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理论及丝网印刷技术百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油墨理论及丝网印刷技术百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墨理论及丝网印刷技术百时.pptx(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油墨的分类及作用一、丝印油墨分类的方法:一、丝印油墨分类的方法:目前丝网印刷所用的油墨,其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目前丝网印刷所用的油墨,其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油墨按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命名,但常见的多样的,一种油墨按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命名,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 1、按油墨中所含溶剂的类型可分为:水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按油墨中所含溶剂的类型可分为:水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2 2、根据承印材料分类,可分为:纸张油墨、织物油墨、塑料、根据承印材料分类,可分为:纸张油墨、织物油墨、塑料油墨、金属、玻璃、
2、陶瓷油墨、皮革油墨、木材油墨、线路油墨、金属、玻璃、陶瓷油墨、皮革油墨、木材油墨、线路板印刷油墨板印刷油墨。第1页/共97页3 3、根据油墨的特性分类,可分为:荧光油墨、金属、根据油墨的特性分类,可分为:荧光油墨、金属色油墨、色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亮光油墨、哑光油墨、转磁性油墨、导电油墨、亮光油墨、哑光油墨、转印油墨等。印油墨等。4 4、按按干干燥燥方方式式分分类类可可分分为为:挥挥发发干干燥燥型型油油墨墨、氧氧化化聚合型油聚合型油 墨墨、二二液液反反应应型型油油墨墨、加加热热固固化化型型油油墨墨、光光固固油油墨。墨。第2页/共97页 二、油墨的作用二、油墨的作用 丝丝印印油油墨墨的的作
3、作用用主主要要是是通通过过丝丝网网漏漏印印后后,在在承承印印物物表表面面构构成成由由印印刷刷料料组组成成的的图图文文,干干燥燥后后具具有有牢牢固固的的附附着着力力,较较强强的的抗抗蚀蚀性性和和美美观观的的装装饰饰性性,为此,油墨不是单一品种或单一组分组成,它是几种成分的混合物。为此,油墨不是单一品种或单一组分组成,它是几种成分的混合物。第3页/共97页第二章第二章 丝印油墨的印刷适性丝印油墨的印刷适性一、丝印油墨的主要丝印性能1 1、粘度:、粘度:又称内摩擦力,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又称内摩擦力,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它是阻止油墨流动的一种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它
4、是阻止油墨流动的一种特性,油墨粘度用厘帕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在特性,油墨粘度用厘帕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12000cp4000-12000cp之间。之间。2 2、触变性:、触变性: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外力作用粘度降低,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外力作用粘度降低,外力停止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即油墨静止一外力停止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即油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黏度变大,把油墨搅动后又变稀,黏定时间后变稠,黏度变大,把油墨搅动后又变稀,黏度变小的现象。度变小的现象。第4页/共97页3 3、流动性:、流动性:它是粘度的倒数,粘度越大,流动性就越低,它是粘度的倒数,粘度越大,流动性就越低,
