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卫生保健.ppt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卫生保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卫生保健.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卫生保健 强强是标准的好动儿,在家里总是动个不停,摸着门框就强强是标准的好动儿,在家里总是动个不停,摸着门框就会像蜘蛛人一样爬上去;吃饭吃着吃着就会溜到桌子底下或到会像蜘蛛人一样爬上去;吃饭吃着吃着就会溜到桌子底下或到处蹦蹦跳跳。一次他爬楼梯,不小心跌断了手,妈妈紧急送他处蹦蹦跳跳。一次他爬楼梯,不小心跌断了手,妈妈紧急送他到医院打石膏,但过了一周,他又故态复萌,不仅敲打石膏,到医院打石膏,但过了一周,他又故态复萌,不仅敲打石膏,而且有危险的大动作。回医院复诊时,在等待的两个小时中,而且有危险的大动作。回医院复诊时,在等待的两个小时中,强强成了候诊室最受瞩目的小孩,他跑
2、来跑去,一会儿催妈妈强强成了候诊室最受瞩目的小孩,他跑来跑去,一会儿催妈妈带他去洗手间,一会儿又要去推诊疗室的门,可怜的妈妈只能带他去洗手间,一会儿又要去推诊疗室的门,可怜的妈妈只能在强强后面追着跑,哄着骗着想办法要他安静在强强后面追着跑,哄着骗着想办法要他安静2 2秒钟。秒钟。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第四节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保健第四节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保健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二、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三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矫治策略你知道什么是健康吗?你知道什么是健康吗?健康是健
3、康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完好的状态。“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1)身体无病:这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身体无病:这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2)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的保证;的保证;(3)生理健康:维持机体各组织的细胞,使功能协调作用完)生理健康:维持机体各组织的细胞,使功能协调作用完善。善。(4)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适应社会的能力
4、: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速度、多变、危机、危机”,对策:,对策:“学习、改变、创业学习、改变、创业”。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五快”是指:一、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三、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四、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三良好三良好”是指:是指: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一、良好的个性
5、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人际关系充满热情。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概念1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
6、理状态。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2 2、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1 1、智力发展正常、智力发展正常2 2、情绪稳定愉快、情绪稳定愉快3 3、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4 4、行为统一协调、行为统一协调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出想象力丰富、好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出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奇心强、求知
7、欲旺盛、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积极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积极情感总是多于消极情感,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境,情感总是多于消极情感,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境,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乐于与人交往,合群、能与他人友好相处。乐于与人交往,合群、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心理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行为表现为既不过敏,又心理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行为表现为既不过敏,又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的反应,具有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的反应,具有与大多数同龄儿童基本相符的行为特征。与大多数同龄儿童基本
8、相符的行为特征。5 5、性格乐观开朗、性格乐观开朗具有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主动、独立性较强,具有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主动、独立性较强,谦虚、诚实、勇敢、热情、慷慨等性格特征。谦虚、诚实、勇敢、热情、慷慨等性格特征。6 6、自我意识良好、自我意识良好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二)心理因素 1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2 2、胎内环境、胎内环境3 3
9、、脑损伤或疾病、脑损伤或疾病4 4、生长发育迟缓、生长发育迟缓 1 1、气质与性格、气质与性格2 2、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3 3、情绪、情绪4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不良的胎内环境造成的某些不良的胎内环境造成的某些素质缺陷素质缺陷可成为儿童心理发育的可成为儿童心理发育的障碍。障碍。分娩中的脑损伤分娩中的脑损伤、脑外伤及脑瘤、传染性脑疾病等使脑细胞受损。、脑外伤及脑瘤、传染性脑疾病等使脑细胞受损。发育过于迟缓,水平过低,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发育过于迟缓,水平过低,对其心理健康产
