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⑴学习教程.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混凝土⑴学习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⑴学习教程.pptx(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 由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化学外加剂组成,经过胶凝材料凝结硬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普通混凝土 由水泥、砂、石子、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化学外加剂组成,经过水泥凝结硬化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又称为水泥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一、混凝土的定义第1页/共86页按强度分普通混凝土 C60。高强混凝土 C60。超高强混凝土 C100。按表观密度分重混凝土 02600kg/m3。普通混凝土 0 19502600kg/m3。轻混凝土 01950kg/m3。二、混凝土的分类第2页/共86页按胶凝材料分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
2、物浸渍混凝土等。按用途分结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按生产和施工工艺分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二、混凝土的分类第3页/共86页优点原材料丰富、成本低;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混凝土与钢筋粘结良好,而且一般不会锈蚀钢筋;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缺点表观密度大(约为2400kg/m3左右);抗拉强度低(约为抗压强度的1/101/20),变形性能差;导热系数大;硬化较缓慢;生产周期长,施工过程质量难以控制。三、混凝土的特点第4页/共86页7.2 水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3、一、水泥二、细骨料(砂)三、粗骨料(石子)四、混凝土拌和及养护水第5页/共86页混凝土的结构混凝土的体积构成水 泥 石25左右;砂和石子70以上;孔隙和自由水15%。组成材料的作用混凝土的结构 水泥水泥+水水水泥浆+砂砂水泥砂浆+石子石子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拌合物硬化混凝土硬化混凝土。组成材料硬化前硬化前硬化后硬化后水泥水泥+水水润滑作用 胶结作用砂砂+石子石子填充作用 骨架作用第6页/共86页选用水泥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的用途;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施工条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结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恰当选择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一、水泥第7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定义 细
4、骨料粒径为0.154.75mm的岩石颗粒的总称。分类u按产源分l天然砂: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为0.154.75mm的岩石颗粒的总称。(但不包括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l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0.154.75mm的岩石颗粒称为“机制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统称为“混合砂”。第8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分类u按技术要求分l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l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l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第9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三类砂的各
5、项技术指标要求三类砂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项目项目指标指标类类类类类类天然砂天然砂含泥量含泥量(%)1.03.05.0泥块含量泥块含量(%)01.02.0人人工工砂砂MB值值1.40或合格或合格含泥量含泥量(%)3.05.07.0泥块含量泥块含量(%)01.02.0MB值值1.40或不合格或不合格含泥量含泥量(%)1.03.05.0泥块含量泥块含量(%)01.02.0第10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三类砂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三类砂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项目项目指标指标类类类类类类有有害害物物质质含含量量云母云母(%)1.02.02.0轻物质轻物质(%)1.01.01.0有机物有机物(比色法比色法)合格
6、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硫化物及硫酸盐(按按SO3质量计质量计,%)0.50.50.5氯化物氯化物(以以Cl-质量计质量计,%)0.010.020.06坚坚固固性性天然砂天然砂(硫酸钠溶液法硫酸钠溶液法)质量损失质量损失(%)8810人工砂人工砂(压碎指标法压碎指标法)单级最大压碎指标单级最大压碎指标(%)202530第11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一)有害杂质 云母呈薄片状,表面光滑,与水泥石的粘结力较低,会降低砼的强度和耐久性。检测:GB/T14684-2001建筑用砂建筑用砂:取0.34.75mm的烘干砂样15g,倒入搪瓷盆中,在放大镜下观察,并用钢针挑出云母片,测其含量。
7、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取烘干砂样10g,倒入搪瓷盆中,在放大镜下观察,并用钢针挑出云母片,测其含量。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第12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粘土、淤泥及细屑附着在砂颗粒表面,阻碍砂与水泥石的粘结,会降低强度和耐久性,还增大干缩率。以团块存在时,危害更大。天然砂:天然砂:含泥量含泥量GB(粘土、淤粘土、淤泥及细屑泥及细屑含量含量SL)天然砂中粒径1.18mmGB(1.25mmSL),经水浸洗、手捏后变为0.6mmGB(0.63mmSL)的颗粒的含量。检测:GB/T14684-2001建筑用砂:将烘干砂用
8、1.18mm筛过筛,取筛上试样200g,倒入清洗容器中并注入清水进行充分搅拌均匀,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清静。将筛余物取出烘干称重,以计算泥块含量。取两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将烘干砂用1.25mm筛过筛,取筛上试样100g,倒入搪瓷盆中摊成薄层,用手捏搓所有泥块,然后用0.63mm筛过筛,称取筛余砂样,以计算泥块含量。取两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第14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粘土、泥块及细屑人人工工砂砂:石石粉粉含含量量GB/T14684-2001建筑用砂:采用“亚甲蓝溶液法”标
9、准检测法:称2.36mm的干试样200g(记为G)倒入装500ml蒸馏水的烧杯(用叶轮搅拌机)以600r/min搅5min(形成悬浮液)再以400r/min搅至试验结束【试验:往悬浮液中加5ml亚甲蓝溶液,以400r/min搅1min用玻璃棒沾一滴于滤纸上(滤纸要求悬空)若未出现色晕,则再加5ml搅1min循环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1mm的稳定的浅蓝色色晕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沾染试验若色晕4min内消失,则再加5ml(若色晕第5min内消失,则再加2ml)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沾染直至色晕持续5min亚甲蓝值MB(g/kg)=V(ml)/G(g)10】注:“1
10、0”将每kg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第15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粘土、泥块及细屑人人工工砂砂:石石粉粉含含量量GB/T14684-2001建筑用砂:采用“亚甲蓝溶液法”快速检测法:称2.36mm的干试样200g倒入装500ml蒸馏水的烧杯向烧杯中一次性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用叶轮搅拌机)以400r/min搅8min(形成悬浮液)用玻璃棒沾一滴于滤纸上(滤纸要求悬空)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试验合格;若未出现色晕,则不合格。备注:亚甲蓝溶液为10g亚甲蓝溶解于1000ml蒸馏水第16页/共86页二、细骨料(砂)人人工工砂砂:石石粉粉含含量量SL352-2006水工混
11、凝土试验规程:采用“淘洗法”*测定人工砂中石粉(0.16mm颗粒)含量及微粒(0.08mm颗粒)含量。检测:取烘干砂样500g(记为G),将砂样放入洗砂筒中,注入清水充分搅拌均匀,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砂样,将浑水称倒入1.25mm、0.16mm及0.08mm套筛上,滤去40mm时,强度反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DDMM应尽量用得大些应尽量用得大些。但:适宜的骨料的DM与砼性能要求及工程特点有关。B.砼的耐久性:DM,对砼的抗渗性、抗冻性、抗气蚀性都有不良影响。C.工程特点:DM应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钢筋净距的2/33/4;砼实心板厚的1/2,且不超过50mm;拌合机容量: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学习 教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