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ppt
《02: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ppt(1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2: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包括药理和毒理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包括药理和毒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作用)之间的关系,简称简称构效关系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研究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药物的构效关系是药物化学的中心内容之一。是药物化学的中心内容之一。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的作用靶点2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3药物与受体药物与受体424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的基本
2、作用1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的作用靶点2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3药物与受体药物与受体424作用性质:兴奋和抑制作用性质:兴奋和抑制作用方式:局部和全身作用方式:局部和全身作用双重性:防治和不良作用双重性:防治和不良反应(副反应和毒性反应、反应(副反应和毒性反应、停药反应等)停药反应等)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的作用靶点2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3药物与受体药物与受体424以受体为靶点以受体为靶点以酶为靶点以酶为靶点以离子通道为靶点以离子通道为靶点以核酸为靶点以核酸为靶点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受体受体常见与受体有关的药物常见与受体
3、有关的药物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常见与酶有关的药物常见与酶有关的药物 离子通道离子通道(ion channel)绝大多数通道蛋白形成的与离子转运有关的有选择性开关绝大多数通道蛋白形成的与离子转运有关的有选择性开关的多次跨膜通道的多次跨膜通道 特点特点一具有离子选择性一具有离子选择性,离子通道对被转运离子的大小与电荷,离子通道对被转运离子的大小与电荷都有高度选择性,而且转运速率高,其速率是已知任何一种都有高度选择性,而且转运速率高,其速率是已知任何一种载体蛋白的最快速率的载体蛋白的最快速率的1000倍以上倍以上二离子通道是门控二离子通道是门控离子通道的活性由通道开或关两种构离子通道的活性由通道
4、开或关两种构象所调节,并通过通道开关应答于适当的的信号多数情况象所调节,并通过通道开关应答于适当的的信号多数情况下离子通道呈关闭状态,只有在膜电位变化,化学信号或压下离子通道呈关闭状态,只有在膜电位变化,化学信号或压力刺激后,才开启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力刺激后,才开启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的类型离子通道的类型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的作用靶点2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3药物与受体药物与受体424非特异性作用机制非特异性作用机制(与分子整体表现的理化性(与分子整体表现的理化性质有关质有关特异性作用机制特异性作用机制(与分子的某部分结构有关
5、)(与分子的某部分结构有关)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的作用靶点2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3药物与受体药物与受体424受体有:特异性、灵受体有:特异性、灵敏性、饱和性、可逆性、敏性、饱和性、可逆性、可调节性可调节性与受体结合的药物按与受体结合的药物按效应可激动药和拮抗药效应可激动药和拮抗药药物的转运药物的转运1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体内过程22从细胞膜外转到膜内的过程从细胞膜外转到膜内的过程被动转运:由高浓度向低浓被动转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运(简单扩散和易化扩度方向转运(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散)主动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主动转运:由低浓度
6、向高浓度转运,需要消耗生物能度转运,需要消耗生物能膜动转运(胞饮和吞噬)膜动转运(胞饮和吞噬)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的转运药物的转运1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体内过程22吸收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吸收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分布: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作用部位作用部位生物转化(肝)生物转化(肝)排泄(肾)排泄(肾)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单纯扩散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通过单纯扩散进入细胞(自由扩散)脂溶性小分子通过单纯扩散进入细胞(自由扩散)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转运的物质:葡萄糖(转运的物质:葡萄糖(GLGL),氨基酸(),氨基酸(AA)AA)等小分子亲水物质
