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脂制取工艺.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植物油脂制取工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油脂制取工艺.ppt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植物油脂是主要的食用油脂和工植物油脂是主要的食用油脂和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轻工、工、化工等部化工等部门,所以油脂工,所以油脂工业和人和人类的生活及生的生活及生产密切相关,是国民密切相关,是国民经济的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成部分。第1页/共63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油料一、油料 含油率含油率10%10%,具有制油价,具有制油价值的(植物包括草本和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种子和果肉木本)种子和果肉,粮食加工副粮食加工副产品(如米糠、玉米胚品(如米糠、玉米胚芽等)。芽等)。1.1.油料种子的油料种子的类型:型:双子叶有胚乳:芝麻、双子叶有胚
2、乳:芝麻、亚麻、油桐籽;麻、油桐籽;双子叶无胚乳:大豆、花生、葵花籽、油菜籽等;双子叶无胚乳:大豆、花生、葵花籽、油菜籽等;单子叶有胚乳:椰子、稻谷(米糠)、玉米(胚芽)子叶有胚乳:椰子、稻谷(米糠)、玉米(胚芽)。植物油料的含油率高低。植物油料的含油率高低。2.2.油料油料细胞中油脂的存在状胞中油脂的存在状态 油脂主要存在于原生油脂主要存在于原生质中,以油体和含油中,以油体和含油细胞形式、胞形式、呈不呈不连续颗粒状(无粒状(无规则)。)。第2页/共63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3.3.油料的物理性油料的物理性质 容重、散落性等。直接、容重、散落性等。直接、间接的影响。接的影响。4.4.油料的
3、化学成分油料的化学成分 油料种子的种油料种子的种类很多,不同油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含很多,不同油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不尽相同,但各种油料种子中一般都含有油脂、蛋白量不尽相同,但各种油料种子中一般都含有油脂、蛋白质、糖、糖类、脂肪酸、磷脂、色素、蜡、脂肪酸、磷脂、色素、蜡质、烃类、醛类、酮类、醇、醇类、油溶性、油溶性维生素、水分及灰分等物生素、水分及灰分等物质。油料中除脂肪外,油料中除脂肪外,许多成分都是很有价多成分都是很有价值的的营养成养成分,特分,特别是蛋白是蛋白质和磷脂等。和磷脂等。第3页/共63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名称名称水分水分脂肪脂肪蛋白蛋白质磷脂磷脂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粗粗纤维灰分
4、灰分大豆大豆9-149-1416-2016-2030-4530-451.5-3.01.5-3.025-3525-356 64-64-6花生仁花生仁7-117-1140-5040-5025-3525-350.50.55-155-151.51.52 2棉子棉子7-117-1135-4535-4524-3024-300.5-0.60.5-0.6-6 64-54-5油菜子油菜子6-126-1214-2514-2516-2616-261.2-1.81.2-1.825-3025-3015-2015-203-43-4芝麻芝麻5-85-850-5850-5815-2515-25-15-3015-306-96-
5、94-64-6葵花子葵花子5-75-745-5445-5430.430.40.5-1.00.5-1.012.612.63 34-64-6米糠米糠10-1510-1513-2213-2212-1712-17-35-5035-5023-3023-308-128-12玉米胚玉米胚-35-5635-5617-2817-28-5.5-8.65.5-8.62.4-2.4-5.25.27-167-16小麦胚小麦胚141414-1614-1628-3828-38-14-1514-154.0-4.0-4.34.35-75-7第4页/共63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二、油脂二、油脂 脂肪是由甘油和高脂肪是由甘油和高
6、级脂肪酸脂肪酸结合成的合成的酯,即甘油三,即甘油三个个羟基和三个脂肪酸分子的基和三个脂肪酸分子的羧基脱水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合而成的酯,学,学名名为三三酰甘油,也称甘油,也称为真脂或中性脂肪。真脂或中性脂肪。若构成三若构成三酰甘油的三个甘油的三个羧基相同,基相同,则称称为单纯甘油甘油酯,否,否则称称为混和甘油混和甘油酯。天然脂肪中天然脂肪中单纯甘油甘油酯很少,只有少数脂肪例外。很少,只有少数脂肪例外。油:常温下,液油:常温下,液态,含不,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脂肪和脂肪酸多的植物脂肪 脂:常温下,固脂:常温下,固态,含,含饱和脂肪酸多的和脂肪酸多的动物脂肪物脂肪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
