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健康第1部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空气与健康第1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与健康第1部分.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主要内容n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n空气的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n空气污染的调查、评价与防护 主要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1 1、杨克敌主编、杨克敌主编.环境卫生学(第五版)环境卫生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版社.2003.2003年年1212月月.第三章第三章 大气卫生大气卫生 P55P55103103 第八章第八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P251P2512782782 2、蔡宏道主编蔡宏道主编蔡宏道主编蔡宏道主编.现代环境卫生学(第四版)现代环境卫生学(第四版)现代环境卫生学(第四版)现代环境卫生学(第四版).人民人民人民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出版社卫生出版社卫生
2、出版社.1995.1995.1995.1995年年年年9 9 9 9月月月月 第一节第一节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教学目的要求1、按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理论知识;2、通过理论知识学习,认识到空气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1.1.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空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n一、大气圈及大气垂直结构一、大气圈及大气垂直结构n二、太阳辐射二、太阳辐射n三、气象因素三、气象因素n四、空气离子化四、空气离子化n五、五、室内空气物理性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室内空气物理性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大气圈及大气垂直结构 大气圈(atmosphere)包围在整
3、个地球表面的空气,厚度为20003000Km。altitude(Km)80010080604020 -100 -50 0 50 100 temperature()troposphere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2、空气垂直对流3、气象变化复杂stratosphereOzone layer1、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2、几乎没有水蒸气,没有气象现象,利于高空飞行 3、有20km左右臭氧层,可吸收短波紫外线 mesospherethermosphereexosphere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高空对流层)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2、气体分子呈电离状态大气垂直分层二、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4、43到达地表43折回宇宙空间14被大气吸收表面温度表面温度 6000K 太阳 太阳辐射光谱 放射能力放射能力 卡卡/厘米厘米2分分微米微米 2.5 2.0 1.5 1.0 0.5 0 0.2 0.4 0.6 0.8 1.0 3 波长(波长(m)ultraviolet radiation150400nmvisibal light400760nminfrared radiation760nm3000nm紫外线区可见光区红外线区(一)ultraviolet radiation UV 紫外线分段(第二届哥本哈根光学会议)n UV-A 320400nmn UV-B 275320nmn UV-C 2002
5、75nm紫外线紫外线生物学作用生物学作用有利作用有利作用有害作用有害作用色素沉着色素沉着作用作用抗佝偻抗佝偻病作用病作用杀菌作用杀菌作用其它其它红斑作用红斑作用其它其它过量过量适量适量 色素沉着作用(pigmentation)紫外线 皮肤细胞中黑色素原 黑色素 氧化酶 300-400nm UV-A1、改变皮肤对光线的吸收能力,可促使汗腺分泌,保护皮肤及深部组织不致受过热损害2、吸收多种光线,防止紫外线深入穿透组织,减少紫外线的有害作用 抗佝偻病作用 (anti-rachitic effect)紫外线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7-脱氢胆固醇 VitD2 活性25(OH)D3 290290320nm 32
6、0nm UV-BUV-B维持正常的钙、磷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和骨骼的正常代谢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正常日照正常日照人皮肤产生人皮肤产生VitD3:6u/cm2/h10100ug/天天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季节变化季节变化等可影响等可影响UV的生的生物学作用物学作用 杀菌作用 (germicical effect)紫外线 细胞原浆蛋白质分解 核变性、凝固细菌200275nm UV-C 紫外线的其它有利作用 n增强免疫功能 n提高组织的氧化过程 n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红斑作用(erythema effect)紫外线 皮肤 表皮细胞破坏 释放组胺和类组胺物质 刺激神经末梢 通过反射作用引起皮肤毛
