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山市台商投资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泉山市台商投资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山市台商投资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为1:1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2下
2、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B分离CO和CO2两种气体:选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C制取KOH溶液:将NaOH溶液与KCl溶液混合后过滤D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先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3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含量B检验H2的纯度C探究燃烧的条件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4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B将煤块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绕灭,水降低了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可燃性气体点
3、燃前一定要验纯5用物理或化学知识对下列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中捞月-平面镜成像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火上浇油-隔绝空气D如坐针毡-受力面积越小, 压强越大6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探究甲烷的组成7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酒精挥发C海水晒盐D干冰制冷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中和反应能
4、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情况下,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每个乙的分子中含有14个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B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C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浓硫酸稀释D蒸发结晶11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鼓励燃煤发电,实现区域电力互惠共享B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C为保护环
5、境,将农田秸秆焚烧处理D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12中考期间,小芳妈妈为她制定的早餐食谱是:馒头、煎鸡蛋、牛奶,从膳食平衡角度看,你认为最好还应补充( )A豆浆B牛肉C蔬菜D米饭13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具有不同的()A元素组成B分子构成C实际用途D存在状态1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氯原子:Cl2B3个一氧化氮分子:3NOC5个铁离子:5Fe2+D硝酸铵:NH3NO315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时,先点火检查泄漏部位B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6、DKNO3、CO(NH2)2都属于复合肥料,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A铂金饰品 B铁锅炒菜 C铜芯导线黄铜属于铜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填“大”或“小”)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_A表面镀铬 B表面涂油漆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为了验证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将镁、锌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镁、硫酸锌溶液中将镁、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锌溶液中 将锌分别浸入到硫酸镁、硫酸铜溶液中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
7、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 (填化学式);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工业上有一种称为铝热剂的物质,它可以修补铁轨,已知其中一种铝热剂的成分是铝和氧化铁,它在高温下可发生置换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_。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 计算m(KOH)=_g,V(H2O)=_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g
8、mL-1)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 (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A 加砝码,调游码到相应刻度 B 向左盘烧杯中添加氢氧化钾固体量取水;溶解;转移。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_(填离子符号)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18(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
9、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请写出实验室用发生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室常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请说明理由_,C装置的优点是_。(3)将上述实验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一段时间后为了探究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反应完全,甲同学提出往试管中满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乙同学提出往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反应。你认为甲、乙同学的方案是否合理?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_。(4)为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称取12g的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73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4.4g。请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新型甜味剂,目前木塘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是蔗糖和葡萄糖替代品。探究一:人们食用含糖量较高的物质会在口腔中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形成龋齿。由图1判断食用_(填“蔗糖”或“木塘醇”)能有效的防止龋齿。探究二:提出猜想木糖醇由什么元素组成?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木糖醇按如图2进行操作:操作现象结论把木糖醇灼烧,将一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木糖醇中含有氢元素将_罩在灼烧的木糖醇的火焰上方_。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睛的实验设
11、计不严谨,原因是_。经改进实验后,检验到木糖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木糖醇中一定含有_元素。继续探究为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如图3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木糖醇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数据记录6.08 g木糖醇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4.32 g,E装置增重8.8 g。(产物被完全吸收)分析与讨论数据分析:6.08g木塘醇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g,由此可以确定木糖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
12、结果的影响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为:。【详解】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A正确,不符合题意;B、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是碳和氨气,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3:4。C错误,符合题意;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解析】A、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
13、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钾,取样,滴加BaCl2溶液,反应后过滤可以除去硫酸钾,但是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钾,方案不合理,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分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方案合理,故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不反应,方案不合理;故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也是碱性,加入酚酞后也可以使其变红,无法鉴别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再滴加盐酸,无论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都是先无气泡,后有气泡生成,无法鉴别。故选B。【点睛】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钾;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
14、氧化钠与氯化钾不反应;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或中性不变色,据此分析可得出正确答案。3、A【解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然后靠近酒精灯引燃,如果能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反之则纯,不符合题意;C、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白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D、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
15、度比空气的大,不符合题意;选A。4、A【解析】A、众人拾柴火焰高,含义是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燃烧越旺,不是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故A错误;B、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时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故B正确;C、水灭火,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D、可燃性气体如果不纯,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故D正确。故选A。5、C【解析】A、水中捞月,是月亮在水中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原理,不符合题意;B、风助火威,是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C、火上浇油,是增加了可燃物,使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泉山市 台商 投资 重点 达标 名校 2022 年中 考试题 猜想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