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精选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讲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精选PPT.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讲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第1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 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1 1 1 1)p本讲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本讲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规律;准确理解: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了解或掌握:消费理论的几种拓展-消费函数之谜、跨期选择、生命周期、持久消费和相对收入理论初步理解相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意义;p本章教学重点本章教学重点: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2、?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2两、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规律决定及变动规律3乘数理论及其作用乘数理论及其作用第2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2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 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1 1 1 1)p本章教学设计1、本章内容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规律,一条主线是均衡模型的条件、主要因素、变动规律。2、注意领会宏观经济分析的技术方法体系。3、体会的一个技术路线(几何直观解释几何直观解释)就是“45线分析模型”下面首先熟
3、悉一下凯恩斯经济学产生背景下面首先熟悉一下凯恩斯经济学产生背景第3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3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 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1 1 1 1)3.0 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革命1、萨伊法则与古典观点萨伊法则:法国经济学家(J.B.Say)萨伊于1803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萨伊法则: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该法则等价命题:Supply Demand等价于:SavesInvestmen等价于:货币只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货币只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两种职能,
4、没有储藏手段这一职能!两种职能,没有储藏手段这一职能!第4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 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1 1 1 1)2、古典观点萨伊法则成立,则国民收入由社会经济生产决定,生产函数决定国民收入图3-1 生产函数YN第5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5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 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1 1 1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结论:1、生产函数 关于生产要素N的投入
5、具有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所以曲线的几何特征凹增的)2、在要素(劳动)市场上,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率(W/P)的减函数;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均衡就业量均衡就业量和均衡实际工资均衡实际工资是要素供需均衡点对应的量。所以,使用一句话讲就是:实际工资具有完全的灵活性!实际工资具有完全的灵活性!3、资本市场上,浮动利率机制决定资本供求,即:浮动利率机制决定资本供求,即:储蓄储蓄投资投资(决定均衡利率!)(决定均衡利率!)。第6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6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第三讲 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理论
6、(1 1 1 1)p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革命图3-2 劳动市场的均衡O Ne NW/P(W/P)eNsNd图3-3 资本市场的均衡O Se=Ie S,IrrES=S(r)I=I(r)第7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7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p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严厉冲击萨伊准则,主要突破:主要突破:1、要素市场上的工资刚性工资刚性(棘轮效应ratchet-effect theory)决定了实际工资不可能形成灵活实际工资不可能形成灵活的调节机制的调节机制;2、市场机制的充分弹性不成立市场机制的充分弹性不成立,提出局部均衡与充分就业均衡的差异和有效需求理
7、论有效需求理论;3、储蓄(因而消费)不是利率的函数,而是收入储蓄(因而消费)不是利率的函数,而是收入的函数的函数;第8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8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p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严厉冲击萨伊准则,主要突破:主要突破:4、资本市场上,利息率取决于货币供求,而非马利息率取决于货币供求,而非马歇尔的资本供求;歇尔的资本供求;5、货币不是中性的,具有积极作用货币不是中性的,具有积极作用:货币供给利息率投资(支出)需求(收入)产出(国民收入)就业水平第9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9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p凯恩斯革命货币中性解释货币主义
8、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价格水平与货币存量成比例变化。在古典供给曲线的场合,货币数量的增加在均衡状态下导致价格水平同比例上升。即就是说:当货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实际变量(产量、就业和利率)无一发生变化时,货币就是中性的。第10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0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p凯恩斯革命的基本命题(考试题)有效需求不足 是失业的缘由!第11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1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1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的基本假设的基本假设的基本假设是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
9、产和投资)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投资为一常数:I=I0,即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第12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2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1 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第13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3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1.1 3.1.1 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1 1)“总总供供给给”与与“总总需需求求”是是理理论论概概念念,有有必必要要把把它它们们转转换换为
10、为统统计计概概念念,在在总总供供求求理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具具体体地地说说,在在总总供供给给/总总需需求求这这两两个个理理论论概概念念与与总总产产出出/总总支支出出这这两两个个宏宏观观统统计计指指标之间建立起联系。标之间建立起联系。第14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4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1.1 3.1.1 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2 2)p总总产产出出或或总总收收入入从从产产出出和和收收入入角角度度反反应应了了特特定定时时期期经经济济系系统统所所生生产产(供供给给)的的总总量量,表表示示了了经经济济的的供供给给方方
11、面面。可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以把总产出定义为:YASAS NIYd 其其中中:Y为为总总产产出出;Yd为为收收入入(实实际际上上是是可可支支配配收收入入,在在两两部部门门经经济济中中,由由于于没没有有税税收收,要要素素收收入入就就是是可可支支配配收收入);入);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Yd=C+S所以总产出所以总产出=总供给总供给=Yd=C+S第15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5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1.2 3.1.2 总需求与总支出总需求与总支出p总总支支出出是是经经济济中中用用于于新新生生产产商商品品和和劳劳务务的的支支出出总总量量,表表示示经经
12、济济的的需需求求方方面面,是是总总需需求求统统计计指指标标(即即AEAD)。)。简简单单模模型型中中不不考考虑虑政政府府和和对对外外部部门门,总总支支出出(AE)为为家家庭庭消消费费(C)、厂厂商商投投资资(I):AE C I 第16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6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1.3 3.1.3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总支出决定总产出p总总产产出出与与总总支支出出不不一一致致导导致致总总量量失失衡衡问问题题。如果总产出方面因为外生供给冲击(shock)下降(如地震、罢工),原先支出和消费水平无法维持。但我们这里假定没有供给限制,所以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注注意意供供给给没没有有
13、限限制制的的假假设设)。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漏泻”(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这样,总总供供给给等等于于总总需需求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总总产出等于总支出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Y=AE:(总总产产出出)C+S=(总总支支出出)C+I 即:即:I=S S第17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17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450ISI0,0b b 0,是一个常数。平均消费倾向APC=C/Yd=a/Yd+b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边际消费倾向。第33页,本讲稿共105
