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复习.pptx
《植物生理学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复习.pptx(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植物生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孕育阶段 1627年荷兰人凡埃尔蒙(J.B.van Helmont)柳树实验标志着科学的植物生理学的开端。CO2+H2O=(CH2O)6开始探讨植物营养和植物体内汁液流动问题。水,CO2,O2,光,矿质营养。认为植物是靠水来构成躯体的第1页/共76页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植物细胞的水势一、植物细胞的水势 (一一)细胞水势的组分细胞水势的组分 与开放的溶液体系不同,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内有大液泡,液泡中有溶质,还有多种亲水衬质,因此植物细胞水势至少要受到三个组分的影响,即溶质势s、压力势p和衬质势m。细胞的水势公
2、式:w ws s p p m m.细胞的溶质势 植物细胞中含有大量溶质:无机离子、糖类、有机酸、色素、悬浮在细胞液中的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物质也可视为溶质。一般陆生植物叶片细胞的溶质势是-2-1MPa,旱生植物叶片细胞的溶质势可以低到-10 MPa。干旱时,细胞液浓度高,溶质势较低。第2页/共76页细胞水势组分的归纳细胞水势组分的归纳 组分性质数值范围溶质势溶质势s s(渗透势)细胞中含有的溶质引起细胞水势的降低的数值一般陆生植物叶片细胞的s为-2-1MPa旱生植物叶片细胞的s可低到-10 MPa;干旱时,细胞液浓度高,溶质势较低衬质势衬质势m m细胞中的亲水物质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细胞水势的
3、降低值成熟细胞水势可用液泡的水势来代替,由于液胞含水量很高,m趋于0,可忽略不计,有液泡的细胞w=s+p;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m是细胞水势的主要组分,w=m压力势压力势pp细胞壁细胞壁在受到膨压作用时会产生与膨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壁压,即压力势,p一般为正值.草本植物叶肉细胞的p,在温暖天气的午后为0.30.5MPa,晚上则达1.5 MPa 特殊情况下p也可为负值或零,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p为零;剧烈蒸腾时,细胞壁出现负压,即细胞的p呈负值第3页/共76页三、三、根系吸水的途径根系吸水的途径 植物根部吸水主要通过根毛皮层、内皮层,再经中柱薄壁细胞进入导管.水分在根内的径向运转有质外
4、体和共质体两条途径 1.1.质外体外体(apoplast)细胞壁、细胞间隙、胞间层以及导管等连成一个空间体系。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质外体部分的移动过程。水分在质外体中移动,不越过膜,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P62)第4页/共76页图 2-8 根部吸水的途径第5页/共76页2.2.共质体共质体(symplast)(symplast)由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体连成的一个体系。共质体途径共质体途径-水分通过共质体部分的移动过程。因共质体运输要跨膜,因此运输阻力较大。这种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被称为胞间连丝.胞间连丝的功能:进行相邻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柿胚乳细胞的胞间连丝第6
5、页/共76页四、根系吸水的机理四、根系吸水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水,按其吸水动力不同可分为两类: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一)主动吸水 由植物根系生理活动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过程。根的主动吸水具体反映在根压上。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大多数植物的根压为0.10.2MPa,有些木本植物的根压可达0.60.7MPa。伤流和吐水伤流和吐水是证实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第7页/共76页(二二)被被动吸水吸水-植物根系以蒸腾拉力为动力的吸水过程。蒸腾拉力是指因叶片蒸腾作用而产生的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当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细胞的水扩散到大气中,导致叶细胞水势下降,这样就产生了一
6、系列相邻细胞间的水分运输,结果造成根部细胞水分亏缺,水势降低,从周围土壤中吸水。通常正在蒸腾着的植株,尤其是高大的树木,其吸水的主要方式是被动吸水。只有春季叶片未展开或树木落叶以后以及蒸腾速率很低的夜晚,主动吸水才成为主要的吸水方式。根压一般为0.10.2MPa,至多能使水分上升20.4m 而蒸腾拉力可高达十几个Mpa,一般情况下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第8页/共76页3.3.产生根生根压的机制的机制 根系吸收土壤溶液中的溶质,并转运到中柱和导管中,使中柱细胞和导管中的溶质增加,溶质势下降。当导管水势低于土壤水势时,土壤中的水分便可渗透进入中柱和导管,内皮层起着选择透性膜的作用,随着水柱上升,建