10、生不利的影响。托马斯等把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兴奋托马斯等把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兴奋缓慢型。难养型儿童更易产生攻击行为、焦虑、敌意等。缓慢型。难养型儿童更易产生攻击行为、焦虑、敌意等。性格内向、胆小性格内向、胆小惧怕、沉默;外向、暴躁惧怕、沉默;外向、暴躁攻击、发脾气攻击、发脾气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消极情
11、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三)社会因素(三)社会因素 1 1、家庭、家庭家庭结构家庭结构 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父母离异父母离异孤僻、自卑、胆怯、冷漠孤僻、自卑、胆怯、冷漠 自虐、撒谎、多动、讲脏话。自虐、撒谎、多动、讲脏话。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不讲礼貌。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不讲礼貌。家庭氛围家庭氛
12、围 父母的父母的文化文化和和心理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父母吵闹父母吵闹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家长素质家长素质 教育态度和方式教育态度和方式 不合理、不正确,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不合理、不正确,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
13、。父母的教养态度与儿童的心理健康专制型专制型 (1)(1)顺从、屈服,缺乏主见和创造性,易形成压抑、焦虑、怨恨和顺从、屈服,缺乏主见和创造性,易形成压抑、焦虑、怨恨和 自卑的心理,从而丧失信心和勇气自卑的心理,从而丧失信心和勇气正直、诚实、善良、活泼、开朗、关心他人正直、诚实、善良、活泼、开朗、关心他人(2)(2)反抗、固执、对人粗暴、缺乏理智,易产生逆反的心理反抗、固执、对人粗暴、缺乏理智,易产生逆反的心理(3)(3)逃避、空想,缺乏理想与志向,推卸责任,易产生逃学、离家逃避、空想,缺乏理想与志向,推卸责任,易产生逃学、离家 出走,甚至自杀等严重事件出走,甚至自杀等严重事件溺爱型溺爱型 (1
14、)(1)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和不知关心他人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和不知关心他人(2)(2)依赖、懦弱、缺乏独立性,适应能力差。依赖、懦弱、缺乏独立性,适应能力差。放任型放任型或冷漠型或冷漠型 (1)(1)情绪不稳定,攻击老师,对抗家长情绪不稳定,攻击老师,对抗家长(2)(2)冷酷无情,往往行为残忍,欺负小朋友,虐待小动物;冷酷无情,往往行为残忍,欺负小朋友,虐待小动物;(3)(3)嫉妒、孤僻、不合群的心理和放荡等不良行为,虽然独立性强,嫉妒、孤僻、不合群的心理和放荡等不良行为,虽然独立性强,但不够友好,缺少责任感但不够友好,缺少责任感民主型民主型 2 2、托幼机构、托幼机构3 3、社会生活环境、
15、社会生活环境师幼关系师幼关系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 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心理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心理的的健康成长。健康成长。不良的同伴关系,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良的同伴关系,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不合群等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居住在高层住宅或单元楼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居住在高层住宅或单元楼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看电视过多的儿童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孤独、沉默,自我中心,学到侵犯性行为。看电
16、视过多的儿童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孤独、沉默,自我中心,学到侵犯性行为。粗暴的态度易导致儿童紧张、胆怯,粗暴的态度易导致儿童紧张、胆怯,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四四、学前儿童常见、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鉴别及引导的鉴别及引导(一)看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一)看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大多数幼儿都有他却没有,或大部分幼儿没有他却有,都可能不正常。大多数幼儿都有他却没有,或大部分幼儿没有他却有
17、,都可能不正常。(二)看行为表现的程度(二)看行为表现的程度 (三)看个体的发展状况(三)看个体的发展状况行为表现的行为表现的严重性严重性超出了大多数孩子的表现程度,也属不正常。超出了大多数孩子的表现程度,也属不正常。身心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的现象,很可能不正常。身心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的现象,很可能不正常。如何鉴别幼儿的心理问题?如何鉴别幼儿的心理问题?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一)情绪障碍(一)情绪障碍 儿童期恐惧儿童期恐惧 屏气发作屏气发作 暴怒发作暴怒发作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 (二)睡眠障碍(二)睡眠障碍 夜惊夜惊 梦魇
18、梦魇(三)进食障碍(三)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呕吐(四)排泄障碍(四)排泄障碍 遗尿症遗尿症(五)(五)言语障碍言语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 口吃口吃(六)(六)品行障碍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 说谎说谎(七)神经性习惯(七)神经性习惯 吮手指吮手指 咬指甲咬指甲 习惯性阴部摩擦习惯性阴部摩擦(八)其它心理障碍(八)其它心理障碍 多动症多动症 选择性缄默选择性缄默儿童期恐惧表表 现:现:原因:原因:对特定的对特定的事物或情景事物或情景产生产生过分或不合理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的恐惧和回避反应。(1 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
