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ppt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1页/共34页2第2页/共34页3第3页/共34页4第4页/共34页5第5页/共34页6第6页/共34页7第7页/共34页8第8页/共34页9第9页/共34页10第10页/共34页11第11页/共34页12第12页/共34页13第13页/共34页14第二节 师幼关系一、教师在师幼关系中的地位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活动重心就从家庭转移到了幼儿园,教师就成为幼儿在家庭以为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这时,师生关系便开始建立。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的态度、工作能力和教学内容,都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与幼儿交往,了解他们的性格特
2、征、行为特点和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克服交往上的障碍,培养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和遵守规则的习惯。第14页/共34页15二、师幼交往对幼儿的影响(一)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通过表扬或批评的方法,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果幼儿经常受到表扬,其在集体中的社会地位无形中便会提高,从而增强幼儿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如果幼儿经常受到批评,会直接影响其在同伴交往中的社会地位和受欢迎程度。第15页/共34页16(二)教师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处理方式、对幼儿的信任程度教师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处理方式、对幼儿的信任程度,会影响幼儿在同伴中的社会地位和受欢迎程度。如,对一些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幼儿,教师如果
3、不加分析地采取孤立、冷落的做法,这类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便会越来越低,使他们远离同伴,出现交往困难。教师应重视与幼儿的关系,要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接纳他们,使幼儿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可以信任。当幼儿有困难时,他们才乐于向教师求助,而不是敬而远之。第16页/共34页17三、幼儿交往能力的必备要素(一)分享(二)自信(三)合作(四)移情第17页/共34页18(一)分享分享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分给别人,与他人共同享用属于自己的东西。分享有助于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问题,对独生子女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教师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要利用幼儿乐群、不喜欢孤独的心理特点,设置主题活动,启发幼儿思考,进行分享教育,让幼儿在集体
4、活动中认识他人的需要,学习理解、关心他人,逐步表现出分享行为,体验分享的快乐和愉悦。第18页/共34页19请幼儿自带玩具,到幼儿园与伙伴共同分享。现代社会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切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很严重。当幼儿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后,先让他们明白,自己有好玩的玩具应该和小伙伴一起玩,为人要大方,这样才能交好朋友们。再让他们懂得要爱护他人的玩具,随便损坏别人的玩具,以后别人就不愿意给你玩,也不愿意和你在一起了。这样小朋友就会很珍惜他人的玩具,同伴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关系变融洽了。第19页/共34页20(二)自信自信的幼儿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乐于与他人交往、融洽相处,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悦纳自己
5、,是个人成长中良好的心理特征。教师的肯定对幼儿心理影响很大,幼儿十分看重。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特长,哪怕是一点点小进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利用这种特长、优点,结交和赢得朋友。第20页/共34页21(三)合作合作是指为了相同的目的,共同努力完成某项任务。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幼儿与不同的人合作,在冲突中学会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与他人共存、共同发展;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从而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效率。第21页/共34页22(四)移情移情是指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的识别和自我体验。移情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产生与他人相同的心情,体验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人的需要。第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同伴 关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