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ppt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析解析 此反应为归中反应,关键是要正确分析化此反应为归中反应,关键是要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化合价的变化应遵循合价的变化情况,化合价的变化应遵循“只靠近,只靠近,不交叉不交叉”的原则。反应中只有的原则。反应中只有1 1个个+5+5价的氯原子得价的氯原子得电子,被还原为电子,被还原为ClCl2 2,HClHCl化学计量数虽然为化学计量数虽然为6,6,但但仍有一个仍有一个-1-1价氯原子没有变价,即生成价氯原子没有变价,即生成KCl,KCl,因此因此只有只有5 5个个-1-1价氯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价氯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ClCl2 2,也,也就是说在生成的就是说在生成的3 3分子氯气中
2、分子氯气中,有有5 5个氯原子是个氯原子是ClCl-被氧化的结果,有被氧化的结果,有1 1个氯原子是个氯原子是KClOKClO3 3被还原的结被还原的结果。果。答案答案 D第1页/共65页2.2.向NaBrNaBr、NaINaI、NaNa2 2SOSO3 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 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 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NaClNaCl、NaNa2 2SOSO4 4 NaClNaCl、NaBrNaBr、NaNa2 2SOSO4 4 NaClNaCl、NaNa2 2SOSO4 4、I I2 2 NaClNaCl、NaINaI、NaNa2 2SOSO4 4 A.B.C.D.
3、A.B.C.D.解析解析 BrBr-、I I-、SO SO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 SO I I-BrBr-,通入一定量,通入一定量ClCl2 2后,按以上顺序反后,按以上顺序反 应,分别生成应,分别生成NaNa2 2SOSO4 4、I I2 2、BrBr2 2和和NaClNaCl,将溶液,将溶液 蒸干并充分灼烧,蒸干并充分灼烧,BrBr2 2挥发,挥发,I I2 2升华,不会存留升华,不会存留 在固体剩余物中在固体剩余物中,受热稳定的受热稳定的NaClNaCl、NaNa2 2SOSO4 4一定一定 留在固体中,但又因为留在固体中,但又因为ClCl2 2是一定量,还原性较是一
4、定量,还原性较 弱的弱的NaBrNaBr也可能有剩余。故也可能有剩余。故A A选项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A第2页/共65页基础回归1.1.守恒规律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 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2.2.强弱规律 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跟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反 应,生成还原性较弱的还原产物和氧化性较弱 的氧化产物。3.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 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其中一种性质。第3页/共65页4.4.转化规律第4页/共65页5.5.难易规律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
5、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 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 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 优先反应。注意两类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注意两类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特别提醒第5页/共65页(1 1)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如: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如:3Cl3Cl2 2+6KOH KClO+6KOH KClO3 3+5KCl+3H+5KCl+3H2 2O O(2 2)归中反应:
6、同种元素由高价态、低价态转)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由高价态、低价态转化至中间价态。如:化至中间价态。如:2Na2Na2 2S+NaS+Na2 2SOSO3 3+6HCl+6HCl6NaCl+3S+3H6NaCl+3S+3H2 2O O 第6页/共65页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有关计算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有关计算自我诊断年1 1月6 6日,我国525525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 出1999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项是:储氢碳纳米管研究获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的 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通过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 应式是:第7页/共65页(1)(1)完成
7、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3)(3)上述反应中若产生 molmol气体物质,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mol。解析解析 (1 1)反应过程中)反应过程中3C+2K3C+2K2 2CrCr2 2O O7 7+H H2 2SOSO4 43CO3CO2 2+K K2 2SOSO4 4+2Cr+2Cr2 2(SO(SO4 4)3 3+,再根据再根据元素守恒,由钾元素守恒可知元素守恒,由钾元素守恒可知K K2 2SOSO4 4的计量数为的计量数为2 2,CrCr2 2(SO(SO4 4)3 3,由电子得失相等得:由电子得失相等得:+3+3第8页/共6
8、5页由硫元素守恒可知由硫元素守恒可知,H,H2 2SOSO4 4的计量数为的计量数为8,8,由氢、氧由氢、氧元素守恒可知缺项为元素守恒可知缺项为H H2 2O O,计量数为,计量数为8 8。(2 2)通过()通过(1 1)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分析可知:)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分析可知:K K2 2CrCr2 2O O7 7作氧化剂,作氧化剂,COCO2 2为氧化产物。为氧化产物。(3 3)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有)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有1 mol CO1 mol CO2 2生成即转生成即转移移4 mol4 mol电子,可确定答案。电子,可确定答案。答案答案 (1 1)3 2 8 3 CO3 2 8 3