7、等小分子亲水物质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转运的物质:带电离子转运的物质:带电离子药物的基本结构对药效的影响药物的基本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在构效关系研究中,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将其化学结构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称为基本结构或 药效结构药效结构。许多类药物都可以找出其基本结构,如 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将其化学结构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将其化学结构中相同的部分,称为中相同的部分,称为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或或药效结构药效结构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 eg:局麻药、喹诺酮类药物 基本结构可变部分的多少和可变性的大小各不相同,有其结构的专属性。各类药物基本结构的确定有助于结构
8、改造和新药设计。第二节第二节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药效的关系对药物的药理活性影响较大的性质有:对药物的药理活性影响较大的性质有: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解离度、表面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解离度、表面活性活性一、一、溶解度、分配系数溶解度、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对药效的影响水是生物系统的基本溶剂,体液、血水是生物系统的基本溶剂,体液、血液和细胞浆液的实质都是水溶液液和细胞浆液的实质都是水溶液 药物要转运或扩散至血液或体液,需药物要转运或扩散至血液或体液,需要溶解在水中要溶解在水中,即要求一定的水溶性(亲即要求一定的水溶性(亲水性)水性)药物要通过生物膜需要一定的脂溶性药物要
9、通过生物膜需要一定的脂溶性(亲脂性)(亲脂性)药物口服吸收过程药物口服吸收过程:过大或过小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都可构成吸收过大或过小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都可构成吸收过程的限速步骤,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过程的限速步骤,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化合物在互不相溶的非水相和水相中分化合物在互不相溶的非水相和水相中分配平衡后配平衡后 PCo/CwP值通常较大,常用其对数值通常较大,常用其对数lgP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水溶性和脂溶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需要通过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需要通过血脑屏障,因此需要
10、较大的脂水分配系数。脑屏障,因此需要较大的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有一定的限度,即化合物要脂水分配系数有一定的限度,即化合物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显示最好效用。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显示最好效用。lgP值值0.52为好。为好。如:局麻药如:局麻药 作用于局部,不需要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作用于局部,不需要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脂溶性要求与全麻药不同,在穿透局部的神织,脂溶性要求与全麻药不同,在穿透局部的神经组织细胞膜时,须有一定的脂溶性才能穿透脂经组织细胞膜时,须有一定的脂溶性才能穿透脂质生物膜,使药物在局部浓度高;质生物膜,使药物在局部浓度高;为保持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产生较好的局为保持合适
11、的脂水分配系数,产生较好的局麻作用,也要有较好的亲脂性部分。麻作用,也要有较好的亲脂性部分。药物分子中引入药物分子中引入-COOH、-NH2、-OH等极等极性基团时性基团时增强水溶性增强水溶性 如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如在药物分子中引入-OH,可使脂水分配,可使脂水分配系数下降,系数下降,-O-代替代替-CH2-成醚键,脂水分成醚键,脂水分配系数下降。配系数下降。反之,在药物中引入烃基、卤素原子往往反之,在药物中引入烃基、卤素原子往往使脂溶性增高使脂溶性增高。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分子结构的改变将对脂水分配系数发生显分子结构的改变将对脂水分配系数发生显著
12、影响。著影响。主要取决于化学结构主要取决于化学结构 疏水性:疏水性:芳香基、脂肪基、卤素 亲水性:亲水性:氨基、羧基、羟基如增加卤素,如增加卤素,lgP增加增加4 20倍;倍;增加增加CH2,lgP增加增加2 4倍;倍;引入引入OH,lgP下降下降5 150倍。倍。引入下列基团至脂烃化合物(引入下列基团至脂烃化合物(R),其),其lgP的递降顺序大致为:的递降顺序大致为:C6H5 CH3 Cl R -COOCH3 -N(CH3)2 OCH3 COCH3 NO2 OH NH2 COOH CONH2 引入下列基团至芳烃化合物(引入下列基团至芳烃化合物(Ar),其),其lgP的递降顺序大致为:的递降
13、顺序大致为:C6H5 C4H9 I Cl Ar OCH3 NO2 COOH COCH3 CHO OH NHCOCH3 NH2 CONH2 SO2NH22、解离度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对药效的影响有机药物多数为弱酸或弱碱,在体液中只有机药物多数为弱酸或弱碱,在体液中只能部分离解能部分离解药物的离子型和分子型在体液中同时存在药物的离子型和分子型在体液中同时存在通常药物以分子型通过生物膜,进入细胞通常药物以分子型通过生物膜,进入细胞后,在膜内的水介质中解离成离子型,以后,在膜内的水介质中解离成离子型,以离子型起作用。离子型起作用。故药物应有适宜的解离度故药物应有适宜的解离度酸性药物随介质酸性药物随介质P
