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学时2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浙科版必修2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学时2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浙科版必修2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学时22-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浙科版必修22.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二必修二第二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时学时16 16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考点考点1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特别提醒特别提醒培养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培养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因为病毒营寄生生活,故应先用具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营寄生生活,故应先用具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噬菌体。噬菌体侵染
2、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是没有证是遗传物质,但是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因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故射性,故35S(标记蛋白质标记蛋白质)和和32P(标记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应将二者分别标记,即实验分成两组。噬菌体上,应将二者分别标记,即实验分成两组。因为因为P只存在于只存在于DNA中,而中,而S绝大多数存在于蛋白质中,所以绝大多数存在于蛋白质中,所以用用32P标记标记DNA,用用35S标记蛋白质标记蛋白质;因
3、为因为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和蛋白质中都含有C、H、O、N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用放射性的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用放射性的14C、3H、18O、15N元素标记。元素标记。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即时突破即时突破1.(2010(2010丽水联考丽水联考)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不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证明证明DNA是是“注入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细菌体内的物质,可用同位素可用同位素32P、35S分别分别 标记噬菌体的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和蛋白质 B.侵染过程中的侵染过程中的“合成
4、合成”阶段,以噬菌体的阶段,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而氨基为模板,而氨基 酸、核苷酸、酸、核苷酸、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 出的蛋白质单独侵染细菌,再作观察并分析出的蛋白质单独侵染细菌,再作观察并分析 D.若用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 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次,则含则含31P的的DNA占子代占子代DNA总数的总数的 比例为比例为n2/n第四页,编辑于星期
5、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解析:解析:该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证明该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选项是错误的。任何病毒一旦离选项是错误的。任何病毒一旦离开活的细胞,都不能单独地进行生命活动,因为病毒只有依开活的细胞,都不能单独地进行生命活动,因为病毒只有依靠活细胞为它提供各种原料、能量、酶及场所它才能表现出靠活细胞为它提供各种原料、能量、酶及场所它才能表现出各项生命活动。各项生命活动。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多少次,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多少次,子代的每一个子代的每一个
6、DNA分子中至少有一条是重新合成的。分子中至少有一条是重新合成的。答案:答案:D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 应为应为 ()A用用14C或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用18O或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和35S标记标记 D一组用一组用32P标记标记DNA,另一组用,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标记蛋白质外壳 解析解析:用用32P和和3
7、5S分别标记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和蛋白质外壳,35S仅存在于噬仅存在于噬 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于噬菌体的仅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中;而中;而14C、18O在蛋白质和在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中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 用;同时用用;同时用32P、35S标记蛋白质和标记蛋白质和DNA,都有放射性,也无法,都有放射性,也无法 判断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用。判断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用。答案:答案:D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考点考点2 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
8、1.肺炎双球菌的种类肺炎双球菌的种类种种类类荚荚膜膜菌落菌落生物特性生物特性R型型无无荚荚膜膜表面粗糙表面粗糙无毒性无毒性S型型有有荚荚膜膜表面光滑表面光滑有毒性有毒性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2.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比较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比较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深化拓展:深化拓展:1.加热到一定程度,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加热到一定程度,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会被破坏,从而丧失生物活性。加热杀死的会被破坏,从而丧失生物活性。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是是否变
9、性?实验证明,把否变性?实验证明,把DNA溶液加热到沸点,可使其氢键断溶液加热到沸点,可使其氢键断裂,双螺旋解体,但如将其缓慢冷却,分离的单链又可部分得裂,双螺旋解体,但如将其缓慢冷却,分离的单链又可部分得到重聚,恢复其双螺旋结构。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到重聚,恢复其双螺旋结构。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不会导致不会导致DNA变性。变性。2.细菌转化实验属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细菌转化实验属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3.格里菲思的实验只是提出格里菲思的实验只是提出“转化因子转化因子”这一名词,并未证实哪这一名词,并未证实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10、 二十九分。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即时突破即时突破3.1944年年,科学家从科学家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蛋白质和多糖等物 质质,将将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加入到培养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结果发现其 中的中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 养基中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决定的决定的 B.在转化过程中,在转化过