7、立起正的静水压,即根压。(导管-长颈漏斗,矿质离子-蔗糖,内皮层半透膜)应当指出,以上所说的主动吸水通常不是指根系主动吸收水本身,而是利用代谢能主动吸收外界溶质,从而造成导管溶液的水势低于外界溶液的水势,而水则是被动地(自发地)顺水势梯度从外部进入导管。根压是由于根内皮层内外存在水势梯度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它可作为根部产生水势差的一个量度,但不是一种动力,因为水流的真正动力是水势差。第9页/共76页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 与一般的蒸发不同,蒸腾作用是一个生理过程,受到植物体结构和气孔行为的调节。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8、陆生植物在耗水量很大。一株玉米一生需耗水200kg以上。其中只有极少数(约1.5%1.5%2%2%)用于体内物质代谢,绝大多数都散失到体外。水分散失的方式,除了少量以液态通过吐水的方式外,大多以气态,即以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失。第10页/共76页二、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二、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 高大的乔木可达100m以上,水分上升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而保持导管中的水柱的连续性通常用狄克逊(H.H.Dixon)的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来解释:水分子的内聚力大于张力,从而能保证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植物叶片蒸腾失水后,便向导管吸水,而水本身又有重量,会受到向下的重力影响,
9、这样,一个上拉的力量和一个下拖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导管水柱上就会产生张力。张力-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作用力。导管水柱中的张力可达0.5-3.0MPa 但由于水分子内聚力内聚力远大于水柱张力,水分子的内聚力可达几十MPa。同时,水分子与导管(或管胞)壁的纤维素分子间还有强大的附着力附着力,因而维持了输导组织中水柱的连续性,使得水分不断上升。第11页/共76页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呈哑铃形,中间部分细胞壁厚,两端薄,吸水膨胀时,两端薄壁部分膨大,使气孔张开;双子叶植物和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呈肾形,靠气孔口一侧的腹壁厚,背气孔口一侧的背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压加大时,外壁向外扩展,并通过
10、微纤丝将拉力传递到内壁,将内壁拉离开来,气孔就张开。肾形气孔(A)和亚铃形气孔(B)的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中纤维素的基本排布 第12页/共76页(二)气孔运动的机理 气孔运动是由保卫细胞水势的变化而引起的。蔗糖淀粉假说 由植物生理学家F.E.Lioyd在1908年提出认为气孔运动是由于保卫细胞中蔗糖和淀粉间的相互转化而引起渗透势改变而造成的。保卫细胞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粒,淀粉是不溶性的大分子多聚体,水解为可溶性糖后,保卫细胞的渗透势降低,水进入细胞,膨压增加,气孔张开;反之,合成淀粉时蔗糖含量减少,渗透势上升,水离开保卫细胞,膨压降低,气孔关闭。蔗糖淀粉假说曾被广泛接受,但后来由于钾离子作用的发现
11、使得这一假说被忽视。最近的研究表明蔗糖和淀粉间的相互转化在调节气孔运动中的某些阶段起着一定的作用。第13页/共76页无机离子泵学说,又称 K K+泵假说、钾离子学说日本学者于1967年发现,照光时,K+从周围细胞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中K+浓度增加,溶质势降低,吸水,气孔张开;暗中则相反,K+由保卫细胞进入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水势升高,失水,气孔关闭。用微型玻璃钾电极插入保卫细胞可直接测定K+浓度变化。光下保卫细胞逆着浓度梯度积累K+,使K+达到0.5molL-1,溶质势可降低2MPa左右。第14页/共76页3.3.苹果酸代苹果酸代谢学学说(malate metabolism theory)20
12、世纪70年代初以来发现苹果酸在气孔开闭运动中起着某种作用。光照下,保卫细胞内的部分CO2被利用时,pH上升至8.08.5,从而活化了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它可催化由淀粉降解产生的PEP与HCO3-结合成草酰乙酸,并进一步被NADPH还原为苹果酸。PEPHCO3-PEP羧化酶 草酰乙酸磷酸 草酰乙酸NADPH(NADH)苹果酸还原酶 苹果酸NAPD+(NAD+)苹果酸的存在可降低水势,促使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同时,苹果酸被解离为2H+和苹果酸根;苹果酸根进入液泡和Cl-共同与K+在电学上保持平衡。当叶片由光下转入暗处时,该过程逆转。总之,气孔运动是由保卫细胞水势的变化而引起的。第
