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chapterfiveGenology(文类学).ppt
《比较文学chapterfiveGenology(文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chapterfiveGenology(文类学).ppt(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hapter Five Genology(文类学)(文类学).Survey of genology.The scope and subject of genology.Case studies.Taking precautions against several traps in genoloy studies文类学:文类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西方文类学研究的历史:西方文类学研究的历史: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诗学(Poetics)最早从理论上对文学进行分类西方文学理论的源头最先以文类观点讨论文学的专著 史诗、抒
2、情诗、戏剧 1931,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文体与作风”强调文类研究的重要性。1951,基亚,比较文学,“文学类型的命运”1967,毕修瓦、卢梭,比较文学1973,维斯坦因(Urich Weistein),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从比较的角度研究文学的学者会发现,体裁(genre)的概念像时期、潮流、运动等概念一样,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富有成果的领域。”1974,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类型与形式”1983,布吕奈尔,什么是比较文学,“文学类型和风格”托多洛夫(T.Todorov),奇幻文类争议:争议:克罗齐认为艺术不能分类“如果把讨论艺术分类与系统的书籍完全付之一炬,那也绝对不是什么损失。
3、”中国文类学研究的历史:中国文类学研究的历史:诗经风、雅、颂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洌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郎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烨而谲诳。”挚虞,文章流别集,文章流别志论“颂,诗之美者也,古者圣帝明王,功成治定而颂声兴。于是史录其篇,工歌其章,以奏于宗庙,告于鬼神。故颂之所美者,圣王之德也,则以为律吕。或以颂形,或以颂声,其细已甚,非古颂之意。昔班因安丰戴侯颂与鲁颂体意相类,而文辞之异,古今之变也。”刘勰
4、,文心雕龙“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共有文体论二十篇“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造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才有庸,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1 1、类型研究、类型研究2 2、体裁研究、体裁研究3 3、文学风格研究、文学风格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研究:对文学的分类、分类标准和文类特征的研究。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二分法韵文、散文 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四分法小说
5、、诗歌、戏剧、散文汉代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孔子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抒情歌谣集序言(“Preface to Lyrical Ballads”)“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瑞士沃尔夫冈凯塞尔“诗是以一批最小的发音单位构成的一个有秩序的统一体。”美国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
6、tion”“诗就是在翻译时所失去的东西”诗歌应从特征上来界定,即有韵律、有有韵律、有节奏、分行书写的文学样式节奏、分行书写的文学样式。文类学的类型研究就是探讨文学的分类、探讨文学的分类、类型的界定和特征描述类型的界定和特征描述。体裁:体裁:某一文学类型更为具体的分类。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文学体裁划分的标准,其跨国界、跨民族的传播和演变,对比各国各民族文学体裁之异同,探寻其产生、发展、完善、衰落直至最终消亡等等现象的轨迹、原因。小说小说长、中、短篇;教育小说、田园小说、武侠小说、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等;书信体、散文体等;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等。“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要想以一种包容一
7、切的模式来概括一切地区、民族和国际性的文学形式是不可能的。”韦斯坦因(Urich Weistein)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一种文体迅速传遍各国“缺类研究”: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的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又相差甚远等。中国有没有西方那样的史诗?中国有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西方为什么没有中国古代的赋?中国古代有没有大规模的叙事诗传统?“尚在幼稚的时代”;“东方古文学之国,无一足与西欧匹者。”王国维文学小言“中国没有长篇的故事诗。”胡适白话文学史“欧洲文学所有重要的文类,都可以在中国文学中找得到,只有史诗例外。”海陶玮(James R.Hi
8、ghtower)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五百多不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上是悲剧。”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在特定文体与特定风格相互关联的维度上对作家作品及其美学追求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探讨。“如果我们能够描述一部作品或某位作家的风格,那么,毫无疑问我们也能描述一组作品和一类文学作品的风格:哥特式小说、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玄学派诗歌;我们也能够分辨风格类型,诸如17世纪散文中的巴罗克风格;我们甚
9、至还能进一步概括一个时代或一个文学运动的风格。”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1 1、中西诗歌比较研究、中西诗歌比较研究2 2、中西小说比较研究、中西小说比较研究3 3、中西戏剧比较研究、中西戏剧比较研究4 4、中西散文比较研究、中西散文比较研究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叙事诗荷马史诗圣经“雅歌”(The Song of Songs)强调模仿并着重冲突、结构、情节与人物个性的描写。中国抒情诗注重抒情和韵律,强调“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等。从社会文化背景看从社会文化背景看 西方:希腊神话、基督教教义、近代科学 中国:儒道两教 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三吏三别”爱情题材的
10、诗歌爱情题材的诗歌西方“慕”中国“怨”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
11、es declines,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n;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 in his shade,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
12、s life to thee.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For me to profane it,One feeling too falsely disdaindFor thee to disdain it;One hope is too like despairFor prudence to smother,And pity from thee more dearThan that from another.I can not give what men call love:But wilt thou accept notThe worship the h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文学 chapterfiveGenology 文类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