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心理激励指导.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心理激励指导.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篇 个体第二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第三章 态度和工作满意度第四章 人格与价值观第五章 知觉和个体决策第六章 基本的动机概念第七章 动机:从概念到应用第八章 情绪和心境第1页/共51页第5章 知觉和个体决策学习内容一、知觉概述二、对人知觉:对他人做出判断三、知觉与决策四、决策中的道德问题五、本章小结第2页/共51页第5章 知觉和个体决策学习目标1.了解知觉2.解释知觉是如何形成我们对他人的判断的3.知觉与决策计划学时:3学时第3页/共51页一、知觉概述一、知觉概述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从感觉与知觉开始的。即只有在感觉与知觉所获得的材料基础上才能产生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
2、,必须从研究感觉与知觉开始。(一)知觉是什么(二)影响知觉的因素第4页/共51页(一)知觉是什么1.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如:看到的颜色 闻到的气味 听到的声音 身体的运动与姿态第5页/共51页1.感觉与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象,从而知道它的意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即,个体通过感官对自己所处环境进行认识和评价的过程。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第
3、6页/共51页1.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外在事务的个别属性如颜色、气味、形状等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外部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如房子、苹果等。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和部分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第7页/共51页2.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被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某事物一旦被选为知觉对象,就好像立即从背景中突现出来,被认识得更鲜明、更清晰。第8页/共51页黎明与黄昏 艾契尔()1938第9页/共51页第10页/共51页看看下图中,你能找
4、出几张脸呢?第11页/共51页2.知觉的基本特征(2)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当人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根据经验而知道它的其他属性或特征,从而整个地知觉它。如果感觉的对象是不熟悉的,知觉会更多地依赖于感觉,并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而把它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例:一株绿树上开有红花,绿叶是一部分刺激,红花也是一部分刺激,我们将红花绿叶合起来,在心理上所得的美感知觉,超过了红与绿两种物理属性之和。第12页/共51页2.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人们以既往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
5、解释,赋予一定的意义。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需要不同、期望不同,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例如:一张化验单 (病人和医生的知觉理解性不同)色觉检查图第13页/共51页2.知觉的基本特征(4)恒常性人们对于变化着的事物的知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知觉条件发生一定范围变化时,知觉映像会保持相对不变。如从不同距离看同一个人,虽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有差别,但我们总是认为大小没有改变,仍然依其实际大小来知觉他。又如,一张红纸,一半有阳光照射,一半没有阳光照射,颜色的明度、饱和度大不相同,但我们仍知觉为一张红纸。知觉的恒常性使我们能客观地、稳定地认识事物,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第14页/共51页(二)影响
6、知觉的因素1.知觉者(主观因素)动机(饥饿时关注的事物)兴趣(“熟视无睹”)经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态度 期望2.知觉目标(客观因素)新奇 运动 声音 规模 背景 类似 靠近3.知觉情境(情境因素)时间 工作设置 社会设置第15页/共51页二、对人知觉:对他人做出判断(一)社会知觉(二)社会知觉偏见: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三)归因理论第16页/共51页(一)社会知觉 1.1.知觉对象分类 对物的知觉 对人的知觉:个人、群体、人际关系第17页/共51页2.2.社会知觉的种类他人知觉: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达到认识他人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包括:对他人外在表情和行为特征的认知;对他人