7、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 皮肤潮红、红肿275320nm UV-B 紫外线的其它有害作用n紫外线眼损伤n紫外线皮肤损伤n产生光化学烟雾(二)infrared ray 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故又称热射线。长波红外线(1400nm3000nm):穿透能力较弱,主要加温皮肤表层。短波红外线(760nm1400nm):穿透能力较强,可加温组织深部。红外线红外线组织均匀加温、血管扩张组织均匀加温、血管扩张 皮肤、组织受过热损害皮肤、组织受过热损害促使机体新陈代谢与促使机体新陈代谢与cell增生增生 消炎和镇痛作用消炎和镇痛作用 治疗慢性皮肤病、神经病、治疗慢性皮肤病、神经病、冻伤冻伤、伤口愈合、伤口
8、愈合皮肤烧伤皮肤烧伤、红外线白内障、红外线白内障、红外线视网膜灼伤红外线视网膜灼伤 适量过量临床应用(三)visible light n作用于视觉器官产生视觉 n通过视器官改变着机体的紧张和觉醒状态 n单色光的生物学作用 对高级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 对其它器官系统的生物学作用可视线预防眼睛疲劳预防眼睛疲劳和近视,提高情和近视,提高情绪和劳动效率绪和劳动效率 视觉器官过度紧视觉器官过度紧张而易引起疲张而易引起疲劳,损伤视力劳,损伤视力 照度适宜照度过强或过弱 三、气象因素 (meteorological factor)n天气 n气候 瞬间至十余天的时间内多种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的综合
9、状态称为天气 较长时期天气的总和称为气候(一)气象因素包含的主要要素气象因素气温气压气湿气流1、气温表示单位:、K K +273 9/5+32(1)气温的垂直分布 n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的度数。通常情况下为0.65。即0.65/100米。高度(Km)18 15 12 9 6 3 0 -80 -60 -40 -20 0 20 40 温度(温度()气温垂直分布实际情况气温垂直分布实际情况 0 0 气温随高度递减气温随高度递减 0 气温随高度无变化气温随高度无变化 0 0 气温随高度递增气温随高度递增逆温逆温(2)逆温的概念及成因 逆温逆温 (temperature i
10、nversion)在大气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温度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这种现象称为温度逆增,简称逆温。出现逆温的气层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出现将阻止气团的上升运动,使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不能穿过逆温层,只能在其下空扩散,因此可能造成高浓度污染。逆温的成因 辐射逆温在冬季无风、少云的夜晚,地面无热量吸收,但同时不断通过辐射失去热量而冷却,导致下层空气降温较快,而上层空气降温较慢,形成逆温。逆温的成因地形逆温在盆地和山谷地形的夜晚,山坡表面散热量大,冷却快。寒冷的空气沿山坡下层聚集在山谷中,形成滞止的冷气团,谷底的暖气团上移。山谷中就形成了上温下冷的逆温层。(3)大气稳定度(atmos
11、pheric stability)n气块的干绝热变化n气块干绝热垂直递减率(d)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因向外膨胀或受外界压力的影响产生的温度变化。不考虑与外界能量交换引起的温度变化空气垂直移动过程中因气压变化而发生温度的绝热变化。干燥空气的d为0.986/100m,即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986。气块干绝热变化示意图气块烟囱气块污染物是随近地面的气块作垂直运动的气块在作垂直运动时,不受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由于外界压力的影响,使气块的膨胀与收缩会导致气块温度变化大气稳定度:气块垂直运动的程度。(1)稳定状态)稳定状态 空气团受力移动后,空气团受力移动后,逐渐减速,并有返回逐渐减速,并有返回
12、原来高度的趋势原来高度的趋势(2)不稳定状态)不稳定状态 空气团一离开原位就空气团一离开原位就逐渐加速运动,并有逐渐加速运动,并有远离起始高度的趋势远离起始高度的趋势(3)中性状态)中性状态空气团被推到某一定空气团被推到某一定高度后,既不加速也高度后,既不加速也不减速不减速 可用可用、d d判断判断(1)d 大气垂直对流弱,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极差(2)d有利于空气垂直对流,大气中的污染物容易扩散 (3)d 空气垂直对流不剧烈,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扩散,但不充分 举例 设有A、B、C三团空气,其位置都在离地200m的高度上,在作升降运动时其温度均按干绝热垂直减率变化,即1/100m。而周围空气的温
13、度垂直减率分别为0.8/100m、1/100m和1.2/100m大气稳定度分析举例大气稳定度分析举例稳定状态中性状态不稳定状态d 1/100m 0.8/100md 1/100m 1/100md 1/100m 1.2/100m12.012.012.02、气压(1)概念及其表示单位 n大气的压强称气压。表示单位:Pa、mmHg。n标准大气压:指纬度45的海平面上,气温为273K状态时的大气压。n1个标准大气压1.10325105 Pa760 mmHg n1 mmHg133.322 Pa(2)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当地面受低压控制时,四周高压气团流向中心,中心的空气便上升,形成上升气流。此时云雨天较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气 健康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