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知发展页文档.pptx
《幼儿认知发展页文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认知发展页文档.pptx(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97页幼儿思维的发展象征机能形成幼儿思维的特征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儿童的自言自语早期社会认知能力的发生与发展维果斯基和幼儿教育幼儿记忆的发展注意记忆策略的发展第2页/共97页幼儿智力的发展智力观与智力理论幼儿的智力测验影响幼儿智力发展的因素幼儿认知发展领域特殊性研究儿童早期的心理理论儿童的朴素生物学数概念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发展语音的发展词义的发展句子和语法的发展语用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第3页/共97页第4页/共97页一、象征机能形成一、象征机能形成 假装游戏 假装与相联系的现实生活日益分离 以“儿童自己”身份加入游戏的方式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假装游
2、戏的复杂性不断提高第5页/共97页一、象征机能形成一、象征机能形成 绘画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经历 三个阶段:乱涂开始描述外形和形状更现实的绘画第6页/共97页二、幼儿思维的特征二、幼儿思维的特征 自我中心性 皮亚杰三山实验 第7页/共97页二、幼儿思维的特征二、幼儿思维的特征 泛灵论前运算阶段的幼儿认为周围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有意义的。儿童的思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小草被踩了会疼的,月亮怎么老跟着我。幼儿不仅认为万物有灵,也认为万物有情。泛灵思维和“万物有情”思维会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自我中心思维的逐渐消退,逐渐被科学的生命观和生物观替代。第8页/共97页二、幼儿思维的特征二、幼儿思维的特征数量
3、守恒长度守恒液体守恒质量守恒直觉思维第9页/共97页二)前运算阶段(2-7岁)可分为两阶段:一是:象征性思维阶段(2-4岁)二是:直觉思维阶段(4-7岁)特点:思维易受所知觉事物显著特征的影响。第10页/共97页二是:直觉思维阶段(4-7岁)特点:思维易受所知觉事物显著特征的影响。第11页/共97页象征性思维期(2-4岁)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自我中心主义2、象征性游戏第12页/共97页1、自我中心主义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到大约8岁以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完全以自己的方式来知觉和阐释世界。第13页/共97页如:整个世界都听我使唤;月亮只跟着他走;只有他在的地方在下雨。第14页/共97页这种
4、无能力从他人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局限限制了诸如“公平对待”、“道德评价”和“共享”等这些良好行为的发展。第15页/共97页对年幼儿童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不是他特意的选择或缺乏经验和训练的结果,而是他这个年龄必然出现的思维方式。就象此时的儿童和成人相比一定身材矮小。第16页/共97页自我中心主义可以说令人又喜又恼。喜:此时的儿童真诚,不会戴“假面具”。(天真无邪;童言无忌。)恼:他们无能力察觉自己的行动对他人造成的后果。如:第17页/共97页3岁儿童在用棍子敲击物体以体验音响效果时,会用棍子去敲击另一名儿童的头颅,而这另一名儿童因疼痛而发出的尖叫只会引起他的“惊讶”,而不是“内疚”。第18页/共97页
5、前概念期的儿童无能力处理物体和人的复杂特征。第19页/共97页2、象征性游戏游戏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儿童通过游戏懂得了世界上的生活,以及如何生活。游戏是幼儿期的儿童的主要“工作”。第20页/共97页随着表象和语言能力的日益发展,3岁儿童学会了用一件事来象征另一件事。第21页/共97页直觉思维(4-7岁)直觉思维的主要特征是:1、守恒缺乏在4-5岁儿童身上容易发现这种特征。第22页/共97页第23页/共97页第24页/共97页第25页/共97页 先问儿童A和A杯子里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当着儿童的面,把A杯里的水倒入B杯里,问儿童哪个杯子里的水多。儿童的回答可能有这样两个:要么A杯里的
6、水多,要么B杯里的水多。原因是什么呢?第26页/共97页2、泛灵论(万物有灵)幼儿期儿童身上存在一种泛灵思想。表现在他们认为所有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儿童身上这种泛灵论的消失可分为4阶段。第27页/共97页在直觉思维阶段,从认为所有物体都有生命(4-5岁)转变到只有移动着的物体有生命。然后认为只有处于自发运动状态、即无明显推动力而运动的物体才具有生命。第四阶段,即认为只有植物和动物才具有生命,要到11或12岁时才出现。第28页/共97页泛灵论思想有两个作用:第一,通过儿童把情感和态度投射到外部物体身上,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第二,这种投射可以帮助他脱离自我中心主义。第29页/共97页3、实在论此