7、性格的认知。自我知觉:以自己作为知觉对象,对自己的认知。角色知觉:对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与判断,及其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规范和知觉。如,对外交员(有礼貌,善于言谈,有幽默感等)、领导者(善于表现,勇于创新,喜好知道,控制权力,外交能力较强等)。人际关系知觉: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第18页/共51页(二)社会知觉偏见: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1.社会知觉偏见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以自身的兴趣、背景、经验及态度选择解释他人或事项。例子:书P129第19页/共51页1.社会知觉偏见晕轮效应(halo effect)/光环效应是发生在评价中的知觉偏见,指的
8、是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利用一种已知的突出的特殊特性作为评价一个人其他方面特性或特征的倾向。“黑票作用”:一种消极否定的品质比积极肯定的品质更能影响印象的形成,甚至能影响到印象形成的全局。管理者对被认知对象某方面品质的扩大化。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好遮百丑以点盖面第20页/共51页相貌的美丑对认知的晕轮效应特性的评定(相片上的人)相貌丑相貌一般相貌漂亮人格的社会合意性56.3162.4265.30婚姻能力0.370.711.70职业地位1.702.022.25做父母的能力3.914.553.54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 5.286.346.37总的幸福状况8.8311.6011.60结婚的可能性1.521.8
9、22.17第21页/共51页(二)社会知觉偏见: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是人们在对他人的知觉过程中,将其与自己熟知或最近接触到的人和事进行比较而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知觉现象。“不要跟在孩子和动物之后演出你的节目”抽签决定考试顺序第22页/共51页(二)社会知觉偏见: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投射作用(projection)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认知过程中的一种迁移现象,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认知时将自己的想法与爱好转移到认知对象身上的“推己及人”的现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格测试:投射法(罗夏墨迹测验)父母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第23页/共51页投射作用例子在一家出版社
10、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第24页/共51页(二)社会知觉偏见: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刻板印象(stereotyping)对某一类群体的人的一般特征所广泛持有的僵化的原型。与年龄群体、宗教群体、种族和民族群体以及性别群体有关。对具有不同教育水平、职业背景和经济层次的人群等也易持有刻板印象。药铺抽屉密密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第25页/共51页(二)社会知觉偏见: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
11、首因效应指在交往中往往先入为主,在初次交往过程中,最先进入知觉者大脑中的信息对形成知觉印象产生最大的影响。即,第一印象对我们认识他人并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有着强烈的影响,也称为“第一印象效应”面试开始四五分钟后,绝大多数面试考官的决策几乎不再发生变化。第26页/共51页首因效应例子甲的性格特征乙的性格特征精明的嫉妒的勤勉的倔强的冲动的善辩的善辩的冲动的倔强的勤勉的嫉妒的精明的第27页/共51页(二)社会知觉偏见: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人们的知觉过程中,最近和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们的总体知觉产生最大影响的现象。近因效应的决定因素:一是旧有的印象的深刻程度,二是最近或最新信息
12、的强度 一般而言,近因效应在熟悉的人之间更有可能起作用,而首因效应则在陌生的人之间更容易发生 第28页/共51页2.捷径在组织中的具体应用招聘面试:刻板印象、首因效应绩效期望 自我实现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种族轮廓绩效评估(主观性评估中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等”)第29页/共51页(二)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1.归因理论的概念 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把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即,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引起的。内因导致的行为是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行为;外因导致的行为则是由外部原
