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专题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专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专题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专题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解者 消费者 食物网 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次级生产量 循环 单向 逐级递减 物种多样化 反馈 自我调节能力 第1页/共41页1能量的传递效率与能量的利用率是一回事吗?思维激活 第2页/共41页2当一只蛇捕食了一只田鼠,则这只田鼠10%20%的能量被这只蛇同化了,对吗?提示:不对,能量传递效率是针对相邻营养级环节来言的,而不是针对个体而言。3针对玉米人玉米牛人这两条食物链而言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吗?提示:针对一个人而言,他吃玉米未必比吃牛肉获得的能量多。第3页/共41页自查1生物富集即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 逐级 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2食
2、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 的能力就越强,.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而 则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3生态金字塔可采用生物量单位、单位和 单位,其中 金字塔永远呈正金字塔形。4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的计量单位通常用 .表示,而生物量的单位通常用 表示。5物质循环是在一个相对 的循环圈中周而复始、.的;而能量流动则不同,能流是 的,的。食物链 积累和浓缩 抵抗外力干扰 热带雨林 苔原 能量 个体数量 能量 g/(m2a)或 J/(m2a)g/m2或J/m2 封闭 往复循环 单向 不可逆 第4页/共41页6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 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 ,最后又回到 。7生物圈是指地球 的部分,它最高是 带,
3、最低可达 和深海地壳的热裂口。大气圈 分解者 大气圈 有生物存在 副生物圈 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 第5页/共41页自纠1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2013全国新课标,5D)()2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2013天津,3A)()3.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2012江苏,24D)()4互花米草原产自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2011江苏,20A)()第6页/共41页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2011海南,21C)()6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
4、主,海洋生态系统则以腐食食物链为主。()7海洋面积比陆地大得多,故其年净初级生产量及次级生产量也远大于陆地。()8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的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9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是最常见的一种反馈,负反馈则很少见。()第7页/共41页必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典例1】(2013江苏,26)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
5、是)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精确性)。第8页/共41页(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率。(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填序号)
6、。鸟土壤质地光照水体肥力稻田杂草第9页/共41页解析(1)生物实验中(特别是需要统计数据的实验)通过设置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2)浮游动物的食物是浮游植物,当杂食性鱼摄食了浮游动物后,可使浮游植物较好地生长繁殖;(3)水稻与浮游植物为竞争关系。(4)稻田中放养鱼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该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即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其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5)本小题的两个关键词是“影响最大”和“不定因素”,五个选项综合比较,最符合的是鸟。第10页/共41页【归纳提炼】1根据下面表格中的误区类型,举出相应的特例予以纠正误区类型误区类型特例特例细菌都
7、是分细菌都是分解者解者硝化细菌是硝化细菌是 生物,属于生物,属于 ;寄生细;寄生细菌属于特殊菌属于特殊 .动物都是消动物都是消费者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的腐生动物,属于 .生产者都是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 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植物都是生产者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 .自养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蓝藻、硝化细菌 消费者 第11页/共41页2.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及其内在关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
8、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第12页/共41页3某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对相关生物量变动的影响(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相关生物都 。(2)“天敌”减少的情况“天敌”减少,则生物种群数量 。但随着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举例如下: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 ,鹰的食物来源更多地转向吃兔和鸟,从而导致兔、鸟 。但鹰因为不只吃蛇一种生物,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数量 。减少 增加 减少 减少 基本不变 第13页/共41页【应用1】(2013广东理综,5)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
9、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第14页/共41页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由于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正确;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由于鲈鱼无天敌,处于优势,B错误;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浮游植物的变化为先减少后上升,D错误。第15页/共41页必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稳定性【典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
10、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问题。第16页/共41页负反馈调节自我调节光照0.12W藻类植物丙第17页/共41页(4)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及乙和丙之间的关系分别为)(含碳)有机物、捕食和竞争_。(5)图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甲环境中CO2(用箭头和图中文字表示)。解析(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依题意,鲤鱼最多所获得的能量为0.5W20%20%0.5W20%0.12W(kJ)。(3)图2中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高三 生物 二轮 冲刺 专题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