7、时的儿童认为,一切事物,包括物体、图片、梦境或语词,都具有同样的真实性。(这是自我中心的另一表现)他们还不能把思维过程和现实世界区分开来。第30页/共97页表现为,他们会全身心进入冒险故事的世界。实在论也是成年人为什么应该对儿童谨言慎语的一个理由。第31页/共97页一个不能兑现的允诺,对敏感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颗破碎的心;一个妖怪来了的恐吓,可能会使孩子夜不能寐或噩梦连连。第32页/共97页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展 关于自我中心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然而,这个结论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事例并不一致。有许多研究表明,皮亚杰低估了学龄前儿童
8、认识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如果给儿童一些不太复杂的视觉景象和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任务时,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具有对他人的所见所闻作出正确推断的能力关于错误信念(False Belief)。第33页/共97页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泛灵思维皮亚杰过度评价了泛灵论的作用。幼儿之所以表现出泛灵倾向,更可能是因为儿童对物体具有不完整的认知,认为那些不熟悉而又会动的物体是有生命的,而不是象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具有认为会动的无生命物体具有生命特征这一信念。除了知识和经验以外,学龄前儿童的泛灵论减弱和对自然科学的掌握还受到文化的影响。第34页/共97页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9、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守恒 皮亚杰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去中心化和可逆性这两种认知操作能力。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只要运用多种训练技术,即使是4岁儿童,甚至是智力迟钝的儿童都可以达到守恒(Gelman,1969;Hendler&Weisberg,1992)。不过,这些守恒训练虽然能够取得显著的实验效果,但是只是使儿童学会了某些经验规则,或者说是某些具体的守恒物理经验,并没有使儿童获得守恒的逻辑结构。第35页/共97页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分类能力皮亚杰把儿童的分类能力分为三个阶段。皮亚杰之后的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并非完全缺乏等级分类的能力,也并非完
10、全不了解各级分类间的包含关系,这要看等级分类的复杂程度、抽象程度以及儿童对事物的熟悉程度。第36页/共97页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岁儿童缺乏双重表征能力,不能同时从两个维度考虑事物。3岁儿童已经具有了双重表征能力,但这种能力还是极不稳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到儿童早期末时,这种能力会逐渐稳定并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儿童是如何掌握模型、绘画或其他符号的双重表征的呢?成人的教导是非常有效的。第37页/共97页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三、幼儿思维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展 关于表象与真实皮亚杰认为,由于自我中心的影响,学龄前儿童无法对表象和真实作出区分
11、。有研究者认为,导致学龄前儿童不能区分表象和真实的原因是儿童还未掌握双重表征,他们很难同时建构一个物体的心理表征及这个物体与其他类似物体的心理表征(Flavell,1989)。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学龄前儿童表现差并不是因为皮亚杰所说的儿童不能区分表象和真实,而是因为实验的语言问答存在问题。第38页/共97页概念核查对儿童思维中的缺陷和转折点的理解考查你对儿童思维多个方面的理解。(a)可逆性 (b)不能守恒 (c)系列化 (d)双重表征 (e)泛灵论 (f)假设演绎推理 (g)假设推理1.约翰成功地把他的海贝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2.当本看见妈妈弄坏了一只泥鸽子时,他哭着说:“你把它杀了!