7、(C15H31COOH)油 酸(C17H33COOH)第5页/共63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1.物理性物理性质 纯净的脂肪酸及其油脂都是无色的、无气味的。的脂肪酸及其油脂都是无色的、无气味的。天然油脂的色天然油脂的色泽:来源于:来源于非脂色素非脂色素,如,如类胡胡萝卜素。卜素。天然油脂的气味天然油脂的气味:除了极少数由短:除了极少数由短链脂肪酸脂肪酸挥发所所致外,多数是由其中溶有致外,多数是由其中溶有非脂成分非脂成分引起的,如:椰子油引起的,如:椰子油的香气主要由于含有壬基甲的香气主要由于含有壬基甲酮,奶油香气部分是由于含,奶油香气部分是由于含有丁二有丁二酮。n按含脂肪酸的多少和脂肪酸的按含脂
8、肪酸的多少和脂肪酸的饱和程和程度,可分度,可分为三三类:不干性油:不干性油 、半干性、半干性油油 、干性油、干性油 第6页/共63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1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3 3 2 2有明有明显的油的油腻感感3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4 4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脂肪是混合物,所以没有确切的熔点和沸点脂肪是混合物,所以没有确切的熔点和沸点。一般油脂的熔点低于一般油脂的熔点低于37时,其消化率可达到;熔,其消化率可达到;熔点在点在3750时,其消化率可达到,其消化率可达到90;熔点超;熔点超过50则难以消化。以消化。第7页/共
9、63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2.化学性化学性质(1)水解与皂化)水解与皂化(2)加成反)加成反应(3)自)自动氧化氧化第8页/共63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三、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法三、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法 当前的制油方式主要有机械法、浸出法与水代法三当前的制油方式主要有机械法、浸出法与水代法三种。种。1.1.机械法(机械法(压榨)榨)利用机械外力的利用机械外力的挤压作用将榨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作用将榨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的方法称的方法称为机械法机械法。2.2.浸出法浸出法利用某些溶利用某些溶剂(如(如轻汽油、工汽油、工业已已烷、丙、丙酮、异丙、异丙醇等)溶解油料中的油脂的特性,将油料料胚中的油脂醇
10、等)溶解油料中的油脂的特性,将油料料胚中的油脂提取出来的方法称提取出来的方法称为浸出法浸出法。3.3.水代法水代法利用油料中的非油成分利用油料中的非油成分对油和水的油和水的亲和力的差异,和力的差异,并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而将油脂与蛋白并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而将油脂与蛋白质等成分分离开来等成分分离开来的制油方法,称的制油方法,称为水代法。水代法。水剂法水剂法第9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一、原料的预处理一、原料的预处理 原料原料预处理:从原料到提取油脂前的所有准理:从原料到提取油脂前的所有准备工序。工序。包括清理、破碎、包括清理、破碎、软化、化、轧胚(胚(轧坯)、蒸炒等具体操坯)、蒸
11、炒等具体操作。作。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制油效果。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制油效果。1.1.清理清理 筛选、风选、磁、磁选、比重分、比重分选等。等。清理指清理指标:花生、大豆含:花生、大豆含杂量不得超量不得超过;棉子、;棉子、油菜子、芝麻含油菜子、芝麻含杂量不得超量不得超过;花生、大豆、棉子清;花生、大豆、棉子清理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不得超过,油菜子、芝麻清理下,油菜子、芝麻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第10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 2.2.油料的剥壳及仁壳分离油料的剥壳及仁壳分离 吸附油脂,造成毛油色吸附油脂,造成毛油色泽深、含蜡高,
12、深、含蜡高,设备磨磨损 剥壳的方法:剥壳的方法:摩擦搓碾、撞摩擦搓碾、撞击法、剪切法、法、剪切法、挤压法法等等 仁壳分离方法:仁壳分离方法:主要有主要有筛选和和风选2 2种。种。大豆去皮第11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3.3.油料的破碎与油料的破碎与软化化 破碎破碎: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将油料粒度: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将油料粒度变小。小。破碎要求破碎要求:破碎后粒度均匀,不出油,不成:破碎后粒度均匀,不出油,不成团,粉,粉末少。末少。对大豆、花生仁要求破碎成大豆、花生仁要求破碎成6 68 8瓣即可,瓣即可,预榨榨饼要求要求块粒粒长度控制在度控制在6 610 mm10 mm为好。好。
