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务》PPT课件.ppt





《《统计实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实务》PPT课件.ppt(2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篇下篇 统计实务统计实务 平湖市统计局纪海亚统计实务目录统计实务目录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第九章第九章 统计标准统计标准第十章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企业主要统计报表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一套表企业一套表第四节第四节 主要统计指标主要统计指标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单位统计单位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1)统计报表制度的定义(2)统计报表制度的分类(3)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机构(4)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5)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报表制
2、度的定义: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依法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是关于统计指标、统计表式、统计对象、统计范围、调查方法、调查频率等统计制度方法要素的规范表述和统一规定;具有权威性和法规约束性。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一、统计报表制度的分类:根据调查项目不同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1周期性普查制度 2经常性调查制度 3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1周期性普查制度周期性普查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周期(5年或10年),通过逐个调查各个统计调查对象
3、在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情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的统计数据的全面性调查方法。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周期性普查制度分类及普查对象周期性普查制度分类及普查对象:1、人口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2、经济普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为对象;3、农业普查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单位和农户为对象。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2经常性调查制度 经常性调查是指结合日常登记和核实资料,通过定期报表而进行的一种经常的、连续不断的调查。现行经常性
4、的国家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共40余项。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3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非经常性调查制度是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实施或一次性实施的专项调查、试点调查等临时性统计调查制度。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农业普查2.经常性调查3.非经常性调查经济普查1.周期性普查年度半年季度月度定期专项调查试点调查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 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 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 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机构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
5、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国家统计局,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三、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一)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 (1)统计调查项目要有充分的立项依据、明确的调查目的、合理的资料用途和服务对象。(2)统计调查项目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充分考虑基层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的承受能力,调查项目必须有相应的经费保障。(3)重大统计调查项目必须经过研究论证和试点。(4)统计调查项目的方案设计应切合实际,调查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要科学、合理、规范。(5)统计分类、统计单位、计量单位和数据格式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统计局和部门的统一规定。(6)
6、各项统计调查内容要简明扼要,统计调查方法要科学合理,讲求调查方法的经济效率。(7)各级统计调查项目应互相衔接,不得重复。(8)各级统计调查项目之间应协调一致,避免重复。(9)统计调查项目制定必须贯彻精简效能、成本核算原则。凡通过抽样调查、行政记录、重点调查能够满足需要的,不得组织开展全面调查。(10)对统计调查项目定期开展绩效评估,提出行政绩效评估意见。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统计调查项目的事后监督 各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定期公布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备案情况,定期检查各项统计调查是否办理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手续,检查统计调查制度执行情况,在调查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按政府统计
7、机构批准的方案执行,是否有擅自变更调查内容、调查范围、计算方法和报送频率等行为。未办理审批手续的统计调查项目,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开展统计调查,一律视为违法统计调查。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四、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一)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国务院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普查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常设在国家统计局,负责制定普查方案和组织实施普查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当地的普查工作。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
8、计实务基本概念(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由上级统计部门以部门文件形式,并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培训会议布置到下一级统计部门。下一级统计部门一般采取条块结合的组织方式收集资料。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所谓“条”即利用同级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已有的统计渠道、统计资料和行政记录,按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由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组织调查或进行资料整理,形成各系统统计报表或数据。如农业统计报表制度利用农业部门的统计结果。所谓块”即地方政府统计部门根据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对那些没有主管部门或有主管部门,但其主管部门没有统计基础的统计调查单位,直接组
9、织调查,取得统计资料。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调查方法1.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调查范围内的所有调查对象逐一调查。2.概率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对调查范围内的部分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利用样本资料推算总体信息。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等。3.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对一些特定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等,其组织方式与全面调查相类似。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单位统计单位(1)统计单位的概念(2)统计单位的划分(3)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一、统计单位的概念 统计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指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
10、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单位。二、统计单位的划分我国的统计单位包括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统计单位的划分 (一一)法人单位法人单位: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债务,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或授权使用)资产或者经费,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具有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账户,或者能够根据需要编制账户。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成员组织法人、其他法人。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
11、概念 (二二)产业活动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 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3)能够提供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一种隶属关系,即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即单产业法人单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
12、人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集团企业(B市)分公司一(A市)B市分公司二(B市)B市子公司二(B市)A市子公司三(C市)B市分公司(B市)A市分公司(A市)B市集团总部产业活动单位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三、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 (一)在地统计原则 (1)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归入该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2)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不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原则上归入经营地所在的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如经营地在A,注册地在B,该单位的统计范围应该归入A)(3)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经营地的统计单位,归入主要经营地所
