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第五版)第三章.ppt
《工程项目管理(第五版)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第五版)第三章.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项目管理(第五版)第三章第三章 流水施工方法第一节 流水施工原理 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第三节 施工项目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思考题和作业题图3-1 三种施工方式比较图 流水施工将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施工段(区)和若干施工过程,并按照施工过程组建相应的专业队,各专业队按照施工顺序依次完成各个施工段的施工过程,同时保证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并使相邻的两个专业队能最大限度地搭接施工。流水施工的特点如下:(1)充分利用了工作面,争取了时间,相对依次施工 而言,施工工期短;(2)专业队能够连续施工、相邻专业队之间进行了 最大限度的搭接施工。(3)实现了专业化施工
2、,有利于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 和劳动效率,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4)单位时间投入的劳动力和机具设备等资源较为 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为现场的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流水施工在不需要增加任何费用的前提 下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是实现施工管理科学化 的重要手段。二.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1)将拟建施工项目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施工 过程,每个施工过程分别由固定的专业队负责实施 完成。(2)将拟建施工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区),也称为流 水段(区),使施工对象形成“批量”。(3)确定各施工专业队在各施工段内工作的持续时间。(4)各专业队按一定的施工工艺、配备必要的
3、施工机 具、使用相同的材料,依次地、连续地进入各施 工段,反复完成同类型的工作。(5)在保证各施工过程连续施工的前提下,将其施工 时间最大限度地搭接起来。三、组织流水施工的经济效果1.可以缩短施工工期 由于各施工过程之间的合理搭接可以使拟建施 工项目提前竣工,交付使用,尽早发挥投资效益。2.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专业操作,效率提高。3.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由于生产组织的连续性、均衡性,便于组织资 源供应,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一般可以 降低成本 6%12%,见图3-2与图3-3比较)。图3-2 依次施工图 3-3 流水施工四、流水施工主要参数(一)工艺参数组织流水施工时,首先应将施工对象划分为若
4、干个施工过程。工艺参数是指参与流水工的施工过程数目,一般用代号“n”表示。既可以是一个工序,又以是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还可以是单位工程、单项工程。一个施工过程如果各由一个专业队施工,则施工过程数和专业队数相等。有时由几个专业队负责完成一个施工过程或一个专业队完成几个施工过程。专业队数可以用代号“N”表示。(二)空间参数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状态的参数,称为空间参数。空间参数包括施工段数和施工层数。1.施工段将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工程量大致相等的部分,称为施工段,代号“m”。2.施工层为了满足竖向流水施工的需要,在工程垂直方向上划分的层次,代号“j”。在多层建
5、筑流水施工中,总的施工段数是各层施工段数之和。.3.施工段的划分原则(1)有利于保持结构的整体性。由于在两个施工段之间容易形成施工缝,为了保证拟建工程结构的完整性,施工段的分界线尽可能与结构的自然界线(如伸缩缝、沉降缝等)相一致,或设在对结构整体性影响较小的门窗洞口等部位。(2)各施工段的工程量相等或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 15%。(3)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便充分发挥专业工人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4)施工段的数目应与主导施工过程相协调。小的施工过程可以形成工艺组合。(5)多层工程的工艺组合数应等于或小于每层的施工段数;分段不宜过多,过多可能延长工期或使工作面狭窄;也不宜过少,过少则可使劳
6、动力或机械设备窝工。4.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的关系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若某些施工过程之间需要考虑技术或组织间歇时间,则可用公式3-1 确定每一施工层的最少施工段数:m min=n+z/K (3-1)式中 m min 每一施工层需划分的最少施工段数;n 施工过程数 z 技术或组织间歇时间的总和;K 流水步距。(1)当 m n 时,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施工,但工作面有闲置,这是被允许的允许的。(见图3-6)当无层间关系或未划分施工层时,施工段数不受 以上限制。图 3-4 当 m=2 时(m n)时,专业队 能连续施工,工作面有闲置(三)时间参数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排列上
7、所处状态的参数,称为时间参数。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流水施工工期等。1.流水节拍流水节拍是指某一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完成一个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流水节拍根据工程量、工作效率(或定额)和专业工作队的人数三个因素进行计算或估算。流水节拍的计算公式有两个:t=Q/R.S=P/R (3-2)t 流水节拍;Q 某施工段的工程量;R 专业队的人数或机械台数;S 产量定额;P 某施工段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式中如果没有定额可查,可使用三时估计法计算流水节拍,其计算公式如下:t=(a+4 c+b)/6 (3-3)a 完成某施工过程的乐观估计时间;b 完成某施工过程的悲观估计时间;c 完成某施工过程的最可
8、能估计时间。式中确定流水节拍应注意的事项:1)专业队人数要满足该施工过程的劳动组合要求。2)应考虑到工作面大小的限制,保证专业队有足够 的施工操作空间、施工操作安全、能提高专业队 劳动效率。3)考虑机械台班产量、机械设备操作场所的安全和 质量要求。4)有特殊技术限制的工程,受技术操作或安全质量 等方面的限制,对作业时间长度和连续性都有限制 或要求,在确定其流水节拍时,应当满足这些限制 要求。5)各种材料的储存及供应情况。6)首先应确定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以它为依 据确定其他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主导施工过程 的流水节拍应是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值,应尽可能是有节奏的,以便组织节奏流水。2.