9、 CO2 2 2 2 8 H2 2 8 H2 2O O(2 2)K K2 2CrCr2 2O O7 7 COCO2 2(3 3)第9页/共65页基础回归1.1.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步骤如下:标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平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检查质量、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查第10页/共65页2.2.计算方法得失电子守恒法 解题的一般步骤为:(1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 氧化产物。(2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 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
10、电子守恒 列出等式。n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高价-低价)=n 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 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第11页/共65页 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可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建立二者之间的守恒关系,快速求解。立二者之间的守恒关系,快速求解。迷津指点第12页/共65页要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主要有守恒规律、强弱规 律、价态规律、转化规律、难易规律等,其中 考查最多的是守恒规律
11、,其在计算中应用较多。要点精讲要点精讲第13页/共65页【典例导析1 1】在浓盐酸中HNOHNO2 2与SnClSnCl2 2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3 3SnClSnCl2 2+12+12ClCl-+2+2HNOHNO2 2+6+6H H+N N2 2+3+3SnClSnCl +4 +4H H2 2O 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 正确的是 ()氧化剂是HNOHNO2 2 还原性:ClCl-N N2 2 每 生成2.8 g 2.8 g N N2 2,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6 0.6 molmol x x为4 4,y y为2 2SnCl SnCl 是氧化产物 A.B.A.B.C.D.C.D.只有第14页
12、/共65页解析解析 反应中,反应中,HNOHNO2 2得到电子为氧化剂,得到电子为氧化剂,SnClSnCl2 2失去电子为还原剂,其对应产物失去电子为还原剂,其对应产物SnClSnCl 是氧化产是氧化产物。物。ClCl-在反应中没有得失电子。每生成在反应中没有得失电子。每生成1 1 molmol N N2 2转移转移6 6 molmol电子,故生成电子,故生成2.8 g 2.8 g N N2 2(0.1(0.1 molmol),),SnClSnCl2 2失去失去0.6 0.6 molmol电子。根据电荷守恒有:电子。根据电荷守恒有:-12-12+6=-3+6=-3y y,y y=2=2,根据原
13、子守恒有:根据原子守恒有:6+12=36+12=3x x,x x=6=6。综合上述,综合上述,正确。正确。答案答案 A第15页/共65页迁移应用1 1 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时,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aFeFe+b bNONO +c cH H+d dFeFe2+2+f f FeFe3+3+g gNONO+h hNONO2 2 +k kH H2 2O O,下列有关推断中,不正确的是()d d+3+3f f=3=3g g+h h B.B.反应中每消耗5.6 5.6 g Feg Fe,转移0.2 0.2 molmol 0.3 0.3 mol emol e-C.C.HNOHNO3 3的氧化性大
14、于FeFe3+3+D.D.当a a不变时,d d随着b b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解析 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A A、B B正确;由氧正确;由氧 化性强弱顺序可知化性强弱顺序可知C C正确;由得失电子守恒和电正确;由得失电子守恒和电 荷守恒可知当荷守恒可知当a a不变时,不变时,d d随着随着b b的增大而减小,的增大而减小,D D项错误。项错误。D第16页/共65页要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1.主要类型 (1 1)求氧化剂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的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之比。(2 2)通过计算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或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组成。(3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次
15、序进行计算。2.2.方法技巧 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 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 数。得失电子守恒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 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有关计 第17页/共65页算及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有关计算等。得失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步骤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还原剂失电子数,利用这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第18页/共65页【典例导析2 2】已知KOCNKOCN中碳为+4+4价,在反
16、应 KOCN+KOH+ClKOCN+KOH+Cl2 2 CO CO2 2+N+N2 2+KCl+H+KCl+H2 2O O(未 配平)中,如果有6 mol Cl6 mol Cl2 2完全反应,则被氧 化的KOCNKOCN的物质的量是 ()A.2 mol A.2 mol B.3 molB.3 mol C.4 mol C.4 mol D.6 molD.6 mol 解析解析 由题意可知,由题意可知,ClCl2 2为氧化剂,氯元素化合为氧化剂,氯元素化合 价改变为价改变为0-10-1,KOCNKOCN为还原剂为还原剂,其中氮元素显其中氮元素显 -3-3价,氮元素化合价改变为价,氮元素化合价改变为-30