14、页2023/4/2033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3 3.3 关于消费函数之谜关于消费函数之谜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C a bYd)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在验证。但是,在库兹涅茨库兹涅茨对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表达式应为C bYd,即在长期内,自发,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这种短期消。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费
15、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第34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34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消费函数之谜的消费函数之谜的A.SmithiesA.Smithies解释解释第一种解释:第一种解释:A.Smithies,“战后需求、预测战后需求、预测”,计,计量经济学,量经济学,1949年年1月月长期自发性消费长期自发性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上升抵消上升抵消(offsets)了边了边际消费倾向(际消费倾向(MPC)下降的趋势,表)下降的趋势,表现出消费与收入的等比例上升。现出消费与收入的等比例上升。称其为称其为绝对收入假
16、说绝对收入假说具体讲就是:具体讲就是:第35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35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但是,如果随着收入的提高,同时发生消费曲线上移(自发性消费提高),则平均消费倾向会保持不变。自发性消费增加的原因:长期内收入提高,居民财富增加人口在长期内有农村移向城市,城市消费倾向高于农村老年人收入下降,但支出下降较少,会使消费倾向不变甚至提高必需品范围扩大,档次提高。使自发性消费支出提高第36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36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斯密斯绝对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之谜
17、斯密斯绝对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之谜sC1 a bYdsC2 a+a bYdC=bYdaa+aAB由国民收入均衡原理,在短期内得到均衡点A,同样道理当自发性支出上升时,均衡点为B,如此下去,将得到的点连接,得到通过原点的支出曲线C=bYd第37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37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二种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第二种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利(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利(J.S.Duesenberry)认为消费)认为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和消费集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
18、家庭和消费集团,总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团,总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示范效应范效应)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富裕程度未变,收入中相同份额用于支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富裕程度未变,收入中相同份额用于支出,总支出上升出,总支出上升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限或不下降。(棘轮效应棘轮效应)第38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38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相对收入假说将
19、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不同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棘轮效应”和和“示范效应示范效应”。第39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39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三种假说:终身收入假说第三种假说:终身收入假说又叫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戈利安尼(F.Modigliani)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假设条件: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不考虑价格变动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第40
20、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0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终身收入假说基本结论:基本结论:C=aWR+cYL其中,其中,WR为实际财富;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向;YL为工作收入;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倾向。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际消费倾向较低。第41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1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42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2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四种假说:恒常收入假说第四种假说:恒常收入假说即永久收入的消费理
21、论,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长期收入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消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第43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3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效应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利率降低导致储蓄减少:利率降低导致储蓄减少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价格
22、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第44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4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 3.4 3.4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第45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5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与可支配收入间的关系储蓄函数:储蓄与可支配收入间的关系 S=S(Yd)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S/Yd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S/Yd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S=Yd-C=Yd-(a+bYd)即即 S=-a+(1-b)YdAPS-average propensity sav
23、eMPS-marginal propensity save第46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6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第47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7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w二者关系:(1)C+S=Yd(2)因为Yd=C+S 则1=C/Yd+S/Yd 即:APC+APS=1(3)因为Yd=C+S 则1=C/Yd+S/Y 即:MPC+MPS=1 pp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a-aC SYYdcC=a+bYdS=-a+(1-b)YdYdO450第48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8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4.1 3.4.1 使用消费函数
24、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1)第49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49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2)总支出决定总产出总支出决定总产出,即Y=C+I消费函数为:C a bYd a bY则均衡收入(产出)为Y=(a+I)/(1-b)推动均衡形成过程中,净存货机制净存货机制作用巨大总需求大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下降甚至为负 增加产出 使产出趋向于预需求相等总需求小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产出 使产出与需求相等总需求等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为零 经济均衡第50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50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4.1 3.4
25、.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3)(3)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450aICabYYC+IYAEOEY0SIISY1Y2AP线线总需求(总支出)总需求(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收入)ADAE=C+IAPNI=C+S第51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51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4.1 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4)第52页,本讲稿共105页2023/4/2052金融与统计学院 贺思辉3.4.2 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 1)I=S=Y-C S=-a+(1-b)Y则均衡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消费 简单 凯恩斯 宏观经济 模型 精选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