9、流水步距流水步距是指相邻两个专业队相继进入施工现场流水施工的最小时间间隔,通常用代号“K”表示。流水步距的大小应根据需要以及采用的流水施工方式的类型经过计算确定。确定流水步距应遵循下列原则:1)每个专业队连续施工的需要。流水步距的最小长 度,应使专业队进场后不发生停工或窝工的现象。2)技术间歇的需要。有些施工过程完成后,后续施 工过程不能立即投入作业,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这个间歇时间应尽量安排在专业队进场之前。3)流水步距的长度应保证每个施工段的施工作业程 序不乱。4)有时为了缩短时间,某些次要的专业队可以提前 插入施工,但要可行。3.流水施工工期从第一个专业队投入流水施工开始,到最后一个专业
10、队完成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在最后一个施工段的工作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即完成一个流水组施工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流水施工工期,可用代号“T”表示。在进行了流水施工安排以后,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工期;如果绘制出了流水施工进度图,可以据图观察到工期。4.施工间歇时间施工间歇时间就是根据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或组织安排,留出的等待时间。按间歇时间的性质,可分为技术间歇时间和组织间歇时间;按间歇的部位,可分为施工过程间歇时间和层间间歇时间。(1)技术间歇时间在组织流水施工时,除要考虑相邻两个专业队之间的流水步距外,还应考虑合理的工艺等待间歇时间,这个等待间歇时间称为技术间歇时间。技术间歇时间通常用代号“Z i,i+1”
11、表示。(2)组织间歇时间由于施工组织的原因造成的、在流水步距以外增加的间歇时间。称为组织间歇时间,以代号“G j,j+1”表示。(3)施工过程间歇时间在同一个施工层或施工段内,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或组织间歇时间,统称为施工过程间歇时间,用代号“Z 1”表示。施工过程间歇时间不仅影响施工段的划分,还影响流水施工工期。(4)施工层间间歇时间在相邻两个施工层之间,前一施工层的最后一个施工过程与下一个施工层相应施工段上的第一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或组织间歇时间,称为施工层间间歇时间,用代号“Z 2”表示。施工层间间歇仅影响施工段的划分,对流水施工工期没有影响。5.搭接时间在组织流水
12、施工时,有时为了缩短工期,在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前一个专业队完成了部分作业后,为下一个专业队提供了一定的工作面,后者可提前插入,两者在同一个施工段上搭接施工,该搭接的时间称为平行搭接时间,通常可用代号“C”表示。五、流水施工的分类(一)按流水施工对象的范围分类(1)分项工程流水,也可称为细部流水或工序流水,指一个专业队利用同一生产工具依次地、连续不断地在各个施工段中完成同样施工过程的流水施工。(2)分部工程流水,也可称为专业流水或工艺组合流水,指把若干个工艺上密切联系的分项工程流水施工组合起来形成了分部工程流水施工。它是各个专业队共同完成一个分部工程的流水。(3)单位工程流水,也可称为工程项目
13、流水,是为完成单位工程而组织起来的全部分部工 程流水施工的总和。(4)群体工程流水,也可称为综合流水。是为完 成工业企业或民用建筑群而组织起来的完整 工程项目流水的总和。(二)按施工过程分解的深度分类(1)彻底分解流水。即经过分解后的所有施工过程都由单一工种完成,故所组织的专业队都应该是由单一工种的工人(或机械)组成。(2)局部分解流水。在进行施工过程的分解时,将一部分施工任务适当合并在一起,成为多工种协作的综合性施工过程。该施工过程可由一个混合工作队负责施工,这个流水组就称为局部分解流水。(三)按流水的节奏特征分类(见图 3-7)图 3-7 按流水施工节奏特征分类图1.有节奏流水施工指在组织
14、流水施工时,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各自相等的流水施工。包括:等节奏流水施工和异节奏流水施工。(1)等节奏流水施工。指在流水组中,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完全相等的流水施工。也称为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或全等节拍流水施工。(2)异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流水组中,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而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尽相等的流水施工。可以采用等步距、异步距两种流水施工方式。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组织异节奏流水施工时,按每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之间的比例关系,成立相应数量的专业队进行的流水施工,也称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异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组织异节奏流水施工时,每个施工过程成立一个