13、15页/共76页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已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含氮)元素有1313种种,加上碳、氢、氧碳、氢、氧共1616种种。1.1.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9macroelement)9种种 氮氮、磷磷、钾钾、钙钙、镁镁、硫硫、碳碳、氢氢、氧氧 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2.2.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trace element)7(minor element,trace element)7种
14、铁铁、氯氯、锰锰、硼硼、锌锌、铜铜、钼钼 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第16页/共76页四、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 (一)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s)某种元素并非是植物普遍所必需的,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或只有某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常见的有钠(Na)、硅(Si)、钴(Co)、硒(Se)、钒(V)、铝(Al)、钛(Ti)、锂(Li)、铬(Cr)、碘(I)等。第17页/共76页二、主动吸收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一一)ATP)ATP酶(ATPase)催化ATP水解生成ADP与Pi的酶,是参与能量代谢的关键酶。根细
15、胞膜上的ATP酶,是膜上的插入蛋白,体积大,横跨整个膜,也是一种特殊的离子载体离子载体。质膜ATP酶催化反应如下:ATP+HATP+H2 2O O ATPATP酶酶 ADP+Pi ADP+Pi 32kJ32kJmolmol-1-1 1molATP水解释放32kJ能量,释放的能量用于转运离子。即把细胞质内的阳离子(H+、K+、Na+、Ca2+)向膜外“泵”出。H+是最主要的通过这种方式转运的离子,所以将转运H+的ATP酶称为H+-ATPase或H+泵。由于ATPase这种逆电化学势梯度主动转运阳离子造成了膜内外正、负电荷的不一致,形成了跨膜的电位差,故这种现象称为致电,ATP酶称为一种致电泵(e
16、lectrogenic pump)。跨膜的H+梯度和膜电位具有的能量合称为H+电化学势差H+也是其它离子或分子越膜进入细胞的驱动力。第18页/共76页(二二)共共转运运 cotransport质膜ATPase水解ATP产生能量,把细胞质内的H+向膜外“泵”出。膜外介质中H+增加的同时,也产生膜电位(E),即膜内呈负电性,而膜外呈正电性。跨膜的H+梯度和膜电位具有的能量合称为H+电化学势差 H+.H+也是其它种溶质越膜进入细胞以及由ATPase合成ATP的驱动力(见第四章光合磷酸化)。共转运-把H+伴随其他物质通过同一传递体进行转运称为共转运或协同转运。H+-ATPase“泵”出H+的过程,称为
17、初级共运转(primary cotansport)也称原初主动运转(primary active transport)H+作为驱动力的离子运转称为次级共运转(secondary cotransport)。具有水合层的无机离子不能通过疏水的膜脂层,若要进出细胞膜,除H+外,还须通过传递体transporter)才能完成。这些传递体都是具有运转功能的蛋白质(载体)。第19页/共76页若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这种毒害现象就会消除。这种离子间能够互相消除毒害的现象,称离子颉颃(ion antagonism),也称离子对抗。植物只有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盐溶液中才能良好生长,这种溶液称平衡溶液(ba
18、lanced solution)。前边所介绍的几种培养液都是平衡溶液。对于海藻来说,海水就是平衡溶液。对于陆生植物而言,土壤溶液一般也是平衡溶液,但并非理想的平衡溶液,而施肥的目的就是使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达到平衡,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金属离子间的颉颃作用因离子而异,钠不能颉颃钾,钡不能颉颃钙,而钠和钾是可以颉颃钙和钡的(不同族元素的离子之间)。关于颉颃作用的本质,目前还没有满意的解释。第20页/共76页(三)矿质元素的利用矿质元素运到生长部位后,大部分与体内的同化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质,如由氮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磷脂、叶绿素等;由磷合成核苷酸、核酸、磷脂等;由硫合成含硫氨基酸、蛋白质
19、、辅酶A等。它们进一步形成植物的结构物质。未形成有机化合物的矿质元素,有的作为酶的活化剂,如Mg、Mn、Zn等;有的作为渗透物质,调节植物水分的吸收。已参加到生命活动中去的矿质元素,经过一个时期后也可分解并运到其它部位去,被重复利用。必需元素被重复利用的情况不同,N、P、K、Mg易重复利用,它们的缺乏病症,首先从下部老叶开始。Cu、Zn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利用,S、Mn、Mo较难重复利用,Ca、Fe不能重复利用,它们的病症首先出现于幼嫩的茎尖和幼叶。第21页/共76页二、硝酸盐的还原二、硝酸盐的还原 植物体内硝酸盐转化为氨的过程。在一般田间条件下,NO-3是植物吸收的主要形式。NO3-还原过程中,