5、粘度小流动性就越高,流动性还与油墨的可塑性和触变性粘度小流动性就越高,流动性还与油墨的可塑性和触变性有关系,可塑性和触变性大的油墨其流动性就小,反之流有关系,可塑性和触变性大的油墨其流动性就小,反之流动性就高。油墨的流动性是指油墨在外力作用下,向四周动性就高。油墨的流动性是指油墨在外力作用下,向四周展开的程度,展开的程度,流动性大,印迹容易扩大,使得图文尺寸变流动性大,印迹容易扩大,使得图文尺寸变大,流动性小,印迹易出现网纹,线条不完整。大,流动性小,印迹易出现网纹,线条不完整。4 4、细度:、细度:是指油墨中颜料及其他固体原料颗粒的大小和它是指油墨中颜料及其他固体原料颗粒的大小和它们在连结料
6、中分布的均匀程度。们在连结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第5页/共97页5 5、可塑性:、可塑性:是指油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后,但仍保是指油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后,但仍保 持变形前的化学性质。持变形前的化学性质。6 6、粘弹性:、粘弹性:指油墨在刮板刮印后,被剪切断裂,油墨迅指油墨在刮板刮印后,被剪切断裂,油墨迅 速回弹的性能,油墨回弹越迅速,越有利于印刷。速回弹的性能,油墨回弹越迅速,越有利于印刷。7 7、拉丝性:、拉丝性:油墨被铲起时,丝状油墨拉伸不断裂的程度油墨被铲起时,丝状油墨拉伸不断裂的程度 为拉丝性。拉丝长短与油墨的粘度有关,粘度大墨丝为拉丝性。拉丝长短与油墨的粘度有关,粘度大墨丝 长,
7、反之则短。长,反之则短。第6页/共97页8 8、色彩、色彩:色彩的三个属性,即色彩的三个属性,即色相、亮度、饱和度。色相、亮度、饱和度。9 9、油墨的透明和遮盖力:、油墨的透明和遮盖力:透明度与遮盖力是油墨矛盾的透明度与遮盖力是油墨矛盾的 两方面,透明度越高,油墨的遮盖力越差,遮盖力越好,两方面,透明度越高,油墨的遮盖力越差,遮盖力越好,透明度越差。透明油墨要求透明度越高越好。透明度越差。透明油墨要求透明度越高越好。1010、油墨的耐候性:、油墨的耐候性:是指油墨印刷墨层在自然条件下暴露是指油墨印刷墨层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户外色泽稳定程度的一种性能。在户外色泽稳定程度的一种性能。它取决于颜料的耐
8、光性,它取决于颜料的耐光性,墨层厚度,树脂性能及填充料的性能。墨层厚度,树脂性能及填充料的性能。1111、网印油墨的表面张力:、网印油墨的表面张力:油墨的表面张力关系到油墨的油墨的表面张力关系到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迹在承印物上的稳定性转移性能和印迹在承印物上的稳定性第7页/共97页二、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1、黏度的调整:主要选择专用稀释剂和确定添加量。2、干燥速度的调整:根据操作和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干燥速度的溶剂或不同干燥速度的混合溶剂以调整油墨的干燥速度。3、颜色的调配:(1)色料的三原色:色光的物理基础是光,色彩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如果没有光的照射就没有颜色,便成一片黑暗,所以有光才有
9、色。第8页/共97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能看见的颜色为红、橙、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能看见的颜色为红、橙、黄、绿、蓝、淀、紫,在整个可见光中,我们最敏感的占波绿、蓝、淀、紫,在整个可见光中,我们最敏感的占波长最长的为红、绿、蓝,长最长的为红、绿、蓝,而橙、黄、青三种色光只在红、而橙、黄、青三种色光只在红、绿、蓝三种色光之间,且占有很狭窄的一段位置,绿、蓝三种色光之间,且占有很狭窄的一段位置,主要主要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而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而红、绿、蓝三种光却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得到,所以绿、蓝三种光却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得到,所以红、绿、红