13、在的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如一个单位有A、B两个经营地,业务量以B为主,注册地在C,该单位的统计应该归入B)集团企业(渝中区)分公司一(A市)B市分公司二(B市)B市子公司二(B市)A市子公司三(C市)B市分公司60%(B市)A市分公司40%(A市)B市集团总部经营地原则注册地原则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视同法人单位 对法人单位下属跨省的分支机构,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经与分支机构上级法人单位协商一致,并经国家统计局认可,可视同法人单位处理:(1)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并有独立经营场所。(2)以该分支机构的名义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年或一年以上。(3
14、)该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依法向当地纳税。(4)具有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账户,或者能够根据统计调查的需要提供财务资料。按照不重不漏的原则,凡视同法人单位独立报送统计数据的分支机构,其上级法人单位(总部)的统计数据不再包括该分支机构的统计数据。(如连锁超市、餐饮企业)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一套表企业一套表(1)企业一套表的定义(2)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意义(3)实施企业一套表的规划和目标(4)实施企业一套表的基本思路(5)企业一套表的相关概念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一、企业一套表的概念(一)基本定义企业一套表是一种以企业为基本统计单元,将需要采集的统计调查内容集中设置并统一布置和收
15、集的统计报表制度。现行企业一套表制度规定:统计报表填报单位为法人单位。(二)相关概念1统计范围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能源消费:三三上上企企业业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2调查单位确定 按照“
16、先进库,再有数”的原则,统一确定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的调查单位。省级统计机构按规定负责年定报调查单位增减变动和基本信息的更新维护,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单位,每季度调整一次;对规模变动、破产、关闭等调查单位及基本信息的变更一年调整一次。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3统计内容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能源和水消费、科技活动和信息化情况等。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4统计原则 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
17、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5数据采集 调查单位统一采取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企业一套表规定的各表上报时间报送数据。6数据处理 企业一套表数据采取分级、分专业审核、汇总方式。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意义实施企业一套表的意义:第一,实施企业一套表是规范统一统计工作的关键环节。第二,实施企业一套表是实现统计数据生产方式转变的必要措施。第三,实施企业一套表是减轻调查对象和基层统计机构负担的有效手段。在组织实施上实行统一布置、集中采集的方式,切实减轻调查对象负担。第四,实施企业一套表是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内在需求和长期研究探索的结果。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
18、实务基本概念三、实施企业一套表的规划和目标 2011年,国家统计局制定并下发了全面实施企业(单位)一套表工作总体规划。根据这个规划,企业一套表工作要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分阶段实施的办法。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从2011年到2012年,在“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首先实施。第二阶段,是在2013年进行实施,要将一套表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工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行业的抽样调查企业,并将劳动工资等专业统计纳人一套表范围。第三阶段,是从2014年到2015年,要全面实施一套表。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四、实施企业
19、一套表的基本思路 第一,要统一设计报表制度。第二,要统一确定和管理调查单位。第三,要统一数据采集处理方式。第四,要规范统计工作业务流程。第五,要统一布置和分专业负责相结合。第六,要制定和推行企业一套表统计元数据标准。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统计指标元数据标准,从统计指标的基本属性、管理属性和数据属性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定义。二是统计分组和目录元数据标准,从基本属性和管理属性两方面进行了规定和定义。第四节第四节 主要统计指标主要统计指标(1)国内(地区)生产总值(2)工业生产增长速度(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4)住宅销售价格指数(5)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20、入(8)粮食产量(9)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一、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一)基本定义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GDP包括国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成果,这些常住单位既包括国有的、集体的和外资的企业,也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和居民。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GD
21、P核算分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按照现价和不变价分别核算。现价核算采用的是当期的价格,不变价核算采用的是固定基期的价格。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三)资料来源 主要资料来源有:一是统计资料;二是行政管理资料;三是会计决算资料。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一)基本定义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简称工业增长速度),是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总量指标计算出来的,用以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工业增长速度又分为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全部工业增长速度,
22、按年度统计、计算和公布。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按月度统计、计算和公布。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统计方法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即本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与基期增加值对比的增长速度。工业增长速度()月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100100 基期现价工业增加值 工业发展速度()一100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例: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609亿元,2010年为550亿元,同时2011年的价格指数为1.032,请计算2011年全市工业增长速度。工业增长速度=(报告期现价工业增加值价格指数)100100 基 期 现 价 工
23、业 增 加 值 =(6091.032)/550*100%-100%=7.3%可比工业增加值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基本定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二)编制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编制定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序列。对比基期5年调整一次,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基本流程包括:1、确定一篮子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中国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对象包括食
24、品、烟酒及用品等8个大类的商品(服务)。2、确定篮子中各类商品及服务的权数。一般每5年更换一次,5年期内各年度适当调整。3、确定调查市、县和调查网点。4、编制各类CPI。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三)资料来源 国家调查队系统负责CPI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全国有4000余名现场调查员,按照“定人、定时、定点”原则直接收集CPI基础数据。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四、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一)基本定义 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住宅商品价格水平总体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的相对数。中国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由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组成
25、。(二)编制方法 国家统计局统一编制各类住宅销售价格指数。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编制定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序列。对比基期5年调整一次,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结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保障性住房 新建商品住宅:90平方米及以下 90144平方米 144平方米以上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五、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一)基本定义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简称PPI,是工业生产产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在某个时期内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全部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中国PPI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两部分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实务 统计 实务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