13、因引起的。第30页/共51页2.归因判断的决定因素区别性/特殊性(distinctiveness)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即,该行为是只在特殊情境下发生,还是在一般情境下经常发生。如,某学生再一次英文考试中没有通过及格线,那么该生是只在英文考试中不及格,还是在每项考试中都不及格。第31页/共51页2.归因判断的决定因素一致性(consensus)指每个人面对相似情景都有相同的反应。如上述事例中,是只有该生或极少数人不及格,还是全班学生普遍不及格。一贯性(consistency)指不论时间怎样变化,此人是否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即,某人的该种行为在类似情境下是否重复出现。如上述事例中
14、,该生是否每次英文考试都不及格。第32页/共51页3.归因失真的错误或偏见(1)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指知觉者在对他人行为解释时,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当他人成功了,只觉着就会对他进行过多的赞扬;而当他人失败了,就会对他人进行过多的指责。第33页/共51页(2)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也被称为“利己偏见”,指的是知觉者在对自己的行为解释时趋于自利的倾向,基本表现是知觉者常常把成功归于内因如自己的能力、个性、知识经验、努力等,与此相反,却把失败往往归结于坏运气、领导不支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15、 第34页/共51页4.不同文化下的归因归因理论多以美国和西欧人的实验研究为基础。在对美国之外的国家运用归因理论进行预测时,应该慎重,尤其是那些有着强烈集体主义传统的国家,如韩国的管理者,倾向于主动承担群体失败的责任。杜林致归因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35页/共51页三、知觉与决策(一)知觉与个体决策之间的联系(二)如何做出最佳决策:理性决策过程(三)在组织中如何做出实际的决策第36页/共51页(一)知觉与个体决策之间的联系组织中的个体都要做出决策。但是,组织中的个体做出决策的方式,以及他们最终做出决策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知觉的影响。对“存在问题”和“需要做出决策”的认识是
16、个知觉问题。决策者的知觉过程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知觉曲解经常会存在,这会使我们的分析和结论带有偏见。第37页/共51页(二)如何做出最佳决策:理性决策过程1.理性决策模型(ra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l)(1)理性决策模型的步骤 界定问题所在 确定决策标准 给标准分配权重 开发备选方案 评估备选方案 选择最佳方案第38页/共51页(2)理性模型的假设 问题清晰 所有预选已知 偏好明确 偏好稳定 没有时间和费用的限制 最终选择效果最佳第39页/共51页2.在决策中提高创造性创造力的三要素专业知识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内在任务动机 创造力第40页/
17、共51页(三)在组织中如何 做出实际的决策1.有限理性决策(1)有限理性不是选择最恰当的方案,而是选择符合要求的方案。那些最接近现状并达到标准的解决方案,最有可能被选择。在确定备选方案时,考虑该方案的顺序非常重要。有限理性的最终选择是决策者遇到的第一个符合要求和可以接受的方案。第41页/共51页(2)有限理性决策中常见的偏见和错误过分自信的偏见 锚定偏见(首因效应)验证偏见(选择性知觉)易获性偏见(近因效应)代表性偏见(刻板性印象)承诺的升级随机错误(迷信行为)赢家诅咒事后聪明偏差(-过分自信的偏见)第42页/共51页2.直觉决策模型直觉决策是指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直觉决策者通过专业
18、经验,使他们能够识别情境中的模式,并利用自己过去已获得的、与模式相关的信息,迅速做出决策。由于理性分析更符合社会期望,人们常常把自己的直觉能力隐藏起来。“有时人们必须为自己的关键决策穿上数据的外套,以使它容易被接受或符合别人的口味,不过这种修饰常常发生在作出决策之后。”第43页/共51页3.个体差异对决策的影响(1)人格 具体的责任感,会影响承诺的升级。如,追求成功的人更有可能会使承诺升级,并易受事后聪明偏差的影响;工作投入的人的这种可能性则较高低。高自尊的人尤其会受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他有强烈的维持自尊的动机,会利用自我服务偏见来保护它。即,他们把失败归于他人,而把成功归于自己。第44页/共
19、51页(2)性别 有证据表明,在决策过程中,女性比男性花费更多的时间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有可能在决策之前反复分析,在决策之后翻新决策。女性对问题考虑得更仔细,但也让问题更加难以得到解决,更容易后悔过去做出的决策。女性失望的可能性几乎是男性的两倍。第45页/共51页4.组织差异对决策的影响绩效评估奖励体系正规规则系统中强加的时间限制历史惯例第46页/共51页5.文化差异对决策的影响问题的选择分析的深度对逻辑和理性重要性的强调个人或群体决策第47页/共51页四、决策中的道德问题(一)三种道德决策标准功利主义 注重人权 注重公正(二)道德与民族文化第48页/共51页五、本章小结知觉 员工对情境的知觉是他们行为的基础。管理者必须花时间了解每个员工是如何解释现实的。当他们所理解的现实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时,管理者要努力消除这些信息失真,否则将导致缺勤率与流动率的增加,以及工作满意度的降低。第49页/共51页五、本章小结个体决策 第一,分析情境调整决策风格以确保它与组织文化以及组织的评估和我奖励标准相匹配;第二,关注偏见,试着减少偏见的影响;第三,理性分析与直觉判断相结合;第四,提高创造性。第50页/共5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1页/共51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