+Zn2+、Fe2+ Mg2+、Zn2+、Fe2+18(8分)元素周期表和化学用语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第9号元素的气体单质(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常温下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氟酸(HF)和另一种具有助燃性的常见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含有第3号元素的碱,其化学式为_,其溶液因为含有_(填微粒符号)而具有碱性,H2SiO3属于_(填物质类别),推测这两种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恰
9、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因存在_(填微粒符号)而具有导电性.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显示的颜色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某同学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7.3%的稀盐酸和上述指示剂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烧杯中颜色恰好由蓝变绿时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了20g,则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填序号)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性,还可能呈_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
10、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_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_(分析与思考)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 (填写微粒符号)。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看到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_(选取与方案一不同类别的物质),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不正确;B、水在自然
11、界中的循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若不慎将酸溶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正确;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不正确。故选C。2、B【解析】A、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B、加热固体氯酸钾,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可能导致试管炸裂,不会影响产生氧气的量,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可能会灯内酒精燃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
12、”一致,不符合题意;D、读取液体体积,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不正确,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B。3、A【解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缓慢氧化的应用、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降低分析即可。【详解】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而灭火,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缓慢氧化可能引起自燃,但缓慢氧化不一定是有害的。例如,呼吸作用是一种缓慢氧化,通过呼吸作用能供给能量,保持体温,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乐东县 2022 年中 化学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