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ptx
《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药理学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药物的转运一、药物的转运 药物的转运方式 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本质上是药物分子在体内跨过各部位生物膜的转运(跨膜转运)。1.被动转运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2.主动转运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3.其他转运方式。其他转运方式。第1页/共38页被动转运被动转运 1被动转运被动转运 指药物自生物指药物自生物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另一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另一侧进行的跨膜转运。包括简单扩侧进行的跨膜转运。包括简单扩散散(simple diffusionsimple diffusion)和滤过和滤过(f
2、iltrationfiltration)。第2页/共38页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第3页/共38页简单扩散简单扩散 (Simple diffusion,Passive diffusion)脂溶性物质直接溶于膜的类脂相而通过脂溶性物质直接溶于膜的类脂相而通过特特 点点:转运速度与脂溶度转运速度与脂溶度(lipid solubilitylipid solubility)成正比成正比顺浓度差,不耗能。顺浓度差,不耗能。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转运速度与药物解离度转运速度与药物解离度(pKa)有关有关第4页/共38页酸性药酸性药(Acidic drug):HA H+
3、A 碱性药碱性药(Basic drug):BH+H+B(分子型分子型)离子障离子障(ion trapping)分子型分子型极性低,亲脂,可通过膜;离子型相反极性低,亲脂,可通过膜;离子型相反第5页/共38页问问 题题某某人人过过量量服服用用苯苯巴巴比比妥妥(酸酸性性药药)中中毒毒,有有何何办办法法加加速速脑脑内内药药物物排排至至外外周周,并并从从尿尿内内排排出?出?第6页/共38页被动转运的特点为被动转运的特点为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ATP)无饱和现象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当可跨膜转运的药物分子在膜两侧的浓度相等时达到动态平衡。第7页/共38页药物跨膜转运主要影响因素药物跨膜转运主
4、要影响因素 药物跨膜转运主要受到药物的溶解性和解离性等理化特性的影响。溶解性是指药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跨膜转运必须先融入生物膜的脂质双层结构,然后达到膜的另一侧。化学物质具有脂与脂相融,水与脂难融的特点,因此脂溶性强的药物容易跨膜转运;而水溶性强的药物难于跨膜转运。第8页/共38页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2主动转运 指药物不依赖膜两侧浓度差的转运,可以由生物膜的浓度低的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形成药物在特殊部位的高浓度聚积,因而又称为逆浓度梯度转运或上山转运。少数药物和生命活动的关键离子(如Na+、Ca+、K+)依赖机体特有的载体转运系统(酶或离子泵)消耗能量ATP进行主动转运形成浓度势能。第
5、9页/共38页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的特点的特点需要载体,载体对药物有特异性和选择性;需要消耗能量;受载体转运药物的最大能力的限制,因而有饱和现象;同一载体同时转运不同药物时,有竞争性抑制现象;当膜一侧的药物转运完毕后转运即停止。第10页/共38页其他转运方式其他转运方式 3其他转运方式 药物还可通过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胞吞(endocytosis)或胞饮(pinocytosis)、膜孔滤过(filtration through pores)、离子对转运(ion-pair transport)等方式转运。第11页/共38页二、药物的体内过程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
6、一)吸收吸收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其他血管外给药途径都需要吸收。常用给药途径吸收快慢顺序依次为:气雾吸入腹腔注射舌下含服直肠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皮肤贴剂。临床上起效最快的是静脉注射,常用于急救;最简便、安全和常用的是口服给药,常用于门诊病人。第12页/共38页(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Oral ingestion)n n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l停留时间长,经绒毛吸收面积大停留时间长,经绒毛吸收面积大l毛细血管壁孔道大,血流丰富毛细血管壁孔道大,血流丰富n n pH5-8,对药物解离影响小,对药物解离影响小第13页/
7、共38页首过消除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iton)第14页/共38页(二二)分布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中的过程称为分布。脂溶度脂溶度 局部局部 pH 和药物离解度和药物离解度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组织通透性组织通透性转运蛋白量转运蛋白量血流量和组织大小血流量和组织大小 血浆蛋白和组织结合血浆蛋白和组织结合第15页/共38页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与竞争结合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与竞争结合 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的药物在长期用药时可能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极少数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消除慢和安全范围窄的药物,如华法林和磺胺或阿司匹林
8、的相互作用。两种药物竞争共同的血浆蛋白结合位点时,可能引起游离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和毒性增强。第16页/共38页 体内药物 以游离型(free)和结合型(binding)两种形式进行转运或储存,两者间处于动态平衡。游离型药物才能跨膜转运及发挥药理活性;结合型药物是药物在体内储存的形式并暂时失去药理活性。第17页/共38页药物分布的屏障药物分布的屏障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的不均匀性还表现在某些器官组织特殊解剖结构限制药物转运而形成特殊的屏障,如n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n血眼屏障(blood-ocular barrier)n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等。第
9、18页/共38页血脑屏障血脑屏障 在组织学上由血在组织学上由血在组织学上由血在组织学上由血-脑、血脑、血脑、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三种屏脑三种屏脑三种屏脑三种屏障组成。障组成。障组成。障组成。(由毛细血管壁和由毛细血管壁和由毛细血管壁和由毛细血管壁和NN胶质细胞构成胶质细胞构成胶质细胞构成胶质细胞构成)高脂溶性药物可通过脂质膜转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高脂溶性药物可通过脂质膜转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高脂溶性药物可通过脂质膜转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高脂溶性药物可通过脂质膜转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膜炎或脑炎时,对药物通透性可增加。在脑膜炎或脑炎时,对药物通
10、透性可增加。在脑膜炎或脑炎时,对药物通透性可增加。在脑膜炎或脑炎时,对药物通透性可增加。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应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应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应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应选用脂溶性高的药物;相反把药物季胺化选用脂溶性高的药物;相反把药物季胺化选用脂溶性高的药物;相反把药物季胺化选用脂溶性高的药物;相反把药物季胺化,可阻止其进可阻止其进可阻止其进可阻止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入中枢神经系统入中枢神经系统入中枢神经系统,减少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减少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减少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 代谢 动力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