10、、绿、蓝称为光的三原色。蓝称为光的三原色。色料的三原色是同光的三原色的补色相一致,所色料的三原色是同光的三原色的补色相一致,所以以色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色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第9页/共97页4 4、助剂及添加剂的调配:、助剂及添加剂的调配:需要的助剂和添加剂必须按各种油墨说明书的规定需要的助剂和添加剂必须按各种油墨说明书的规定和实际需要使用,使用不当,会产生和实际需要使用,使用不当,会产生结块、凝胶、结块、凝胶、成色不良、附着力不好等不良现象。成色不良、附着力不好等不良现象。第10页/共97页配色的基本原理:配色的基本原理:色料的混合为减色法,色料的混合为减色法,相加的颜色愈多,颜
11、色就愈暗,为相加的颜色愈多,颜色就愈暗,为此配色时,最好用色料的三原色或基本色。此配色时,最好用色料的三原色或基本色。因为三原色或基本色都是由单一颜料组成,而标准色则是因为三原色或基本色都是由单一颜料组成,而标准色则是由基本色配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颜料,由标准色配成的颜色,由基本色配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颜料,由标准色配成的颜色,特性均不及基本色,特性均不及基本色,三原色混合法则为三原色混合法则为:品红品红+黄黄=红、红、黄黄+青青=绿、绿、品红品红+青青=兰。兰。第11页/共97页三、油墨与承印物的粘接三、油墨与承印物的粘接1、机械嵌合式:承印物表面有无数微观的小孔或缝隙,印刷时油墨承印物表面
12、有无数微观的小孔或缝隙,印刷时油墨在刮刀压力作用下,从网版上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同时在刮刀压力作用下,从网版上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同时受刮刀压力作用充满承印物表面的小孔或缝隙中,通过受刮刀压力作用充满承印物表面的小孔或缝隙中,通过正确的方式干燥后,油墨就牢固地嵌合在承印物上。这正确的方式干燥后,油墨就牢固地嵌合在承印物上。这种油墨与承印物的粘接就是机械嵌合式粘接。种油墨与承印物的粘接就是机械嵌合式粘接。第12页/共97页2 2、扩散作用:、扩散作用:印刷后,油墨中的溶剂和连结料(树脂)在承印物表面进印刷后,油墨中的溶剂和连结料(树脂)在承印物表面进行溶胀和溶解现象,干燥后,油墨牢固的附着在承印物上
13、。行溶胀和溶解现象,干燥后,油墨牢固的附着在承印物上。3 3、物理吸附力:、物理吸附力:油墨与承印物接触后,产生相互物理吸附,从而使油墨附着在承油墨与承印物接触后,产生相互物理吸附,从而使油墨附着在承印物上,这种粘接方式称为物理吸附。印物上,这种粘接方式称为物理吸附。4 4、化学键结合:、化学键结合:是指油墨中的连接料与承印物的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完成交联固是指油墨中的连接料与承印物的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完成交联固化,产生牢固的化学结合。化,产生牢固的化学结合。第13页/共97页第三章溶剂油墨应用技术一、溶剂油墨的组成成分:溶剂油墨尽管有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系列,但不管哪一系列都是由树脂、溶剂、色料
14、、填充料(或助剂)四大部分组成。1、树脂:树脂是形成墨膜决定油墨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系列有不同的树脂,应用于不同材质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油墨性能,没有任何一种油墨能适合所有的材质,只有选择具有与承印物材质相同的树脂组成的油墨,油墨才有可能牢固地附着在承印物上第14页/共97页2 2、溶剂:、溶剂:它的作用是:它的作用是:A:A:溶解树脂,制成连接料;溶解树脂,制成连接料;B:B:分散颜料,溶解助剂,改善油墨的流动性,保证印刷分散颜料,溶解助剂,改善油墨的流动性,保证印刷 时油墨的移动性能。时油墨的移动性能。C:C:调节粘度:为达到最佳印刷效果,丝印油墨需要有合适调节粘度:为达到最佳印刷效果,丝