17、-30,由化合价升,由化合价升 降守恒得:降守恒得:6 mol2=6 mol2=n n(KOCN)3(KOCN)3,所以,所以 n n(KOCNKOCN)=4 mol=4 mol。C第19页/共65页迁移应用2 2 14 g14 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 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 中铜的质量为 ()A.9.6 g B.6.4 gA.9.6 g B.6.4 g C.3.2 g D.1.6 g C.3.2 g D.1.6 g第20页/共65页解析解析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直接找出已知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直接找出已
18、知量(O(O2 2)与未知量(与未知量(CuCu、AgAg)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HNOHNO3 3中的中的N N元素相当于电子的元素相当于电子的“二传手二传手”,先得到,先得到CuCu、AgAg失去的电子,再传给失去的电子,再传给O O2 2,最后恢复原貌,最后恢复原貌,CuCu、AgAg失去的电子最终传给了失去的电子最终传给了O O2 2,所以根据得失,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得电子守恒规律,得 解得:解得:m m(Cu)=3.2 g(Cu)=3.2 g。答案答案 C+5+5第21页/共65页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1.在NONO2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
19、还原反应和发生 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31 A.31 B.13B.13 C.12 C.12 D.21D.21解析解析 NONO2 2与与H H2 2O O反应的方程式如下:反应的方程式如下:3NO3NO2 2+H+H2 2O O 2HNO 2HNO3 3+NO,HNO+NO,HNO3 3是氧化产物是氧化产物,NO,NO是还是还原产原产 物,由元素守恒知,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物,由元素守恒知,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反应的应的NONO2 2的质量比为的质量比为1212。对点训练对点训练C第22页/共65页2.2.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
20、相同物质的量 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 ()A.123 B.243A.123 B.243 C.122 D.111 C.122 D.111 解析解析 根据反应:根据反应:2H2H2 2O O2 2 2H 2H2 2O+OO+O2 2,2KMnO2KMnO4 4 K K2 2MnOMnO4 4+MnO+MnO2 2+O+O2 2,2KClO,2KClO3 3 2KCl+3O 2KCl+3O2 2,假设产生的,假设产生的O O2 2均为均为3 mol3 mol,反,反 应应转移电子转移电子6 mol,6 mol,反应反应转移电子均为转移电子均为 12 mol12 mol,故三
21、个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故三个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量之比为61212=12261212=122。CMnOMnO2,2,MnOMnO2 2第23页/共65页3.3.常温下,发生如下反应:16H16H+10Z+10Z-+2XO 2X+2XO 2X2+2+5Z+5Z2 2+8H+8H2 2O O 2A 2A2+2+B+B2 2 2A 2A3+3+2B+2B-2B 2B-+Z+Z2 2 B B2 2+2Z+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反应Z Z2 2+2A+2A2+2+2A 2A3+3+2Z+2Z-可以进行 元素在、反应中均被还原 C.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
22、XO 、Z Z2 2、B B2 2、A A3+3+D.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A2+2+、B B-、Z Z-、X X2+2+第24页/共65页解析解析 根据物质化学性质强弱规律,在同一反应根据物质化学性质强弱规律,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得出: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得出:还原性还原性A A2+2+ZZ-,A,A项中的反应可以进行项中的反应可以进行,A,A项正确;项正确;反应中反应中Z Z-被氧化被氧化,B,B项错误;氧化性项错误;氧化性XOXO ZZ2 2BB2 2AA3
23、+3+,还原性,还原性A A2+2+BB-ZZ-XX2+2+,C C、D 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 B B第25页/共65页4.4.在5 5NHNH4 4NONO3 3 2HNO2HNO3 3+9H+9H2 2O+4NO+4N2 2反应中,被还 原的氮原子与被氧化的氮原子数目比为()()A.A.35 35 B.B.5353 C.C.52 52 D D.21.21解析解析 本题可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求解。本题可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求解。N N(-3(-3价价)N N(0 0价)价)N N(+(+5 5价价)N N(0 0价价)设被还原的氮原子与被氧化的氮原子数目分别设被还原的氮原子与被氧化的氮原子数目分别
24、 为为x x、y y,则,则5 5x x=3=3y y,即,即x xy y=35=35。A失去失去3e3e-得到得到5e5e-第26页/共65页题组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5.5.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2Cu(IOIO3 3)2 2+24KI+12H+24KI+12H2 2SOSO4 4 2CuI+13I2CuI+13I2 2+12K+12K2 2SOSO4 4+12H+12H2 2O O,其中1 mol1 mol氧 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mol 解
25、析解析 因方程式已配平,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因方程式已配平,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 转移方向数目即可得出答案。转移方向数目即可得出答案。2 mol Cu(IO2 mol Cu(IO3 3)2 2作为氧化剂转移作为氧化剂转移22 mol e22 mol e-,那,那 么么1 mol1 mol氧化剂转移氧化剂转移11 mol e11 mol e-。B第27页/共65页6.6.用48 mL 0.1 mol/L48 mL 0.1 mol/L的FeSOFeSO4 4溶液,恰好还原2.42.4 10 10-3-3mol mol RO(OH)RO(OH)2 2+,则R R元素的最终价态 为 ()A.+2 B.+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氧化 还原 反应 规律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