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学细胞.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人体学细胞.ppt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各种不同形状的细胞1.红细胞 2.脂肪细胞 3.肌细胞 4.骨细胞 5.神经细胞细胞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第1页/共39页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的概况细胞的概况一、细胞的形态形态多样:不同的形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功能(功能决定形态)。“变形金刚”-红细胞和部分白细胞。大小(体积)差别很大:较小的如淋巴细胞,人体最大的细胞-成熟的卵细胞(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细胞)。第2页/共39页二、细胞的化学组成主要元素:C、H、O、N、P等,其中C为最关键元素。因为有机物的定义就是含碳化合物(除外C0、CO2、碳酸盐等)。(一)水(二)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存在,主要生理功能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
2、压、生物电传导、参与新陈代谢等。第3页/共39页(三)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约3万种,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5%,组成各器官,参与重要的生理活动及细胞的一切活动。(四)核酸:是大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糖,分子量从几十万到几百万。RNA是DNA片段的转录,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第4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脂质、多糖等 细胞膜的分子构型 液态镶嵌模型第5页/共39页第6页/共39页二、细胞质(图)基质:细胞中的胶状物资,呈液态,是细胞质基本成分。细胞器:线粒体 核蛋白体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中心体 细胞骨架第7页/共39页第
3、8页/共39页1 1、线粒体 细胞能量代谢中心(即是细胞内氧化、储能、供能的场所)。第9页/共39页第10页/共39页2 2、核蛋白体核蛋白体,又名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基地。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本身的结构蛋白。结合(与粗面内质网)核糖体主要合成向细胞外运出的蛋白质。第11页/共39页3 3、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含核糖体)(不含核糖体)与细胞核核膜连接 不连接合成向细胞外运出的蛋白 功能较复杂第12页/共39页4 4、高尔基复合扁平囊扁平囊小泡小泡大泡大泡 形成面形成面成熟面功功能能:高高尔尔基基复复合合体体对对来来自自粗粗面面内内质质网网的的蛋蛋白白质质进进行行加加工工
4、、修修饰饰、糖糖化化与与浓浓缩缩,使使之之变变为为成成熟熟的的蛋蛋白白质质,然然后后进进行行包包装装,运运输输到到细细胞胞外外。第13页/共39页5 5、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功能:分解各种外源性的有害物质或内源性衰老受损的细胞器 第14页/共39页6 6、中心体功能:参与细胞分裂功能:参与细胞分裂第15页/共39页三、细胞核1、核膜:两层膜,分别称为内膜和外膜,核膜上有孔,称为核孔。2、核液3、核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4、染色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第16页/共39页第17页/共39页第18页/共39页 细胞核结构模式图第19页/共39页第三节第三
5、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第20页/共39页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被动转运:指物质顺浓度梯度转运过程而言,此过程不消耗能量,其交换方式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1、单纯扩散:O2、CO2及其它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测穿过类脂双层而扩散,不消耗细胞能量。第21页/共39页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于细胞膜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不消耗能量而使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分类: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第22页/共39页3 3、主动转运膜上的
6、“泵”(载体蛋白)将离子、营养物质和代谢物等小分子物质逆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耗能运输。所耗能量由具ATP酶活性的膜蛋白分解ATP提供。例如正常生理条件下,人红细胞内K+的浓度相当于血浆中的30倍,但K+仍能从血浆进入红细胞内,Na+浓度比血浆中低很多,但Na+仍由红细胞向血浆透出,呈现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上坡”运输。第23页/共39页4 4、入胞与出胞对象:大分子或物质团块。入胞方式:吞噬、吞饮。第24页/共39页4、入胞和出胞入胞:又名胞吞作用,指质膜内陷将所摄取的液体或颗粒物质包裹,逐渐成泡,脂双层箍断、融合,形成细胞内的独立小泡。根据所摄物的物理性质不同把胞吞作用分为两类:胞饮
7、作用由质膜包裹液态物质形成吞饮小泡或吞饮体的过程;吞噬作用为各种变形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所特有,吞噬的物质多为颗粒性的,如微生物、组织掉片和异物等。第25页/共39页出胞:又名胞吐作用,指细胞内分泌物、突触小泡等有膜结构内的物质排出细胞。当它们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膜相融合,封闭的膜结构开放,内容物排入细胞外。第26页/共39页二、细胞生物电现象细胞或组织无论是安静还是活动时,都具有生物电现象。利用生物电的医学应用: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第27页/共39页(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细胞外胞外记录0-+(2)细胞内胞内记录-+00 mV0 mV-90 mV概念: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
8、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第28页/共39页第29页/共39页静息膜电位的产生机制离子流学说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Na+浓度,细胞外是细胞内的12倍;K+浓度,细胞内是细胞外的39倍;细胞外的主要负离子是氯离子,细胞内的主要负离子是有机负离子。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细胞膜对K+有通透性,对Na+几乎没有通透性,有机负离子因分子体积大,不能通过细胞膜。第30页/共39页静息膜电位的形成过程K+A-A-A-A-A-A-K+K+K+K+0-+K+K+K+A-A-A-A-A-A-K+K+K+K+0Ek+A-K+K+K+A-A-A-A-A-A-K+K+K+K+0-+A-K+K+细胞膜内内侧外侧K+A-
9、A-A-A-A-A-K+K+K+K+0-+A-K+静息膜电位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第31页/共39页几个概念:几个概念:100mv 70mv(Rp)60mv 0mv +30mv 复极化复极化极化极化去极化去极化超极化超极化极化极化超极化超极化去极化(除极)去极化(除极)复极化复极化 超射超射反极化反极化第32页/共39页二、动作电位(AP)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过程,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第33页/共39页+50mV0 mV-70 mV给予刺激予刺激第34页/共39页3、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第35页/共39页动作作电位的位的产生生上升支的形成:细胞受到刺激(阈电位)能够使细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细胞外Na+顺浓度差和电位差内流,从而出现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当内流的Na+在膜内形成的正电荷足以阻止Na+的净内流时,导致Na+内流停止,此时电位处于波峰位置。第36页/共39页动作作电位的位的产生生下降支的形成:Na+通道开放时间短暂后迅速关闭,而K+通道是一直开放的,当电位处于波峰后,K+顺道电位差快速外流,细胞内正电荷减少,负电位增大直至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此时,膜内的Na+和膜外K+的浓度均有所增加,这就激活了膜上的钠-钾泵。第37页/共39页心电图图形第38页/共3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9页/共39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