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有创血压监测3477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学专题—有创血压监测3477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有创血压监测34772.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创血压有创血压(xuy)监测监测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马建华第一页,共四十二页。一一 定义定义 经体表插入(ch r)各管或监测探头到心腔或血管腔内直接测定血压的方法和临床常见的无创血压监测相比,有创血压可以提供连续、可靠、准确的监测 数据。第二页,共四十二页。二、适应症二、适应症1、各类危重病人、循环功能不全其他、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大血管外科、脏器移植等可能(knng)术中大失血的手术;2、严重低血压、休克、和血流动力学不稳的疾病,或者无创血压难以监测者;3、严重高血压、创伤、心梗、心衰、MODS;第三页,共四十二页。4、手术中需要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血液稀释以及嗜铬细胞瘤手术或者燃
2、料(rnlio)稀释法测定心排出量时;5、需要反复抽血动脉血气分析时;6、选择性造影,动脉插管化疗时第四页,共四十二页。三三 禁忌症禁忌症1.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2.凝血功能障碍:对已用使抗凝剂患者,最好选用浅表且处于肌体远端血管;3.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脉管炎等;4.手术操作(cozu)(cozu)涉及同一部位;5.ALLEN试验阳性者禁忌行桡动脉穿刺测压。第五页,共四十二页。四四 临床应用之临床操作动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之临床操作动脉穿刺置管术1、动脉的选择:桡动脉为首选,此外股、肱、颞浅、足背、腋、尺动脉均可,但前提是不会其血供远端出现(chxin)缺血性损害。具体比较如下:第六
3、页,共四十二页。(1)股动脉:搏动清晰、易于穿刺、不便管理、潜在感染保留时间短(2)肱动脉:并发症少,数值可靠,临床少用,但出血几率大(3)颞浅动脉:血管扭曲,置管困难,多用于小儿(xio r)置管(4)腋动脉:易于定位,并发症少,可长期使用第七页,共四十二页。(5)尺动脉:人类90的手是由尺动脉供(6)足背动脉:极少栓塞,常做为备用血管,足背动脉保留方便,不易随患者的活动而使留置针脱出(7)桡动脉:首选,常用左侧,短时测压(13天),易定位,侧支丰富。穿刺前必须做ALLEN试验(shyn)。注意:有创血压随距离心脏的位置变化数值变化,越远则收缩压越高而舒张压越低。第八页,共四十二页。2、器械
4、准备(zhnbi)完整测压器械第九页,共四十二页。(1)穿刺针:聚四氟乙烯套管针,成人20G,小儿22G;聚乙烯导管易形成血栓,管径较粗;硅胶管质地较软,易打折;(2)固定前臂的短夹板和垫高腕部的垫子(din zi);(3)冲洗装置:肝素冲洗盐水,24单位/毫升;加压袋;压力换能器;(4)无菌换药包和敷料包(5)2%利多卡因、1毫升注射器、无菌手套等。第十页,共四十二页。3、操作方法术前准备(一)ALLEN试验:清醒患者可嘱其握拳,观察两手指尖,同时压迫桡、尺动脉,然后在放松压迫尺动脉的同时,让病人松拳,观察手指的颜色。如5s内手掌由苍白(cngbi)变红,则表明挠动脉侧支循环良好,Allen
5、试验阴性;5s10s/15s期间为可疑,如果长于以上时间则禁忌穿刺置管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二)改良ALLEN试验:对于昏迷者Castella(1993年)利用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出SPO2脉博波和数字来判断。举高穿刺手,双手同时按压尺,桡动脉显示平线和数字消失。放低手,松开尺动脉,屏幕出现波形和数字,即为正常(zhngchng)。表明尺动脉供血良好,如不显示即为异常,需改右手用同样方法试验,或改足背动脉穿刺监测。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三)冲洗装置的连接:(1)肝素盐水压力:大于300毫米汞柱,可以达到24毫升的自动冲洗效果;(2)连接管道:大口径尽可能短的硬质导管,最好大于3mm,一般23m
6、m内径,60cm最佳,最多不超过100cm/120cm;(3)必须彻底排空管道内的空气,否则(fuz)导致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和波形失真;(4)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盐水溶液代替普通肝素盐水溶液持续冲洗动脉留置导管,对于凝血机制较差的患者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生理盐水或较低浓度的低分子肝素(8u/ml)溶液冲洗动脉留置导管*。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4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1)解剖基础桡动脉是肱动脉的主要(zhyo)分枝,上方被肱桡肌覆盖,沿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间下伸至前臂桡侧前方,恰好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桡骨茎突之间的纵沟中,其表面只有皮肤和筋膜覆盖。清楚扪
7、及到桡动脉搏动处即临床上常用的桡动脉穿刺点。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2)体位准备通常选用左手。将病人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将手指固定在托手板(shubn)上,患者手臂伸直,抬高,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手掌背曲呈反弓状,手腕背屈60使穿刺部位皮肤自然绷紧,桡动脉血管亦相应拉直固定,行穿刺时不易滚动,此时桡动脉也更接近体表,易把握进针深度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3)穿刺点定位常规法: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十字定位法:从桡骨(rog)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作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垂直线与第2或第2腕横交点处为穿刺点。对于血压偏
8、低时或过于肥胖的患者不易触摸波动位置时可采用此法.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4)操作步骤(a)固定(gdng)位置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b)消毒麻醉建议对于清醒病人(bngrn)(bngrn)最好麻醉,采用细针(1ml注射器),麻醉部位包括进针点皮丘和动脉周围侵润;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c)定位(dngwi),确定穿刺点左手中指触摸波动(bdng)(bdng)处,食指远端轻亲牵拉皮肤,穿刺点在波动(bdng)(bdng)最清楚远端0.5cm处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d)穿刺(chunc):穿透法 见血后继续进针,拔出针芯,缓慢退套管,见血后放低角度置入针芯,置入套管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9、(d)穿刺(chunc):浅入法见血后压低角度(jiod)(jiod),再进12mm。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f)连接(linji)拔出针芯前压迫血管(xugun)(xugun)原断,松开后见血畅流出则边冲连接。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二页。(g)固定(gdng)局部再次(zi c)消毒后无菌敷料贴覆,胶布固定。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二页。四四 临床临床(ln chun)应用之临床应用之临床(ln chun)监测监测 动脉血压与心排血量和总外周阻力有直接(zhji)(zhji)关系,反应心脏后负荷、心肌耗氧和做工以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灌注。正常人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性别、体位等。小儿SBP=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血压 监测 3477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