11、程中,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型细菌细胞中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 解析解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经过对各种生物进行研究之后是经过对各种生物进行研究之后 统计得出的统计得出的,因为绝大部分生物是以因为绝大部分生物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只有一部为遗传物质的只有一部 分病毒是以分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作为遗传物质。答案答案:C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4.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型
12、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依次分别加入 从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和DNA水解酶、蛋白质、多糖水解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检查结果发现 试管内仍然有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型细菌的是 ()A.3和和4 B.1、3和和4 C.2、3和和4 D.1、2、3和和4 解析解析:2、3、4三个试管内的三个试管内的R型细菌因为没有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所以,所以 会使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但
13、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存在。型细菌的存在。答案答案:D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考点考点3 3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 A和和TMV B)都能感染烟草叶片,但二者都能感染烟草叶片,但二者致病斑不同。有人用这两种病毒进行实验,具体步骤和结果致病斑不同。有人用这两种病毒进行实验,具体步骤和结果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实验分析如
14、下:实验分析如下:(1)a表示用表示用TMV A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不致病,没有侵染作用。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不致病,没有侵染作用。(2)b表示用表示用TMV B的的RNA感染烟叶,结果致病,有侵染作用。感染烟叶,结果致病,有侵染作用。(3)c表示用表示用TMV A的蛋白质外壳和的蛋白质外壳和TMV B的的RNA组成组成“杂种杂种”病毒感染烟叶,病毒感染烟叶,结果有侵染作用。结果有侵染作用。(4)d表示用人工合成的表示用人工合成的“杂种病毒杂种病毒”产生的后代是产生的后代是TMV B。(5)整个实验说明了整个实验说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
15、物质。(6)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将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将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二者的作用;并将不同生物的察二者的作用;并将不同生物的RNA和蛋白质外壳组合成和蛋白质外壳组合成“杂种杂种”来进一来进一步验证二者的作用。步验证二者的作用。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特别提醒特别提醒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无论原核还是真核生物无论原核还是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其遗传物质都是都是DNA,其细胞内的,其细胞内的RNA不是遗传物质。不是遗传物质。不具细胞结构
16、的生物不具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病毒(仅有一种核酸仅有一种核酸)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如T2噬菌体。噬菌体。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如HIV病毒、病毒、SARS病毒。病毒。针对整个生物界来说,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针对整个生物界来说,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即时突破即时突破5.右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右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 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实验 表明这种病原体表明这种病原体
17、()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遗传 B可单独生存,通过蛋白质遗传可单独生存,通过蛋白质遗传 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 D可单独生存,通过可单独生存,通过RNA遗传遗传 解析解析:这种病原体由这种病原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和蛋白质组成,是病毒是病毒,只有寄生只有寄生 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条件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条件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由图解由图解 可知可知,RNA能将亲代病毒的特征遗传给后代,而蛋白质却不能将亲代病毒的特征遗传给后代,而蛋白质却不 能,所以能,所以R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答案答案:A第十五页,编辑
18、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6.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地说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一般地说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B除部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除部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生物细胞内生物细胞内DNA较多,所以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只有少数病毒如RNA
19、病毒遗传物质是病毒遗传物质是RNA;DNA是主要遗传是主要遗传 物质不是根据含量的多少来说的物质不是根据含量的多少来说的,而是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而是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 物质是物质是DNA。答案:答案:D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命题视角命题视角1 病毒侵染寄主细胞实验病毒侵染寄主细胞实验【例【例1 1】(2010(2010杭州模拟杭州模拟)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禽流 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
20、放射性及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元素,下表下表 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选项选项放射性放射性S元素元素P元素元素A全部无全部无全部全部32S全部全部31PB全部有全部有全部全部35S多数多数32P,少数,少数31PC少数有少数有全部全部32S少数少数32P,多数,多数31PD全部有全部有全部全部35S少数少数32P,多数,多数31P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思路导析】【思路导析】解答本题可先根据图解明确标记元素
21、所标记解答本题可先根据图解明确标记元素所标记 的化合物及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和侵染过程的化合物及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和侵染过程,然后作出选择。然后作出选择。答案:答案:D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二十九分。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五十八分。方法规律方法规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二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二者对应结果不同,具体见下表:对应结果不同,具体见下表:DNA蛋白蛋白质质DNA和蛋白和蛋白质质噬菌体噬菌体32P35S14C、3H、18O、15N细细菌菌31P32S12C、1H、16O、14N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32P、31P32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学时 22 核酸 遗传物质 证据 课件 浙科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