19、验。(2 2)共鸣性的学习。)共鸣性的学习。(1 1)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不同年龄的儿童的恐惧对象不同年龄的儿童的恐惧对象(米勒米勒)(3 3)受恐吓的结果。)受恐吓的结果。防治:防治:(2 2)禁止恐吓威胁儿童,禁止看恐怖影视、图片。)禁止恐吓威胁儿童,禁止看恐怖影视、图片。(3 3)培养儿童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培养儿童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4 4)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矫治。)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矫治。情绪障碍情绪障碍 屏气发作原因:原因:在遇到发怒、惊恐或不如意的事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在遇到发怒、惊恐或不如意的事时,突
20、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旋即发生呼吸暂停。旋即发生呼吸暂停。(1 1)由某种心理诱因的触发。)由某种心理诱因的触发。(2 2)机体缺铁所致。约)机体缺铁所致。约3030有家族史。有家族史。(1 1)尽量消除可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尽量消除可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防治:防治:(2 2)正确教养,不要溺爱孩子。)正确教养,不要溺爱孩子。(3 3)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同时注意合理的膳食。)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同时注意合理的膳食。(4 4)孩子发作时,家长要镇静,待其恢复后设法转移其紧张情绪。)孩子发作时,家长要镇静,待其恢复后设法转移其紧张情绪。情绪障碍情绪障碍 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呼吸系统的
21、神经症。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神经症。3 3岁以岁以下的小儿比较多见下的小儿比较多见 (5 5)必要时服用镇静剂。)必要时服用镇静剂。表现:表现:暴怒发作(经常发脾气)表表 现:现:原因:原因: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受到挫折时,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头发等过火行为。头发等过火行为。通过学习而产生通过学习而产生儿童发作(遭受挫折)儿童发作(遭受挫折)大人让步大人让步(结局强化(结局强化了行为);其他儿童模仿获得这种行为。了行为);其他儿童模仿获得这种行为。
22、(1 1)从小培养儿童讲道理、懂道理。第一次发作)从小培养儿童讲道理、懂道理。第一次发作 时,家长不要妥协。时,家长不要妥协。防治:防治:(2 2)培养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培养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3 3)严重者给予行为治疗。)严重者给予行为治疗。情绪障碍情绪障碍 分离焦虑表表 现:现:原因:原因:与亲人特别是父母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与亲人特别是父母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害怕想象中的危险,哭泣,脾气大等。有的还伴有做恶梦、恶心害怕想象中的危险,哭泣,脾气大等。有的还伴有做恶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跳、多汗、乏力等症状。呕吐、食欲不振、心跳、多汗、乏
23、力等症状。(1 1)不良的环境。)不良的环境。(2 2)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如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如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1 1)改善环境和教育方式。合理要求,既不溺爱,也不苛求。)改善环境和教育方式。合理要求,既不溺爱,也不苛求。防治:防治:(2 2)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3 3)教师要特别关心、与之交谈,鼓励)教师要特别关心、与之交谈,鼓励与他人交往。与他人交往。情绪障碍情绪障碍(3 3)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夜惊原因:原因:入睡后不久,突然坐起来,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极为惊入睡后不久,突
24、然坐起来,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极为惊恐。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症状。难以唤醒或恐。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症状。难以唤醒或哄他安静下来。数分钟后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哄他安静下来。数分钟后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 惩罚;睡前看了惊险的电视,听了情节紧张的故事。惩罚;睡前看了惊险的电视,听了情节紧张的故事。(1 1)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紧张。)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紧张。防治:防治:(2 2)改变不良环境。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
25、惯。)改变不良环境。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3 3)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睡眠障碍睡眠障碍 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4-74-7岁的儿童较为多见。岁的儿童较为多见。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室温过高、空气污浊,手压胸口,晚餐过饱。室温过高、空气污浊,手压胸口,晚餐过饱。生理因素生理因素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表现:表现:梦魇原因:原因:做噩梦时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常被惊做噩梦时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常被惊醒。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卫生保健 第三 幼儿 心理 发展 特点 卫生保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