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郑州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南郑州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尿素是一种高效氮肥,其化学成分为 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 1:4B尿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C尿素是由 CO(NH2)2 分子构成D尿素中氮元素的
2、质量分数为1002开封是八朝古都,小吃远近闻名。炒红薯泥是开封名小吃,红薯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A油脂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3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C若10 gA和15 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 g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4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变质D铁打生锈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铁铸成锅C河水结冰D木柴燃烧6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向污染宣战”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严禁通过焚烧
3、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C将废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D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7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MgBAlCCuDZn8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有机物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49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
4、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钻机钻头C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铜有导电性,可用作电线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加热蒸发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点燃酒精灯12分别向50g FeSO4溶液和50g ZnSO4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随Mg粉消耗, Mg粉与溶液中FeSO4 ZnSO4 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FeSO4 ZnSO4B反应后所得两溶
5、液中溶质质量不相等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 Fe ZnD反应后,若FeSO4和Zn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1中,“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_。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 反应的实质是_。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请回答:反应前后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的(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6、。(本流程涉及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反应)参照上述拼图,写出制备氯化铁的2种方法:_、_。从初中科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符合甲+乙盐+水的组合是_(填序号);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是_(填序号)。A+BA+CC+DA+E A+DD+E1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前提试回答:称取5g的氢氧化钠固体须放在_里称量浓硫酸稀释时,应特别注意的是_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尽量接近容器底部,其目的是_16化学使我们的生结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画出O2-的结构示意图_。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_(填名称)的溶液。乙醇_(填
7、“能”或“不能”)导电干冰_(填“是“或者“不是”)冰电解水时加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在电解过程中NaOH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pH_ (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均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内的固体应为_;某同学用装置B来制取氢气。与装置C相比较,装置B的优点是_;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后,若从所得浑浊液体中回收氯化钙固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填写图中装置编号
8、)。用装置D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选填“a或“b”)端。按图E所示进行蒸馏时,在乙中加入约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18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氯酸钾、火柴、升降台、药匙,镊子如图1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能制取的气体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制取这种气体需要的仪器编号有_。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氧气,请将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的装置图2补充完整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开始收集,气体逸出的原因是由于试管内温度升高且_,使试管内压强_,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逸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
9、(写一点即可)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化学与环境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在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数倍。在一定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1)上述途径合成尿素(生成物中还有水)的反应可以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2)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万吨尿素,最多可固定二氧化碳多少万吨_?(3)尿素CO(NH2)2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O:N:H=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 元素不能论个数,尿素中碳、氢元素的原
10、子个数比为 1:4,此选项错误;B. 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尿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此选项错误;C. 尿素是由 CO(NH2)2 分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D.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能结合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B【解析】糖类包括葡萄糖、蔗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故选B。【点睛】熟记六大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3、D【解析】ABC正确D当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时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选D4、A【解析】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11、变化;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D【解析】A、酒精挥发是指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错;B、铁铸成锅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B错;C、河水结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木柴燃烧过程
12、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6、C【解析】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严禁通过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燃烧秸秆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将废电池应该分类回收处理;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可总结出金属质量与产生的氢气质量的关系式:氢气质量=化合价数/相对原子质量金属质量,即当金属质量相等时,产生氢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
13、反比,但由于Al的化合价为+3,故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l,故选B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8、C【解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之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亮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错误;B、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错误;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正确;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错误。故选C。9、B【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甲是溴(Br
14、),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错误;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错误。故选B。10、C【解析】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故A正确;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钻机钻头,故B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价格较高,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来改良酸性土壤,
15、故C不正确;D、铜具有导电性,可以制导线,故D正确。故选C。11、C【解析】A、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故A正确;B、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动,散热,故B正确;C、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进试管内,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滴加,故C不正确;D、点燃酒精灯用火柴,故D正确。故选C。12、D【解析】A、反应前,溶液质量相等,硫酸锌质量大于硫酸亚铁质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FeSO4ZnSO4,说法不合理;B、反应消耗镁相等,反应后所得两溶液中硫酸镁溶质质量相等,说法不合理;C、每24份质量的镁分别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和65份质量的锌,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 FeZn,说法不
16、合理;D、由B、C可知,反应后,溶质质量相等,和硫酸亚铁反应后溶液质量更大,若FeSO4和Zn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说法合理。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个铁原子H+OH- =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O22SO2 + O22SO3【解析】(1)“Fe”表示铁元素、金属铁单质,还能表示1个铁原子;(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H+OH- =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3)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O2和SO2,生成物是SO3,其中属于单质的是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
17、O2+O22SO3。14、Fe2O3+6HCl=2FeCl3+3H2O Fe(OH)3+3HCl=FeCl3+3H2O 【解析】(1)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氢氧化铁属于碱,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Fe(OH)3+3HCl=FeCl3+3H2O。(2)由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反应图可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了盐和水,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了盐和水,即:A+C、A+D、C+D;A+B,是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发生了置换反应;A+C,
18、是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了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C+D,是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A+E,是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生成了新盐和新酸,属于复分解反应;A+D,是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D+E,是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了新盐和新碱,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为:(1)Fe2O3+6HCl=2FeCl3+3H2O,Fe(OH)3+3HCl=FeCl3+3H2O;(2);。15、烧杯 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排尽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解析】(1)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要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因此放在烧杯里称量; (2)浓硫酸的密度大于
19、水的密度,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若把水倒入浓硫酸中会造成液滴飞溅,因此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尽量接近容器底部,目的是排尽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16、 ; 碳酸氨钠; 不能; 不是; 增大; 放出 【解析】(1)O2-的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第一层排两个电子,第二层有10个电子。(2)皮肤上沾有酸溶液,用水冲洗后,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氨钠的溶液。(3)乙醇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带有电荷的粒子,所以乙醇不能导电。(4)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不是冰。(5)电解水时加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在电解过程中NaOH不发生反应,电解后溶液的碱性增强,p
20、H增大。(6)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均放出热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铁架台 高锰酸钾 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O3+2HClCaCl2+H2O+CO2 FG a 防止液体爆沸 【解析】(1)仪器甲的名称是铁架台,故答案为铁架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答案为高锰酸钾;(3)关闭装置B中的止水夹,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液体被压进长颈漏斗中,液体与固体脱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装置中压强变小,长颈漏斗中的液体进入试管中,液面升高,液体与固体接触,反应发生,
21、故该装置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氯化钙能溶于水,先把浑浊液体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再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固体,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时用向上排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从b端进入,空气从a端排出,当a端的出气管口有二氧化碳时,说明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所以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处。故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FG a;(5)在蒸馏时,要在烧瓶内放几片碎瓷片,防止液体爆沸,故答案为防
22、止液体爆沸。【点睛】根据装置的特点对装置进行分析评价;检验万用瓶中是否集满了气体,在万用瓶的出气管口处进行检验,出气管口处有气体则收集满了气体。18、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abfgh 气体增多 增大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或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等 【解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详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
23、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需要的仪器编号有abfgh。(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开始收集,气体逸出的原因是由于试管内温度升高且气体增多,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内外产生压强差。(4)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等。【点睛】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温室效应 88万吨 3:4:7:1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合成尿素来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解决温室效应的问题;(2)在一定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合成尿素CO(NH2)2的化学方程式为:设最多可固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88万吨;(3)尿素CO(NH2)2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O:N:H=12:16:(142):4=3:4:7:1。【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