12、”3.萨拉把他的橡皮泥拍成饼状,并说道:“瞧,现在我有更多的橡皮泥了。”4.乔希用一只巧克力制手枪对准他姐姐,然后,从枪口处咬了一口,他知道这样会使姐姐大吃一惊的。5.朱迪满怀幸福地憧憬着没有种族歧视的美好生活。6.德克斯特在选择“最佳走法”之前,要预测出对手所有可能的走法。7.比利打破一只花瓶,他决定用胶水重新粘起来,希望没有人会注意到。第39页/共97页第40页/共97页一、一、儿童的自言自语儿童的自言自语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是儿童认知不成熟的表现。随着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的发展,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减少并被社会化言语所代替。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发展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儿童的自言自
13、语除了单纯的表达功能之外,还担负着自我指导的功能。近20年来,大多数研究都支持维果斯基的观点。现在,我们通常称儿童的自我指导的语言为自言自语而不是自我中心语言。第41页/共97页二、早期社会认知能力的发生与发二、早期社会认知能力的发生与发展展维果斯基认为:所有较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发展,都源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儿童的许多重要的学习和发现并不是仅仅来自于个体的探索,而是产生自与成人和儿童的合作。这种社会性的合作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并促进认知的发展。讨论成人与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合作时必须考虑到两个重要特征:内部主观性(内部主观性(Inter SubjectivityInter Subjectivi
14、ty)支架(支架(ScaffoldScaffold)第42页/共97页三、维果斯基和幼儿教育三、维果斯基和幼儿教育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使我们看到社会背景和合作在教育和学习中的重要性。维果斯基和皮亚杰的课堂具有明显的共同点:给儿童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和接受儿童的个体差异。不过在维果斯基的课堂中不仅仅存在儿童的独立发现,而是更强调儿童的支持发现。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早期的假装游戏是培养儿童认知发展的理想的社会背景,通过假装游戏儿童发展了认知技能并且学习到其所处文化中的重要活动,而且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其所处社会的文化内涵。第43页/共97页概念核查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理解 考察你对维果茨基理论一些基
15、本假设的理解。请把下面列出的描述与概念相匹配:(a)智力适应工具 (b)自我语言 (c)最近发展区 (d)初级心理机能 (e)指导学习 (f)合作式学习练习 (g)支架1.计划和自我指导的重要手段。2.儿童不能独自掌握的问题需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才能完成。3.两代人间文化传递以及进行重要认知加工时所要借助的手段。4.对新手学习者进行灵活指导的能力。5.在和许多富有经验的同伴共同协作的活动背景中传递的东西。6.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认知过程和问题解决方法。7.同伴成为认知发展重要促进者的一种机制。第44页/共97页第45页/共97页一、注意一、注意 注意广度的变化年幼儿童的注意广度很小,他们不能长时间
16、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项活动上,即使是在儿童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注意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整个幼儿期,由于大脑中调节注意的区域网状结构,尚未完全髓鞘化,故注意保持的能力是较弱的。选择性注意幼儿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所吸引而导致分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学会了注意刺激中信息量最大的方面而忽略无信息量的方面。第46页/共97页二、记忆策略的发展二、记忆策略的发展 复述 作为一个简单策略,当被要求记住一系列相似的玩具时,学龄前儿童就已经出现了复述。其复述行为要到6岁时才会对记忆产生作用。组织我们可以在学龄前儿童的表现中找到组织这一记忆策略。在恰当的情境下,学龄前儿童会使用特定的
17、组织来帮助记忆。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策略直到青春期时才出现。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精细加工策略的训练是不大有效的。第47页/共97页二、记忆策略的发展二、记忆策略的发展 再认、回忆和重组 再认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回忆是在2岁左右逐渐出现的;重组在儿童早期几乎不出现;脚本记忆幼儿的脚本开始是作为行为的主要顺序而出现的;脚本一旦形成,就可以帮助儿童组织、解释重复的事件和预测以后类似情况下儿童会表现出何种行为;幼儿把熟悉事件组织成脚本也有不利的一面;自传式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一些在儿童生活中发生的非常规的、特别有意义的事件容易成为自传式记忆的内容。第48页/共97页幼儿记
18、忆的发展一、记忆容量:在短时记忆中记忆容量即记忆广度,是指:信息短暂出现后,能够回忆的最大量。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认为,人类认知系统在信息加工容量上存在显著限度,尤其在儿童身上表现的犹为突出。第49页/共97页如:对数字、字母和词的广度5岁 45个9岁 6个成人 7个第50页/共97页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渐长。记忆容量的扩大,使得儿童可以进行更复杂和更高级的认知。从而显示出他们在认知方面的发展。第51页/共97页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记忆容量?1、加工速度这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加工速度越快,则活跃的工作记忆中能够处于活动或工作的信息量越大。第52页/共97页有研究表明,加工速度的年龄差异似乎并不随着
19、任务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暗示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起着某种强有力的作用。如:较早成熟的9岁和10岁儿童,其信息加工的速度快于成熟较迟的同龄儿童。第53页/共97页2、经验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的儿童,在这一领域的记忆容量相对较大。第54页/共97页二、幼儿对事件的记忆幼儿期的儿童在语言的帮助下,他们能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更好的进行编码,并且也形成了概括化事件顺序的程式表征。如:吃饭、洗澡。以下介绍幼儿事件记忆中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两个研究领域:自传体记忆、目击证词。第55页/共97页自传体记忆实例埃米莉,两岁半,就在入睡前,追忆地叙述她的一天:我们买了一个娃娃,因为,对,因为,当她,对,我们将它当作圣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认知 发展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