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过程质量控制 教学课件质量管理( 第2版).ppt
《第5章 过程质量控制 教学课件质量管理( 第2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过程质量控制 教学课件质量管理( 第2版).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章 过程质量控制 教学课件质量管理(第2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5.1 质量变异及特性质量变异及特性一、质量变异的分类二、质量变异的规律三、过程状态的模式四、质量控制的数据2 2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质量变异的分类一、质量变异的分类1.质量变异的定义质量变异的定义所谓质量变异,指同一批量的产品,即使所采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相同,其中每个产品的质量也不可能丝毫不差、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差别,这种差别称为变异。2.变异源变异源产生变异的原因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
2、太多的变异源,变异源主要来自以下六个方面:(1)人(man),(2)机器(machine),(3)材料(material),(4)方法(method),(5)测量(measure),(6)环境(environment)。3 3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质量变异的分类一、质量变异的分类3.质量变异的分类质量变异的分类为了进一步认识变异和减少变异,人们又把质量变异分为正常变异和异常变异。(1)正常变异正常变异。产品质量的正常变异是指由生产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变异。这些因素的特点是数量多、来源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小和方向有随机性变化,作用时间
3、没有一定的规律,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均较小,不会因此造成不合格产品。(2)异常变异异常变异。产品质量的异常变异是指由生产过程中的系统性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混入不同规格成分的原材料、设备过度耗损或者调整不准确、不同人员进行操作等。这类因素的特点是数目不多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却很大,可能造成不合格产品,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以发现并能相对经济地消除。4 4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二、质量变异的规律二、质量变异的规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单个产品来说,偶然性因素作用的结果是随机的,但对同一批量产品来说,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告诉我们:n个相互独立
4、的、具有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当众多彼此相互独立的偶然性因素共同对生产对象产生影响时,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抵消,而最终使产品的质量特性呈正态分布。5 5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三、过程状态的模式三、过程状态的模式 过程状态的模式包含以下三种:把只有正常变异的过程状态称为统计控制状态,简称稳定状态。把有异常变异的过程状态称为非统计控制状态,简称失控状态。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且又能满足规定的要求,简称为受控状态。6 6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三、过程状态
5、的模式三、过程状态的模式 对制造(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是要使过程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处于稳定状态下的过程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原材料或上一过程的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2)本过程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过程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3)过程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要求进行。7 7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四、质量控制的数据四、质量控制的数据1.数据的分类数据的分类计量值数据和记数值数据2.数据的统计规律数据的统计规律数据的集中性3.数据的统计特征数据的统计特征质量数据有两类常用的统计特征:一类是表示数据
6、集中性的特征数,如均值、中位数等;另一类是表示数据分散程度的特征数,如极差、标准差等。8 8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5.2 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分析一、过程能力二、过程能力指数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四、过程能力的分析9 9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过程能力1.过程能力的概念过程能力的概念过程能力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过程过程处于稳定生产状态处于稳定生产状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原材料或上
7、一过程的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2)本过程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过程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3)过程完成后,产品检测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过程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质量是否稳定;(2)质量精度是否足够。1010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过程能力2.分析过程能力的意义分析过程能力的意义(1)过程能力的测定和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2)过程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过程能力的有效手段。(3)过程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到方向。1111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
8、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过程能力一、过程能力由概率理论可知,当分布范围取为3时,产 品质量合格率可达99.73%,废品率仅为0.27%因此以3,即6为标准来衡量过程的能力是 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性的6数值越小,说明质量特性值变异范围越小,过 程能力越强;6数值越大,质量特性值变异范围 越大,过程能力越弱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过程能力一、过程能力在实际计算中采用6的变异范围来定量描述过程能力。记过程能力为B,则过程能力B=6。图7-1 6过程能力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
9、理二、过程能力指数1.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表示过程能力对过程质量标准的满足程度。过程质量标准是指过程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通常用标准、公差、允许范围等来衡量,一般用符号T表示。质量标准T与过程能力B的比值,称为过程能力指数,记为Cp。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说明过程能力越能满足质量要求,甚至有一定的能力储备。但是不能认为过程能力指数越大,加工精度就越高,或者说技术要求越低。2.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1414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二、过程能力指数二
10、、过程能力指数给定双侧标准,质量分布中给定双侧标准,质量分布中心心与标准中心与标准中心M 相重合相重合 T标准范围;总体标准偏差;S样本标准偏差;TU质量标准的上限值;TL质量标准的下限值。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二、过程能力指数二、过程能力指数给定双侧标准,质量分布中给定双侧标准,质量分布中 心与标准中心不重合心与标准中心不重合 绝对偏移量,=M-;M标准中心,M=(TU+TL)/2;实际分布中心;k相对偏移量,k=/(T/2)。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二、过程能力指数二、过程能力指数单侧标准的情
11、况单侧标准的情况 只规定上限时 只规定下限时 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当过程的质量特性呈正态分布时,过程能当过程的质量特性呈正态分布时,过程能力指数对应于一定的不合格品力指数对应于一定的不合格品。有两种情况: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的情况,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不重合的情况。1818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的情况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的情况 若以PU表示质量特性值超出标准上限而造成的不合格品率,则 t为标准正态分
12、布值 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若以PL表示质量特性值超出标准下限而造成的不合格品率,则同理可得:总不合格品率为: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三、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不重合的情况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不重合的情况 (1)分布中心向标准上限偏移时,总不合格品率为:(2)分布中心向标准下限偏移时,总不合格品率为: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四、过程能力的分析当过程能力指数求出后,就
13、可以对过程能力是否充分作当过程能力指数求出后,就可以对过程能力是否充分作出分析和判定,即判断出分析和判定,即判断Cp值为多少时,才能满足质量要值为多少时,才能满足质量要求。求。2222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5.3 过程控制图过程控制图一、控制图简介 二、计量控制图三、计数控制图四、控制图的观察分析五、控制图的应用2323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控制图简介一、控制图简介 1.控制图的定义控制图的定义控制图(control chart),也称为管理图,是用来分析和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带有控制
14、界限的图形。2.控制图的基本形式:控制图的基本形式:纵坐标表示需要控制的质量特性;横坐标表示按系统取样方式得到的样本编号;上下两条虚线表示上控制界限(UCL)和下控制界限(LCL),中间的细直线表示中心线(CL)。2424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控制图简介一、控制图简介 3.控制图的作用控制图的作用(1)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预防不合格品发生,从而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2)能有效地分析判断生产过程质量的稳定性,从而可降低检验、测试费用。根据供货方制造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图记录等证据,购买方可免除进货检验,同时仍能在较高
15、程度上保证进货质量。(3)可查明设备和工艺手段的实际精度,以便作出正确的技术决定。为制定生产目标和规格界限,特别是配合零部件的最优化确立了可靠的基础,也为改变未来符合经济性的规格标准提供了依据。(4)使生产成本和质量成为可预测的参数,并能以较快的速度和准确性测量出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从而使同一生产过程内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别减至最小,以评价、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2525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一、控制图简介一、控制图简介 4.控制图的基本原理控制图的基本原理(1)3原理。(2)控制图控制界限的确定。(3)两类错误 5.控制图的控制图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章 过程质量控制 教学课件质量管理 第2版 过程 质量 控制 教学 课件 质量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