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分析.pptx





《营养学基础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学基础分析.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营养学基础分析营养学基础分析维生素的定义n n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类有机物质。少的一类有机物质。n n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第1页/共23页维生素的共同特点维生素的共同特点n n1 1、他们都是以其本体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提形式、他们都是以其本体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提形式 存在于
2、天然食物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中n n2 2、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在组织中,所以必、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在组织中,所以必须经常有食物供给。须经常有食物供给。n n3 3、他们不是构成各种组织的原料,也不提供能量、他们不是构成各种组织的原料,也不提供能量n n4 4、虽然每日生理需要量很少,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却起着十分、虽然每日生理需要量很少,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作用n n5 5、维生素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维生素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n n6 6、不少维生素具有几种结构相近、生物活性相同的化合物,如
3、维生素、不少维生素具有几种结构相近、生物活性相同的化合物,如维生素A1A1与维生素与维生素A2A2,维生素,维生素D2D2与维生素与维生素D3D3,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等,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等第2页/共23页维生素的分类维生素的分类n n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n n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均溶于脂类溶剂,不溶于水,在食物中通常与脂肪一起存在,吸收需要脂肪和胆汁酸的协助。n n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P第3页/共23页维生素缺乏维生素缺乏n n人体要靠食物来供给维生素,食物不足或食物供应单调的国家,人群容易发生营养缺乏病,第三世界国家出热量
4、与蛋白质供应不足外,维生素也易有缺乏的现象,亚洲、非洲许多儿童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致盲。由于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维生素A及核黄素供应量偏低,因此仍有散见的夜盲,舌炎等维生素A及B2缺乏病。第4页/共23页n n(一)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一)维生素缺乏的原因n n1 1、维生素摄取量不足、维生素摄取量不足:膳食调配不合理或有偏食习惯,膳食调配不合理或有偏食习惯,都会导致维生素摄取量不足。如膳食单调,以玉米都会导致维生素摄取量不足。如膳食单调,以玉米为主要食物的地区,其人群易患维生素为主要食物的地区,其人群易患维生素PPPP缺乏症缺乏症-赖皮病赖皮病n n2 2、吸收不良、吸收不良:多见于消化系
5、统疾病的患者,如长期腹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长期腹泻,消化道或胆道梗阻的患者泻,消化道或胆道梗阻的患者n n3 3、肠道细菌生长抑制:使用杀菌药物使消化道细菌、肠道细菌生长抑制:使用杀菌药物使消化道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导致这些细菌合成的维生素量减少,生长受到抑制,导致这些细菌合成的维生素量减少,也可引起维生素也可引起维生素K K、B6B6、PPPP的缺乏。的缺乏。n n4 4、需要量增加:生长期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要量增加:生长期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重体力劳动及特殊工种的工人,长期高热和患慢性重体力劳动及特殊工种的工人,长期高热和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维生素需要量比正常人高。消
6、耗性疾病的患者维生素需要量比正常人高。n n5 5、食物储存及烹调方法不当:弃掉烹调用水会使水、食物储存及烹调方法不当:弃掉烹调用水会使水溶性维生素损失;煮粥或炖肉时加碱会破坏溶性维生素损失;煮粥或炖肉时加碱会破坏B1B1;维;维生素生素C C在烹调及储存时最容易被破坏在烹调及储存时最容易被破坏第5页/共23页(二)维生素缺乏的分类(二)维生素缺乏的分类n n按发生的原因可将维生素缺乏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n n原发性维生素缺乏:指膳食中维生素供给不足或其生物利用率过低引起的维生素缺乏n n继发性维生素缺乏:指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防碍了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或因需要量增加,排泄或破坏增多而引起
7、的条件维生素缺乏第6页/共23页n n按维生素缺乏的程度分为:临床缺乏和亚临床缺乏按维生素缺乏的程度分为:临床缺乏和亚临床缺乏两种两种n n临床缺乏:又叫维生素缺乏症,往往伴随着贫困、临床缺乏:又叫维生素缺乏症,往往伴随着贫困、战争、传染病而发生战争、传染病而发生n n亚临床缺乏:又叫维生素边缘缺乏,是当前及今后亚临床缺乏:又叫维生素边缘缺乏,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的一种维生素缺乏,也是营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的一种维生素缺乏,也是营养缺乏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亚临床缺乏人群中,养缺乏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亚临床缺乏人群中,由于维生素营养水平及生理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使由于维生素营养水平及生
8、理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使机体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生机体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有时也可能出现一些症状,如食欲差、视活质量。有时也可能出现一些症状,如食欲差、视力降低、易疲乏等。但由于这些症状不明显、不特力降低、易疲乏等。但由于这些症状不明显、不特异,往往被人忽视,所以对此应有高度的警惕性。异,往往被人忽视,所以对此应有高度的警惕性。第7页/共23页(三)发生过程(三)发生过程n n人体维生素缺乏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最初表现为维生素储存量降低,然后出现有关生化指标的异常,生理功能降低,继续发展下去引起组织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最后当体内营养素(包括维
9、生素)耗尽时,人的生命终止。第8页/共23页四、维生素过多症四、维生素过多症四、维生素过多症四、维生素过多症五、类维生素五、类维生素五、类维生素五、类维生素n n有些化合物其活性极似维生素,曾被列入维生素,有些化合物其活性极似维生素,曾被列入维生素,叫类维生素。如维生素叫类维生素。如维生素P P、肉碱、牛黄酸、肌醇和硫、肉碱、牛黄酸、肌醇和硫辛酸等。辛酸等。n n牛黄酸:在保护视网膜、心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牛黄酸:在保护视网膜、心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增强免疫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牛奶中的的发育和增强免疫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牛奶中的牛黄酸含量(牛黄酸含量(1-3umol/dl1-3u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养学 基础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