13、常用常用辊式破碎机、式破碎机、锤片式破碎机,此外也有利用片式破碎机,此外也有利用圆盘剥壳机剥壳机进行破碎。行破碎。齿辊式破碎机第12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 软化:化:通通过对水分和温度的水分和温度的调节,使油料塑性增加,使油料塑性增加的工序,主要的工序,主要应用于含油量低和含水分低的油料。用于含油量低和含水分低的油料。软化的目的:化的目的:通通过对温度和水分的温度和水分的调节,使油料具,使油料具有适宜的有适宜的弹塑性,减少塑性,减少轧胚胚时的粉末度和粘的粉末度和粘辊现象,以象,以保保证胚片的胚片的质量。量。软化化还可以减少可以减少轧胚胚时由于由于轧辊磨磨损造成的造成的机
14、器的振机器的振动,以利于,以利于轧胚操作的正常胚操作的正常进行。行。软化温度:65左右时间:20min第13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轧胚:胚:利用机械的作用,将油料由粒状利用机械的作用,将油料由粒状轧成片状的成片状的过程。程。经轧胚后制成的片状油料称胚后制成的片状油料称为生胚,生胚生胚,生胚经蒸炒后制成蒸炒后制成的料胚称的料胚称为熟胚。熟胚。油料油料细胞壁破坏、胞壁破坏、缩短了油脂从油料短了油脂从油料中排出的路程。中排出的路程。轧胚的要求:胚的要求:料胚厚薄均匀,大小适度,不露油,粉末料胚厚薄均匀,大小适度,不露油,粉末度低,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度低,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度
15、。生胚厚度要求:生胚厚度要求:大豆大豆为0.3 mm0.3 mm,棉仁,棉仁O.4 mmO.4 mm,菜子,菜子0.35 mm0.35 mm,花生仁。,花生仁。粉末度要求:粉末度要求:过2020目目筛的物的物质不超不超过3 3。轧胚机,胚机,类型型较多,常用的有三多,常用的有三辊、五、五辊、单对辊、双、双对辊及液及液压紧辊轧胚机等。胚机等。第14页/共63页第15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4.4.油料生胚的油料生胚的挤压膨化膨化 油料料胚的油料料胚的挤压膨化是利用膨化是利用挤压膨化膨化设备将生胚制将生胚制成膨化成膨化颗粒物料的粒物料的过程。生胚程。生胚经挤压膨化后可直接膨化
16、后可直接进行行浸出取油。浸出取油。该工工艺大有取代直接浸出和大有取代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制油工榨浸出制油工艺的的趋势。第16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5.5.油料的蒸炒油料的蒸炒 油料的蒸炒是指生胚油料的蒸炒是指生胚经过湿湿润、加、加热、蒸胚、炒胚、蒸胚、炒胚等等处理,成理,成为熟胚的熟胚的过程。程。蒸炒的目的:蒸炒的目的:使使细胞壁内的蛋白胞壁内的蛋白质受受热变性而凝聚;增加性而凝聚;增加细胞胞壁的渗透性、油易于流出;壁的渗透性、油易于流出;使小油滴凝聚成大油滴;使小油滴凝聚成大油滴;降低油的粘度使其易于流降低油的粘度使其易于流动。蒸炒的要求:蒸炒的要求:熟胚熟胚应生熟均匀
17、,内外一致,熟胚水分、生熟均匀,内外一致,熟胚水分、温度及温度及结构性构性满足制油要求。足制油要求。湿蒸炒(水分湿蒸炒(水分12%12%以上)、干蒸炒以上)、干蒸炒90-10040min水分:2%左右第17页/共63页立式蒸炒锅第18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二、机械压榨法制油二、机械压榨法制油 1.1.压榨取油的基本原理榨取油的基本原理 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使油脂从榨料中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使油脂从榨料中挤压出来。出来。压榨法取油特点:榨法取油特点:工工艺简单,配套,配套设备少,少,对油料油料品种适品种适应性性强,生,生产灵活,油品灵活,油品质量好,色量好,色泽浅,浅,风味味
18、纯正。正。但但压榨后的榨后的饼残油量高,出油效率残油量高,出油效率较低,低,动力消耗大,零件易力消耗大,零件易损耗。耗。第19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 2.2.压榨取油的必要条件:榨取油的必要条件:物料条件物料条件 一般一般说,施于油料上的,施于油料上的压力越大越好,油脂排出力越大越好,油脂排出的毛的毛细管直径越大、数量越多越好,流油毛管直径越大、数量越多越好,流油毛细管越短管越短越好;受越好;受压油脂的粘度越低越好。而温度是影响油脂油脂的粘度越低越好。而温度是影响油脂粘度的主要因素。粘度的主要因素。外部条件外部条件 包括包括压力、力、时间、温度等。、温度等。采用采用“先