20、每形成一个分子NH+要求供给8个电子。1 1、硝酸、硝酸还原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nitrate reductase,NR)催化硝酸催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ONO-+NAD(P)H+H+NAD(P)H+H+NR NR NONO-+NAD(P)+NAD(P)+H+H2 2O O 这一过程在根和叶的细胞质中进行。第22页/共76页生成的谷氨酸谷氨酸是合成其他氨基酸的起点,可通过转氨作用,生成另一种氨基酸,进而参与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含氮物质的合成代谢。NAD(P)H第23页/共76页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概念CO+2HA 光 光养生物(CHO)+2A
21、+HO (4)H2A代表一种还原剂,可以是HO、H2S、有机酸等,CO+2HO*光 绿色植物(CHO)+O2*+HO (2)CO+HO 光 绿色植物(CHO)O (1)绿色植物绿色植物 利用光能把CO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养生物光养生物 利用光能把CO合成有机物的过程。问题:问题:绿色植物和光养生物的光合方程式有何异同?CO+2HS 光 光合硫细菌(CHO)+2S+HO (3)光合细菌光合细菌 利用光能,以某些无机物或有机物作供氢体,把CO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比较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的光合方程式,得出光合作用的通式:第24页/共76页四、类囊体膜上的蛋白复合体1.1.蛋白复合体的概
22、念和种蛋白复合体的概念和种类 蛋白复合体:蛋白复合体:由多种亚基、多种成分组成的复合体。由多种亚基、多种成分组成的复合体。主主要要有有四四类类:即光系统(PSI)、光系统(PS)、Cytb/f复合体和ATP酶复合体(ATPase)。第25页/共76页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 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较为公认的是:“Z Z Z Z”方案方案方案方案 由希尔(1960)等人提出并经后人修正与补充。电子传递是在两个光系统串联配合下完成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排列。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Z”形。PSIIPSII和和PSIPSI共同参与从水到共同参与从水到NADPN
23、ADP+电电子传递的子传递的Z-Z-方案模式图方案模式图 光下PSII产生氧化水的强氧化剂和还原剂。与此相反,光照下PSI产生还原NADP+的强还原剂和弱氧化剂。两个光系统通过电子传递链连接,使得PSI氧化剂接受PSII还原剂提供传递的电子。(一)光合链第26页/共76页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碳同化光合作用的大致过程第27页/共76页2.2.光化学反光化学反应由光引起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与原初电子受体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可用下式表示光化学反应过程:PA h P*A P+A 基态反应中心 激发态反应中心 电荷分离的反应中心 P:反应中心色素分子;P*:激发态色素分子;A:原初电子受体;A-:带
24、负电荷原初电子受体;P+:带正电荷色素分子。反应中心出现了电荷分离,到这里原初反应也就完成反应中心出现了电荷分离,到这里原初反应也就完成了。原初电子供体失去电子,有了“空穴”,成为“陷阱”,便可从次级电子供体那里争夺电子;而原初电子受体得到电子,使电位值升高,供电子的能力增强,可将电子传给次级电子受体。供电子给P+的还原剂叫做次级电子供体(D),从A接收电子的氧化剂叫做次级电子受体(A1),那么电荷分离后反应中心的更新反应式可写为:DP+AA1 D+PAA1 这一过程在光合作用中反复地进行,推动电子在电子传递体中传递。第28页/共76页二、光合磷酸化二、光合磷酸化1954年阿农等人用菠菜叶 绿
25、 体,弗 伦 克 尔(A.M.Frenkel)用 紫 色细菌的载色体相继观察到,光下向叶绿体或载色体体系中加入ADP与Pi则有ATP产生。从此,人们把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称为光合磷酸化。第29页/共76页7.7.光合膜上的光合膜上的电子与子与H H+的传递图图15 15 光合膜上的电子与质子传递光合膜上的电子与质子传递 图中经非环式电子传递途径传递4个e-产生2个NADPH和3个ATP是根据光合作用总方程式推算出的。在光反应中吸收8个光量子(PS与PS各吸收4个),传递4个e能分解2个H2O,释放1 个O2,同时使类囊体膜腔增加8个H,又因为吸收8个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生理学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