15、专业队,由其完成各施工段任务的流水施工,组织方法与无节奏流水相同。2.无节奏流水施工指在流水组中,全部或部分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无规律可循的流水施工。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一、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一)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和条件1.特点(1)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 等。(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 拍。(3)每个专业队在各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施工 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4)专业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即每一个施工过程 成立一个专业队。2.组织等节奏流水施的工条件:(1)前提是使各施工段的工程量相等或大致相等
16、;(2)要先确定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3)使其他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与主导施工过程的 流水节拍相等,办法主要是调节各专业队的人数。该组织方式能保证专业队的工作连续、有节奏,实 现均衡施工,是一种最理想的组织流水施工方式。(二)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1.划分施工过程,确定其施工顺序。2.确定项目的施工起点流向,划分施工段:(1)在没有施工间歇时间的情况下,可取:m=n(2)在有间歇时间的情况下,可取:m=n+Z1/K+Z 2 /K-C/K (3-4)式中 Z 1 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的间歇时间;Z 2 施工层间的间歇时间。C 平行搭接时间之和。(3)确定流水节拍:先计算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17、 t,其他施工 过程参照 t 确定。(4)确定流水步距:常取 K=t;(5)计算流水施工工期:T=(m j+n-1)K+Z 1-C (3-5)式中 j 施工层数;Z 1 施工过程间歇时间之和。(6)绘制流水施工水平图。(三)应用举例【例 3-4】某施工项目按照施工工艺可分解为 A、B、C、D 四个施工过程,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为 4d,其中,施工过程 A 与 B 之间有 2d 平行搭接时间,C 与 D 之间有2d 技术间歇时间,试组织流水施工并绘制流水施工水平图。【解】由于:t1=t 2=t 3=t 4=t=4(d),j=1 故本工程宜组织全等节拍流水施工。(1)流水步距:K=t=4 d(2
18、)取施工段:m=n=4 段(3)计算工期:T=(m+n-1)K+Z 1-C =(4+4-1)4+2 2=2 8(d)(4)流水施工水平图见图 3-8 所示。图 3-8 某工程全等节拍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图(一)【例 3-5】某两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其主体工程可分解为:支模板、扎钢筋、浇混凝土三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 2d,第一层浇完混凝土需养护 2d 后才能进行第二层的施工,试组织流水施工。【解】已知:t 1=t 2=t 3=2 d,j=2,Z 2=2 d;本工程宜组织全等节拍流水施工。(1)确定流水步距 K=t=2d(2)取施工段:m=n+2/K=3+2/2=3+1=4 (3)工期:T=
19、(m j+n-1)K =(4 2+3-1)2=20(d)(4)流水施工水平指示图表,见图 3-9 所示。图 3-9 某工程全等节拍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图(二)如果是线性工程,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称 流水线法施工:(1)将线性工程对象划分成若干个施工过程。(2)通过分析,找出对工期起主导作用的施工过程。(3)根据完成主导施工过程工作的专业队或机械的 每班生产率确定专业队的移动速度。(5)根据这一移动速度设计其他施工过程的流水施 工,使之与主导施工过程相协调。【例 3-6】某铺设管道工程,由开挖沟槽、铺设钢管、焊接钢管、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组成。经分析,开挖沟槽是主导施工过程,每班可挖 50 m。故其他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项目 管理 第五 第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