15、印油墨需要有合适的粘度,不同档次的油墨及不同的印刷需要,油墨的粘度的粘度,不同档次的油墨及不同的印刷需要,油墨的粘度也不同。也不同。D:D:调节干燥速度:不同的印刷环境及印刷需求,需要油墨调节干燥速度:不同的印刷环境及印刷需求,需要油墨有不同的干燥速度。有不同的干燥速度。E:E:对承印物的溶解渗透,增加附着力。对承印物的溶解渗透,增加附着力。第15页/共97页油墨各系列的溶剂为什么分为快、中、慢?油墨各系列的溶剂为什么分为快、中、慢?因为不同的印刷环境,不同的承印物、不同的印刷图因为不同的印刷环境,不同的承印物、不同的印刷图文,要求油墨有不同的干燥速度,而溶剂可调节油墨的干文,要求油墨有不同的
16、干燥速度,而溶剂可调节油墨的干燥速度,这就要求溶剂有不同的挥发速度,即分为快、中、燥速度,这就要求溶剂有不同的挥发速度,即分为快、中、慢。慢。快干溶剂适用于低温环境或大面积印刷或易吸收溶剂快干溶剂适用于低温环境或大面积印刷或易吸收溶剂的承印物;的承印物;慢干溶剂适用于印刷精细条纹或高温的夏季环境,慢干溶剂适用于印刷精细条纹或高温的夏季环境,选用何种溶剂,要充分考虑操作及干燥速度。选用何种溶剂,要充分考虑操作及干燥速度。第16页/共97页3 3、颜料:、颜料:颜料除赋予油墨的色彩外,还决定油墨的遮盖性,耐候颜料除赋予油墨的色彩外,还决定油墨的遮盖性,耐候性,颜料颗粒的大小决定了油墨的细度。颜料分
17、为有机颜料性,颜料颗粒的大小决定了油墨的细度。颜料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无机颜料为金属氧化物或无机盐,它们的遮盖和无机颜料,无机颜料为金属氧化物或无机盐,它们的遮盖力好,耐光耐老化性好。有机颜料为有机合成物,色彩鲜艳,力好,耐光耐老化性好。有机颜料为有机合成物,色彩鲜艳,色谱剂全,但通常遮盖力不好。色谱剂全,但通常遮盖力不好。4 4、助剂:、助剂:助剂是提高油墨的物理性能,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提助剂是提高油墨的物理性能,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提高印刷效果。丝印油墨中使用的各种助剂,其性能应和所用高印刷效果。丝印油墨中使用的各种助剂,其性能应和所用的油墨性质相近,并能和油墨很好地混溶在一起,不能
18、和油的油墨性质相近,并能和油墨很好地混溶在一起,不能和油墨的其它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破坏油墨结构,不能影响墨的其它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破坏油墨结构,不能影响油墨的色泽、着色力、附着力等基本性能。油墨的色泽、着色力、附着力等基本性能。常见的有消泡剂等。常见的有消泡剂等。第17页/共97页由以上可以看出:油墨有四大部分组成,因为不同成份的油墨有四大部分组成,因为不同成份的比重不同,当油墨储存、运输等一段时间后,各成份会分比重不同,当油墨储存、运输等一段时间后,各成份会分层或分离,造成油墨内各处的成份含量不同。当不搅拌就层或分离,造成油墨内各处的成份含量不同。当不搅拌就使用时,会影响油墨的各种性
19、能,所以使有前要彻底搅使用时,会影响油墨的各种性能,所以使有前要彻底搅拌,拌,然后再加稀释剂调整到合适的粘度和干燥速度。然后再加稀释剂调整到合适的粘度和干燥速度。第18页/共97页二、溶剂油墨的特点:1 1、溶剂含量大,靠溶剂挥发固化,形成墨膜。、溶剂含量大,靠溶剂挥发固化,形成墨膜。2 2、处理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处理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第19页/共97页三、溶剂油墨的使用规则三、溶剂油墨的使用规则1、根据承印物的材质,选择合适的油墨。2、使用前彻底搅拌。3、选用专用溶剂,将油墨调整到合适的黏度。4、选用专用助剂,调整油墨的印刷适性。5、根据印刷环境的不同,选用不同干燥速度的溶剂。