19、先轻后重后重轻压勤勤压”的方法效果的方法效果较好。好。3.3.榨油榨油设备 液压式榨油机 螺旋榨油机 第20页/共63页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第21页/共63页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液压压饼机 第22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3.3.主要油料的主要油料的压榨工榨工艺第23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三、浸出法制油三、浸出法制油 浸出法制油是目前世界上先浸出法制油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取油技的取油技术。自。自18701870年年间世以来,世以来,经过了百余年的了百余年的历史,其工史,其工艺不不断得到改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到目前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已成止,已成为世界油脂世界
20、油脂工工业中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式。中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式。直接浸出、直接浸出、预榨浸出榨浸出 1.1.浸出法制油的基本原理浸出法制油的基本原理 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溶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溶剂,通,通过润湿渗透、分子湿渗透、分子扩散和散和对流流扩散的作用,将料胚中的油脂浸提出来散的作用,将料胚中的油脂浸提出来第24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 2.2.溶溶剂的的选择理想的浸出溶理想的浸出溶剂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符合以下基本要求:能在室温或低温下以任何比例溶解油脂;能在室温或低温下以任何比例溶解油脂;溶溶剂的的选择性要好,即除油脂外,不溶解其性要好,即除油脂外,不溶解其它成分。它成分。化
21、学性化学性质稳定,定,对光和水具光和水具稳定性,定性,经加加热、蒸蒸发与冷却不起化学与冷却不起化学变化。化。要求溶要求溶剂沸点低,比沸点低,比热小和汽化潜小和汽化潜热小,易小,易从粕和油中分离回收。从粕和油中分离回收。溶溶剂本身无毒性,呈中性,无异味,不本身无毒性,呈中性,无异味,不污染。染。溶溶剂与油、粕和与油、粕和设备材料均不材料均不发生化学反生化学反应。第25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 3.3.浸出法工浸出法工艺流程流程湿粕脱溶冷却炽干浸出器溶剂罐预热蒸水罐冷凝器分水器冷凝器平衡罐尾气回收尾气冷凝器冷凝器气提塔一蒸发二蒸发过滤混合油料籽胚混合蒸汔成品粕冷凝器分水器溶剂
22、废水蒸气 毛油第26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 浸出法制油工浸出法制油工艺一般包括一般包括预处理、油脂浸出、理、油脂浸出、湿粕脱溶、混合油蒸湿粕脱溶、混合油蒸发和汽提、溶和汽提、溶剂回收等工序。回收等工序。4.4.油脂浸出油脂浸出 油脂浸出方式油脂浸出方式:浸泡式、浸泡式、喷淋式、混合式三种。淋式、混合式三种。浸出器浸出器:罐罐组式、式、u u形拖形拖链式和式和Y Y形形 (浸泡式浸泡式);履;履带式式(喷淋式淋式);平;平转、环形形(混合式混合式)。第27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第28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影响浸出法制油的主要
23、因素影响浸出法制油的主要因素:料胚和料胚和预榨榨饼的性的性质:料胚的料胚的结构、水分构、水分浸出的温度:低于溶浸出的温度:低于溶剂馏程初沸点程初沸点55左右左右浸出浸出时间:“经济时间”;一般;一般为9090120 min120 min。料料层高度:尽量提高料高度:尽量提高料层高度高度溶溶剂比和混合油比和混合油浓度的影响:度的影响:1:11:1,18182525沥干干时间和湿粕含溶和湿粕含溶剂量:量:151525 min25 min,含溶量,含溶量为252530%30%第29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5.5.湿粕脱溶烘干(湿粕蒸烘)湿粕脱溶烘干(湿粕蒸烘)工工艺流程:流程:
24、方法:方法:间接蒸汽加接蒸汽加热结合直接蒸汽合直接蒸汽负压搅拌拌 要求:要求:粕中水分粕中水分,残留溶,残留溶剂量不超量不超过。出粕温度在出粕温度在105105以上或不超以上或不超过70708080 脱溶烘干脱溶烘干设备:卧式烘干机、立式烘干机、卧式烘干机、立式烘干机、DTDT型蒸脱机和高料型蒸脱机和高料层蒸烘机蒸烘机第30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第31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第32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第33页/共63页第二节第二节 油脂的提取油脂的提取6.6.混合油的蒸混合油的蒸发和汽提和汽提 工工艺过程程:混合油混合油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油脂 制取 工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