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酶催化活性测定方法.pptx
《补充酶催化活性测定方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酶催化活性测定方法.ppt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两类方法(一)酶促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的底物的消耗量(-dS/min-dS/min)单位时间的产物的生成量(dP/mindP/min)来表示(二)测定方法分类 定时法 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测定总变化量再计算出速度.连续监测法 直接用来测定速度第1页/共15页(一)定时法1.1.概念 在足量的底物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酶试剂,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然后测定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2.2.酶活性的结果计算 假设某一样品的酶活性为X X(U/LU/L),取样品量VsVs毫升与底物缓冲液VrVr毫升孵育,经过t t分钟反应,加入终止液 Ve(ml)Ve(ml),
2、检测到产物净吸光度增加为A A,该产物的摩尔消光系数为 (终点法的摩尔消光系数一般可通过带标准求得)比色皿光径为b(cm)b(cm)第2页/共15页若把A/tA/t以A/minA/min表示,则此定时法测定酶活性的计算公式与连续监测法相同第3页/共15页3.3.定时法与终点法和两点法的区别定时法 是经过一定时间(固定的时间)反应后终止反应 终点法 指反应基本达到平衡,信号变化很小,但可以不需要终止反应两点法 监测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点,即某一段时间内的底物或产物的变化第4页/共15页(二)连续监测法1.1.原理 连续监测法是将酶与底物在特定条件(缓冲液、温度等)下孵育,每隔一定时间(2-60s2-
3、60s)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底物或产物的特征信号(如NADHNADH在340nm340nm的吸光度)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每分钟的信号变化速率2.2.酶促反应动力学曲线 一个典型的酶促反应过程一般包括延滞期、线性期和非线性期第5页/共15页1.1.延滞期 对单一酶促反应而言,是指酶促反应从开始到达最大反应速度所需要的间,包括酶催化位点的暴露、底物解离后与酶结合位点的结合、酶与辅酶的结合、酶的激活等等 对于酶偶联反应而言,延滞期还包括中间产物堆积到一定程后,导致指示反应速度增加,直到与待测酶酶促反应速度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一般来说,辅助酶越多,延滞期越长2.2.线性期 是指酶促反应速度保持恒定
4、的时期,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此期底物虽被不断消耗但还不足以明显改变酶促反应的速度,即以初速度进行3.3.非线性期 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消耗越来越明显,反应速度明显下降而进入非线性期。酶浓度越高在选定条件下线性期就越短。其他造成进入非线性期的原因有可逆反应增强、产物抑制增加、酶变性失活增加、酶聚合或解离增加等等第6页/共15页(二)连续监测法酶活性的结果计算 假设某一样品的酶活性为x x(U/LU/L),取样品量V Vs s与底物缓冲液V Vr r孵育,延滞期为t t0 0分钟,测定间隔时间为t t1 1分钟,读数次数为n n,每间隔时间吸光度变化平均值为A A,该产物的摩尔消光系数为比色皿光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补充 催化 活性 测定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