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理论依据.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外贸易理论依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贸易理论依据.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1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n西方传统贸易理论n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n新贸易理论2第一节 西方传统贸易理论n传统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n绝对成本论n比较成本n要素禀赋论3传统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n(一)批判重商主义n(二)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n(三)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n(四)埃里赫克歇尔提出要素禀赋理论。n(五)蒂尔俄林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n(六)华西里里昂惕夫的里昂惕夫之谜。4重商主义n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n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n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国库和皇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重金主义”5绝对成本论(Theory
2、 Of Absolute Costs)n(一)基本原理 n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如果外国供应的商品比本国制造的还便宜,那么最好用本国擅长生产的产品与之进行交换,而不要自己生产。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6n(二)举例说明 n假设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和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定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生产情况如表2-1(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有利。以表2-1(b)加以说明。假定分工后,英国以1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酒,则两国拥有产品状况如
3、表2-1(c)。7表21(a):分工前 国家 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数(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数(人/年)英国 葡萄牙 1 1 120 80 1 1 70 110 8表21(b):分工后 国家 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数(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数(人/年)英国 葡萄牙 2.375 190 2.7 190 9表21(c):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 国家酒产量(单位)毛呢产量(单位)英国葡萄牙1 1.375 1.7 1 10n从表2-1中可见,英、葡两国在分工的情况下,产量比分工前都提高了。通过国际贸易,两国人民的消费都增加了。11n(三)主要内容n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
4、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部门。n2、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率高、成本低,也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国劳动率低、成本高,处于劣势的产品。n3、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国际专业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由于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存在着差异。12n(四)绝对成本论的局限性 n如果一国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生产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这时会不会发生国际贸易?如果发生国际贸易,那么处于劣势的国家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呢?n对于这个问题,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没有提出,也没有回答。13比较成本
5、(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n(一)基本原理 n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地位,但两者的不利程度必定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少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如果一国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用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进口劣势程度较大的产品,同样能从交换中获得利益。同理,两种产品的成本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优势程度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程度较小的产品,从而可从交换中获利。14n(二)举例说明 n为了说明这个理论,李嘉图沿用了斯密的英国和葡萄牙的例子,但对条件作了一些变化,加以解释。15表22(a):分工前
6、分工前 呢绒 葡萄酒 英国 100人/年 120人/年 葡萄牙 90人/年 80人/年 16表22(b):分工后 分工后 呢绒 葡萄酒 英国(100+120)/100=2.2单位 葡萄牙(80+90)/80=2.125单位 17从表22种可见,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分工原则,葡萄牙应分工生产葡萄酒,英国应分工生产呢绒,然后,双方进行交换。分工的结果是,两国总的劳动量投入未增加,但两种产品的总产量增加了。两国进行交换,对双方均有好处,也就是说,双方都获得了比较利益。18n(三)主要内容 n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部门。
7、n2、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率高、成本低,也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国劳动率低、成本高,处于劣势的产品。n3、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国际专业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由于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存在着差异。19n(四)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n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把复杂的经济情况高度简化了,他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只是以许多重要假设作为前提条件。正是这些假设条件,使得比较成本理论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20要素禀赋论 n(一)与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一)与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n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n2.
8、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n3.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程度。21n(二)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二)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n要素禀赋论基于一系列假设前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1.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n2.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即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n3.假定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n4.假定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收益不变。n5.假定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n6.假定在各国内部,生产诸要素是能够自由转移的,但在各国间生产要素是不能自由转移的。n7.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22n(三)要素禀赋论的
9、理论分析 n要素禀赋论简称HO定理,该学说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23n1、基本原理 n根据HO定理,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商品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24n2、主要内容 n(1)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n(2)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n(3)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25n3、举例
10、说明 n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分工和贸易模式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26n4、结论 n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和不同商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国际分工格局与贸易类型,这是要素禀赋论的核心与精髓。27n(四)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n1、基本原理 n国际贸易不仅可使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差缩小,而且会使要素价格差缩小,趋于均等,这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n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论证了自由贸易导致要素价格均等,是一种必然,
11、而不仅仅是一种趋势。28n2、举例说明 n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国际贸易成为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例如会使贸易各国间同质劳动获得等量工资,资本获得均等的利息,土地获得同样的地租。国际贸易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可以A、B两国进行劳动密集型产品X和资本密集型产品Y的贸易为例,说明两国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价格均等化过程。29 nX劳动力密集型产品;Y资本密集型产品nA国劳动力充裕、资本稀缺;B国资本充裕、劳动力稀缺A国出口国出口X进口进口YB国出口国出口Y进口进口XX需求增加,Y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工资率上升;对资本的需求减少,利率下降X需求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外贸易 理论依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