20、6、双组份油墨的调配比例一定要正确,且当天配当天用。第20页/共97页7、油墨在承印物上彻底干燥后,才能测试油墨的各种性能。8、加热干燥油墨一定要达到干燥的温度和干燥的时间。9、对于软质的材料应注意干燥完全,防止超重叠压,以避免粘著现象的发生。10、印刷精细图形时,应使用慢干溶剂,同时加长干燥时间。11、由于承印物产品的多样性,在批量生产前,应检验油墨的各种性能,确认后方可投入生产。第21页/共97页SAMWOSAMWO第四章:光固化油墨应用基础一、光固化油墨的组成:一、光固化油墨的组成:1、单分子物(反应性稀释剂),这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化合单分子物(反应性稀释剂),这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
21、,它可降低黏度,起分散作用,能分散颜料,溶解树脂,决物,它可降低黏度,起分散作用,能分散颜料,溶解树脂,决定油墨的固化速度和附着力,并参与定油墨的固化速度和附着力,并参与UV固化交联反应。固化交联反应。2、添加剂:它包括增厚剂、填充剂、促固剂等。它影响到油添加剂:它包括增厚剂、填充剂、促固剂等。它影响到油墨的光泽度、黏度、柔软性等性质。(一般情况无须添加)墨的光泽度、黏度、柔软性等性质。(一般情况无须添加)第22页/共97页SAMWOSAMWO3、光光固固树树脂脂:它它是是UV油油墨墨的的连连接接料料,决决定定UV油油墨墨的的固固化化速速度度、光光泽泽,附附着着力力、耐耐摩摩擦擦性性等等性性质
22、质,不不同同的的油油墨墨有有不不同的树脂。同的树脂。4、引发剂:光引发剂是作为化学反应的桥梁作用,是一引发剂:光引发剂是作为化学反应的桥梁作用,是一种受光激发,吸收能量后变得非常活跃,并产生自由基,种受光激发,吸收能量后变得非常活跃,并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传递能量到其他感光性高分子(光固树脂等),产自由基传递能量到其他感光性高分子(光固树脂等),产生连锁反应,然后把单分子物(反应性稀释剂),添加剂,生连锁反应,然后把单分子物(反应性稀释剂),添加剂,光固树脂连接起来,使油墨发生固化反应,而本身释放能光固树脂连接起来,使油墨发生固化反应,而本身释放能量后不参与交联反应。(是决定量后不参与交联反应。
23、(是决定UV油墨品质高低的重要物油墨品质高低的重要物质)质)第23页/共97页SAMWOSAMWO二、二、UV光固的要素:光固的要素:紫外光固油墨必须要有紫外光固油墨必须要有UV光来固化,否则无法使用。在光来固化,否则无法使用。在UV油墨的使用中,首先遇到的附着力问题就是油墨的使用中,首先遇到的附着力问题就是UV油墨没有深油墨没有深度固化。就光固设备而言,原因可能是度固化。就光固设备而言,原因可能是UV固化设备出了故固化设备出了故障,即障,即UV固化设备的波长范围同固化设备的波长范围同UV光固油墨不匹配,或光固光固油墨不匹配,或光固功率不够,或光固速度不恰当,概括地说就是不能满足功率不够,或光
24、固速度不恰当,概括地说就是不能满足UV光光固的三要素。固的三要素。第24页/共97页SAMWOSAMWO1、光固油墨要求的光固油墨要求的UV光固化光感度范围为波长在光固化光感度范围为波长在180-420NM之间。之间。2、UV灯的功率一定要满足油墨固化所需的工艺要求。灯的功率一定要满足油墨固化所需的工艺要求。(500-800MJ/cm2)3、固化速度:最佳固化速度的选择方法:先以某一固化速度:最佳固化速度的选择方法:先以某一速度通过速度通过UV固化机固化,若固化了,再调整加快固化速度,固化机固化,若固化了,再调整加快固化速度,直到通过固化机的墨层不能固化为止,这时,就能确定最直到通过固化机的墨
25、层不能固化为止,这时,就能确定最佳固化速度,即最佳固化速度佳固化速度,即最佳固化速度=开始不能固化的速度开始不能固化的速度0.8第25页/共97页SAMWOSAMWO4、油墨厚度的影响,油墨太厚会影响固化效果。油墨厚度的影响,油墨太厚会影响固化效果。(一般要求感光膜层厚度为(一般要求感光膜层厚度为4微米)微米)5、气候的影响:温度高,气候的影响:温度高,UV油墨的黏度变低,印刷后,油墨的黏度变低,印刷后,易产生毛牙和糊版现象。温度低,黏度高,影响油墨的触易产生毛牙和糊版现象。温度低,黏度高,影响油墨的触变性,易产生气泡和不完全固化现象,因此要求夏天油墨变性,易产生气泡和不完全固化现象,因此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墨 理论 丝网 印刷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