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资料.pptx





《语文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资料.ppt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科科举制度举制度】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1905年被废除。童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童生 举人 贡生 状元 贡生 状元 生员生员(秀才秀才)举人举人 贡士贡士 进士进士 (状元状元)第1页/共71页明清科举制度明清科举制度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1 1乡试(又称大比、秋闱)。每三年的秋天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2 2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3 3殿试。由皇帝在故宫主持考试,
2、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第2页/共71页简介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基本相同。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童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相公,还叫进学等。这是得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在秋季。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第3页/共71页 殿试
3、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科举考试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轨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加之参考人数多,入选者少,官场黑暗,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第4页/共71页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县人。_代小说家。著有长篇讽刺小说_,文木山房
4、诗文集等。吴敬梓与儒林外史清儒林外史第5页/共71页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 世 纪 中 国 社 会 的 风 俗 画。关于关于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第6页/共71页 全书有一个中心:全书有一个中心: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
5、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确实它确实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儒林百丑图。第7页/共71页文学常识简介文学常识简介 吴敬梓(吴敬梓(1701-17541701-1754),字),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出生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祖父、叔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其父吴霖起,拔贡祖均凭科举显达。其父吴霖起,拔贡出身,只做过一任县教谕(八品学官)出身,只做过
6、一任县教谕(八品学官),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吴敬梓梓颇有影响。吴敬梓1313岁丧母,后随岁丧母,后随父到任所,父到任所,2020岁中秀才(此后即屡举岁中秀才(此后即屡举不中),不中),2323岁丧父。从此,他的生活岁丧父。从此,他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由于起了很大变化,由于“素不习治生,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性复豪上,遇贫即施,不数年而不数年而产尽矣产尽矣”,大家都拿他作,大家都拿他作“败家子败家子”的典型来教育子孙。他的典型来教育子孙。他3333岁时移居南岁时移居南京,生活愈加贫困,到后来甚至常常京,生活愈加贫困,到后来甚至常常无
7、米下锅。无米下锅。17541754年病逝于扬州。年病逝于扬州。第8页/共71页 吴敬梓一生中的大半时间在南京、吴敬梓一生中的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上层人士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劣的灵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劣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的丰富的素材。的丰富
8、的素材。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成书于作者5050岁以前。这部长岁以前。这部长篇讽刺小说篇讽刺小说共共5555回回,刻画了,刻画了100100多个人物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个中心人物做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但并无一个中心人物做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事而成的长篇小说。第9页/共71页吴敬梓第10页/共71页介绍与本课有关的小说内容介绍与本课有关的小说内容 “范进中举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第三回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写广东学道周进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上任后在广州主考
9、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范进。范进当时已是当时已是5454岁岁了,从了,从2020岁岁到到5454岁岁,他整整考了,他整整考了3535年年。当花白着胡子的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周进的怜悯,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周进最初考了许多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
10、如此,他才对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范进格外关照,结果格外关照,结果范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七名。第11页/共71页一、词语积累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作揖()带挈()亲家()醺醺()癞虾蟆()星宿()簿子()绾()啐()簇拥()侥幸()攥()zuyqi qngxnhxibwncucjiozun第12页/共71页 2、解释下列词语。作揖:倒运:狗血喷头:不省人事:商酌:拱手行礼。事情不顺利,倒霉。形容骂得很凶。昏迷,失去了知觉。商量斟酌。第13页/共71页第14页/共71页进学回家,丈人教训.第15页/共71页乡
11、试回家,卖鸡救命.第16页/共71页看喜报发疯昏厥跌倒塘中第17页/共71页胡屠户治疯第18页/共71页第19页/共71页阅读思考1、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故事情节。范进 胡屠户 张乡绅 老太太等人 物:情 节:环 境: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和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第20页/共71页 第一部分(12),范进中举前穷困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第二部分(312),范进中举后的疯狂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情节结构:第一层(35)喜极而疯。第二层(610)屠户治疯。第三层(1112)乡绅拜会,屠户受赠。课 文 图 片第21页/共71页课文标题是“范进中举”,可以说“中举
12、”是范进一生的转折点。中举前后他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判若两人。试着讲讲其第22页/共71页范进中举前后自身范进中举前后自身对比对比 项项目目中举前中举前中举后中举后吃吃住住用用社会社会地位地位对人对人处事处事态度态度每日小菜饭猪油两三回饿了两三天没有早饭米饿得看不见众乡邻拿蛋送酒背米捉鸡胡屠户送肉茅草棚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无盘费去应考无钱打发报录人众乡邻搬桌椅屠户送四五千钱张乡绅送纹银50两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现世宝”“尖嘴猴腮”“癞蛤蟆”“不三不四”,邻里无人理会,无人帮助。(地位卑微低下,忍气吞声)胡屠户奉承恭维称贤婿老爷”文曲星“才学高”“品貌好”。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口口声声范老爷。张乡
13、绅拜访拉拢称兄道弟卑怯畏缩唯唯诺诺甘受屈辱(不顾一切去参加乡试)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对张乡绅奉迎自如对胡屠户势利虚伪(圆滑世故)第23页/共71页从对比中感知艺术形象 范进: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第24页/共71页、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当时他重复说了哪些话?范进中举后是什么“好了”?“好”在哪里?中举前又“坏”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范进发疯的?可分几层理解?、对范进喜极发疯作者不仅从正面写,还从侧面描写,请找出来分析其作用。合作探究 典型细节
14、第25页/共71页7第26页/共71页“噫!好了!我中了!”第27页/共71页8第28页/共71页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第29页/共71页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第30页/共71页 作者运用妙笔把这个人物丧魂落魄的丑态、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范进长期遭白眼,一旦考中,如
15、发生天旋地转的变化,感情上承受不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听任封建统治者摆布,背后隐藏的是悲剧,既可怜又可悲。第31页/共71页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第一层写昏厥。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用了什么描写?第二层写疯跑。又用了什么描写?第32页/共71页又用了什么描写?第四层写疯走集上。用富有讽刺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中举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