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教育与教育学.ppt
《第三章_教育与教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_教育与教育学.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_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n一、一、“教育教育”的概念的概念n二、教育的产生二、教育的产生n三、教育的发展三、教育的发展n对对“教育教育”概念的权威性界定概念的权威性界定n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卷:“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n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活动。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活动。”至于狭义的教育至
2、于狭义的教育何指,该书未指出何指,该书未指出。n 教育大辞典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教育教育(education)传递社会生活经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n美利坚百科全书美利坚百科全书:“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过程。”n国际世纪教育委
3、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究报告说:教育是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想像方面的自由。一、一、“教育教育”的概念的概念n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质的规定性(*)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一的解说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成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
4、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一、一、“教育教育”的概念的概念n n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定义n广广义义:凡凡是是有有目目的的地地增增进进人人的的知知识识技技能能,影影响响人人的的思思想,增进人的体质的活动。想,增进人的体质的活动。n狭狭义义的的教教育育:(*)(*)是是指指学学校校教教育育。即即根根据据一一定定的的社社会会要要求求和和受受教教育育者者的的发发展展需需要要,有有目目的的、有有计计划划、有有组组织织地地对对受受教教育育者者施施加加影影响响,以以培培养养一一定定社社会会(或或阶阶级级)所需要的
5、人的活动。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一、一、“教育教育”的概念的概念二、教育的产生二、教育的产生n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起源说n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神创造的;:教育是由神创造的;n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法)(:勒图尔诺(法)(18311902)动动物界的教育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沛西物界的教育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沛西能(英)能(英)(18701944)教育原理中也持这种主张)教育原理中也持这种主张。n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他认)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无意识的模仿”。n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
6、说:从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从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中的作用中“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演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演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n广义教育的产生广义教育的产生n人类的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人类的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产生的;n教育也产生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也产生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n学校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的产生n脑体分工的出现;脑体分工的出现;n知识经验积累的增多;知识经验积累的增多;n文字的产生。
7、文字的产生。二、教育的产生二、教育的产生三、教育的发展三、教育的发展n原始教育原始教育n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2.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3.3.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活中进行的 4.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n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n特点:特点:1、学校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的产生;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8、分离;3、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4、教育内容、方法有所发展,但比较缓慢。、教育内容、方法有所发展,但比较缓慢。三、教育的发展三、教育的发展n现代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现代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育)n特点:特点:n教育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n教育对象迅速扩大;教育对象迅速扩大;n教育水平日益提高;教育水平日益提高;n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终身化。三、教育的发展三、教育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n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n二、教育学的产生过程二、教育学的产生过程一、教育学的
9、研究对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n教育学概念: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n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揭示教育规律;n教育规律:一般规律 特殊规律n教育学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n教育学不同于教育经验的汇编二、教育学的产生过程二、教育学的产生过程n(一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n(二二)教育学的独立和规范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和规范阶段n(三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n(四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qq孔孔孔孔子子子子:(约约公公元元前前551-479551-479年年)他他是是我我国国春春
10、秋秋末末期期的的思思想想家家和和教教育育家家,儒儒家家学学派派的的创创始始人人。他他第第一一个个创创办办私私学学。孔孔子子的的思思想想集集中中体体现现在在他他的的言言论论记记录录论论语语里里。孔孔子子的的学学说说以以“仁仁”为为核核心心和和最最高高道道德德标标准准。“克克己复礼为仁己复礼为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思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思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qq学记学记学记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1 1)教教学学相相长长;(2 2)尊尊师师重重道道
11、;(3 3)藏藏息息相相辅辅;(4 4)豫豫时时孙孙摩摩;(5 5)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6 6)长善救失)长善救失qq韩愈:韩愈:韩愈:韩愈:师说师说师说师说qq朱熹:朱熹:朱熹:朱熹:语录语录语录语录qq颜元:颜元:颜元:颜元:存学篇存学篇存学篇存学篇孔子孔子第18页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论语,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事实上,由于乐的失传,后世的儒家教育便只剩下了“五经”。孔子孔子第19页观点:以“六经”为教育内容。孔子身处“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后期,他对教育内容的最大理论贡献就是
12、整理、修订“六书”(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孔子第20页除鲁国本地的以外,还有从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远道而来的学生。观点:有教无类。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它有关史料记载,孔门弟子之中,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等人,也有贫贱家庭出身的颜渊、子张、仲弓等人。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孔子第21页意思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观点:启发教学。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孔子第22页孔子答复仲由“有父兄
13、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答复冉求“闻斯行之。”观点:因材施教仲由和冉求都分别问过“闻斯行诸?”这就使得在旁的公西华疑惑而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孟子第23页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孟子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孟子第24页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有善性。观点:“性善论”。认为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在教育上,重“内发”以“复性”。强调存养人内在的善性,由内向外扩充固有的善性。“内发论”。荀子第25页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名
14、况,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子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荀子第26页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观点:“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教育上,重“外铄”以“成性”。强调发挥、利用环境的积极影响,节制、消除人生而具有的诸多恶习,由外向内不懈地“化性”。“外铄论”。大学第27页观点:“三纲领”。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将美好的道德发扬光大,使民众面貌日新,达到最高的善的境界。大学大学第28页观点:“八条目”。实现目的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15、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第29页大学中庸第30页中庸人性得之于天命,顺着这种天性自然发展就是道,教育就是将道加以修明、扩充并推广于大众的过程。观点:论教育的本质与作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第31页中庸 广博猎取知识,审慎察考真伪是非,认真分析思考,辨明知识的异同与内在联系,达到知的目的,努力付诸实践,使知行统一。观点:论学习过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记第32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教育 教育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