14、H增大,解离度增大,体增大,解离度增大,体内吸收率较低;内吸收率较低;碱性药物随介质碱性药物随介质PH增大,解离度减小,体增大,解离度减小,体内吸收率较高。内吸收率较高。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在酸性的胃液中几乎不解离,呈分子型,在酸性的胃液中几乎不解离,呈分子型,易在胃中吸收易在胃中吸收 苯巴比妥(苯巴比妥(pKa 7.4)、阿司匹林(、阿司匹林(pKa 3.5)弱碱性的咖啡因和茶碱,在酸性介质中解弱碱性的咖啡因和茶碱,在酸性介质中解离也很少,在胃内易吸收离也很少,在胃内易吸收 弱碱性药物在肠道中吸收弱碱性药物在肠道中吸收在胃液中几乎全部呈离子型,很难吸收在胃液中几乎全部呈离
15、子型,很难吸收 在在pH值较高的肠内呈分子型才被吸收值较高的肠内呈分子型才被吸收 奎宁奎宁 pKa(HB+)4.2麻黄碱麻黄碱 pKa(HB+)9.6离子化药物的吸收离子化药物的吸收完全离子化的季铵盐类和磺酸类,脂溶性完全离子化的季铵盐类和磺酸类,脂溶性差差消化道吸收差消化道吸收差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达到脑部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达到脑部 如氢溴酸东莨菪碱,溴甲阿托品如氢溴酸东莨菪碱,溴甲阿托品思考?阿司匹林和西咪替丁分别口服,主要在胃肠道阿司匹林和西咪替丁分别口服,主要在胃肠道的哪各部位吸收?的哪各部位吸收?西咪替丁(甲氰咪胍)第三节第三节 药物的结构因素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结构因素与药效的关系官能
16、团对药效的影响官能团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依赖于其化学结构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依赖于其化学结构的整体性,但的整体性,但某些特定官能团的变化可使某些特定官能团的变化可使整个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整个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理化性,从而改变理化性质,进一步影响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以及药质,进一步影响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以及药物在体内的转运、代谢,最终使药物的生物在体内的转运、代谢,最终使药物的生物活性改变。物活性改变。如睾酮、雌二醇的如睾酮、雌二醇的C17位羟基在体内易被代位羟基在体内易被代谢氧化,口服无效,谢氧化,口服无效,睾酮睾酮雌二醇雌二醇甲睾酮甲睾酮炔雌醇炔雌醇位阻增加,不易位阻增加,不易代谢
17、而口服有效代谢而口服有效(一)烃基(一)烃基(二)卤素(二)卤素 卤素是一强吸电子基团,可影响分子间卤素是一强吸电子基团,可影响分子间的电荷分布、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的电荷分布、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如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诺氟沙星诺氟沙星由由于于6位引入氟原子比氢原子的类似物抗菌活位引入氟原子比氢原子的类似物抗菌活性增强。性增强。(三)羟基和巯基(三)羟基和巯基引入羟基引入羟基-OH可增加与受体的结合力;可增加与受体的结合力;或可形成氢键,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或可形成氢键,增加水溶性,改变生物活性。活性。巯基巯基-SH形成氢键能力比羟基低,引入巯形成氢键能力比羟基低
18、,引入巯基时,脂溶性比相应的醇高,更易吸收基时,脂溶性比相应的醇高,更易吸收。例:硫喷妥钠例:硫喷妥钠&异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四)醚和硫醚(四)醚和硫醚醚类醚类化合物由于醚中的氧原子化合物由于醚中的氧原子有孤对电子,能吸引质子,具有孤对电子,能吸引质子,具有亲水性,碳原子具有亲脂性,有亲水性,碳原子具有亲脂性,使醚类化合物在使醚类化合物在脂水交界处脂水交界处定向排布定向排布,易于通过生物膜易于通过生物膜。硫氧键又使极性增大,一般使硫氧键又使极性增大,一般使水溶性增大水溶性增大硫醚硫醚易被氧化成亚砜和砜易被氧化成亚砜和砜。砜砜为对称结构,使分子极性减小为对称结构,使分子极性减小,脂溶性增大脂溶性
19、增大。亚砜则为较稳定亚砜则为较稳定的棱锥形结构,形成新的手性的棱锥形结构,形成新的手性中心,可拆分对映异构体中心,可拆分对映异构体,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氧和亚甲基为电子等排体,氧和亚甲基为电子等排体,互相替换对生物活性影响不大。互相替换对生物活性影响不大。五、醚和硫醚五、醚和硫醚 醚中氧的孤电子对能吸引质子,有亲水性,烃基则有亲脂性,醚中氧的孤电子对能吸引质子,有亲水性,烃基则有亲脂性,故醚类化合物能定向排列于脂水两相之间,易于通过生物膜。故醚类化合物能定向排列于脂水两相之间,易于通过生物膜。氧和亚甲基为电子等排体,互相替换对生物活性影响不大。氧和亚甲基为电子等排体,互相替换对生物活性影响不大。但
20、氧的负电性如影响了分子近旁的正电性,则会对活性有一定但氧的负电性如影响了分子近旁的正电性,则会对活性有一定影响。影响。硫醚易被氧化成亚砜和砜。砜为对称结构,使分子极性减小,硫醚易被氧化成亚砜和砜。砜为对称结构,使分子极性减小,脂溶性增大。亚砜则为较稳定的棱锥形结构,形成新的手性中脂溶性增大。亚砜则为较稳定的棱锥形结构,形成新的手性中心,可拆分对映异构体,硫氧键又使极性增大,一般使水溶性心,可拆分对映异构体,硫氧键又使极性增大,一般使水溶性增大。增大。(五)磺酸、羧酸、酯(五)磺酸、羧酸、酯磺酸基磺酸基的引入,使化合物的的引入,使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解离水溶性和解离度增加度增加,不易通过生物膜,不易
21、通过生物膜,导致生物活性减导致生物活性减弱,毒性降低弱,毒性降低。硫酸分子式中失去硫酸分子式中失去一个羟基后剩余的一个羟基后剩余的部分叫做磺酸基,部分叫做磺酸基,也称为磺基,分子也称为磺基,分子式为式为HSOHSO3 3 羧酸羧酸水溶性及解离度均比磺酸小,羧酸水溶性及解离度均比磺酸小,羧酸成成盐可增加水溶性盐可增加水溶性。解离度小的羧酸可与受体的碱性基团结合,解离度小的羧酸可与受体的碱性基团结合,因而对因而对增加活性增加活性有利有利。R-COOH 羧酸成酯羧酸成酯可可增大脂溶性,易被吸收增大脂溶性,易被吸收。脂类化脂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内后,易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发合物进入人体内后,易在体内酶的作用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2 药物 化学 结构 药效 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