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力偶系精选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章力偶系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力偶系精选PPT.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章力偶系第1页,本讲稿共31页一、平面中力对点之矩一、平面中力对点之矩力对点之矩:力使刚体绕点(矩心)转动效应的度量。力对点之矩:力使刚体绕点(矩心)转动效应的度量。平面中力对点之矩的正负规平面中力对点之矩的正负规定:力使刚体绕点逆时针转为正,定:力使刚体绕点逆时针转为正,顺时针转为负。顺时针转为负。第三章第三章 力偶系力偶系3-1 3-1 力对点之矩矢力对点之矩矢-+第2页,本讲稿共31页二、力对点之矩矢二、力对点之矩矢 1.1.力对点之矩矢的定义力对点之矩矢的定义 空间问题中引用力对点之空间问题中引用力对点之矩矢矩矢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的转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的转动效应。动效应。定义:定义
2、:力对点之矩矢等于矩心到力作用点的矢径力对点之矩矢等于矩心到力作用点的矢径与力的矢量积。与力的矢量积。第3页,本讲稿共31页力矩矢的力矩矢的大小大小(转动效应的强度)(转动效应的强度)力矩矢的力矩矢的方向方向:方位:力与矩心所确定平面的法向方位:力与矩心所确定平面的法向 指向:右手螺旋法则判定指向:右手螺旋法则判定(定位矢量)(定位矢量)第4页,本讲稿共31页2.2.力对点之矩矢的解析表达式力对点之矩矢的解析表达式第5页,本讲稿共31页的解析表达式的解析表达式第6页,本讲稿共31页3.3.力对点之矩矢的基本性质力对点之矩矢的基本性质 力对点之矩矢服从矢量合成法则。力系对刚体产力对点之矩矢服从矢
3、量合成法则。力系对刚体产生的绕点的转动效应可用一个力矩矢度量,等于各力生的绕点的转动效应可用一个力矩矢度量,等于各力对点之矩矢的矢量和。对点之矩矢的矢量和。第7页,本讲稿共31页4.4.合力矩定理合力矩定理 平面力系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平面力系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数和。第8页,本讲稿共31页例:例:求图所示力求图所示力F 对对A 点之矩。点之矩。解:解:将力将力F 分解两垂直的力分解两垂直的力Fx、Fy,由合力矩定理可得,由合力矩定理可得 第9页,本讲稿共31页一、力对轴之矩的定义一、力对轴之矩的定义 力对轴之矩等于力在垂直于该轴平
4、面上的投影对力对轴之矩等于力在垂直于该轴平面上的投影对轴与平面交点之矩。轴与平面交点之矩。力对轴之矩是代数量,判断正负由右手螺旋法则确定,力对轴之矩是代数量,判断正负由右手螺旋法则确定,拇指指向与轴的正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拇指指向与轴的正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3-2 3-2 力对轴之矩力对轴之矩 力与轴相交或力与轴平行时,力对轴之矩为零。力与轴相交或力与轴平行时,力对轴之矩为零。(3)(3)合力对任一轴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轴之矩的代数和。合力对任一轴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轴之矩的代数和。第10页,本讲稿共31页二、力对轴之矩的解二、力对轴之矩的解析表达式析表达式 第11页,本讲稿共31页力对点
5、之矩矢在通过该点之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之矩。力对点之矩矢在通过该点之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之矩。三、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的关系三、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的关系第12页,本讲稿共31页力对点之矩矢可表示为力对点之矩矢可表示为力对点之矩矢的方向力对点之矩矢的方向 力对点之矩矢的大小力对点之矩矢的大小 通过计算力对轴之矩实现通过计算力对轴之矩实现计算力对点之矩矢计算力对点之矩矢第13页,本讲稿共31页 例例 已知已知:P=2000N,C点在Oxy平面内求:力求:力P对点O的矩。第14页,本讲稿共31页解解:将力向坐标轴方向分解;(二次投影法)第15页,本讲稿共31页求力对轴的矩第16页,本讲稿共
6、31页 例 试求力F对OD之矩。F=10kN,各边长分别为20cm、30cm、40cm。解:解:由于力对由于力对OD之力臂不是很明之力臂不是很明了,故先求出力对了,故先求出力对O点之矩矢,再点之矩矢,再将其投影到将其投影到OD上去上去 MO(F)OD=MOD(F)MO(F)=0.410i=4i kNm第17页,本讲稿共31页力偶:作用于刚体上力偶:作用于刚体上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两的两个力组成的力系,记为(个力组成的力系,记为()3-3 3-3 力偶矩矢力偶矩矢 力偶只能使物体产生转动,不能使物体产生移动力偶只能使物体产生转动,不能使物体产生移动。力偶不能与一个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力偶 精选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