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学常识.pptx
《资本主义经济学常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经济学常识.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其间,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思想,认清“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大卫.李嘉图有关国际贸易中“比较成本”的理论观点,认清在对外贸易中准确把握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第1页/共38页 古典经济学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倍受推崇.但它把资本主义看成最符合人性的永恒的经济制度,有不可避免的阶级局限性和理论缺陷。因此,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学说面临严峻挑战,宣告了市场万能论的破产。第2页/共38页第三专题第三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
2、式:1929 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宣告了市场万能论的破产,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宣告了市场万能论的破产,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安全干预经济的先河。开启了国家安全干预经济的先河。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则在理论上则在理论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据。自此以后。自此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发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这一转变展到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这一转变表明计划与市场都表明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经济手段。凯恩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市场。凯恩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经济体制的变革.由于由于各国政府干
3、预的程度、方式等不同各国政府干预的程度、方式等不同,当前西方国,当前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较为典型的有以家的市场经济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较为典型的有以美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模式、德国为代表的市场模式、以日国为代表的市场模式、德国为代表的市场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模式。本为代表的市场模式。第3页/共38页二二.知识点分析:知识点分析:(一)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一)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斯密的观点和(斯密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在反对重商主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政策主张是在反对重商主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斯密经济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斯密经济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1)(1)“圈地运动圈
4、地运动”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科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加快,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技进步的加快,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件.(2)(2)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因此,时代呼唤新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因此,时代呼唤新理论的出现。理论的出现。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1):(1)斯密的财富观斯密的财富观(2)(2)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 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3)斯密的斯密的分工理论分工理论(4)(4)自由放任政策主
5、张自由放任政策主张(5)(5)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学说绝对成本学说 第4页/共38页1 1、斯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与财富的观点、斯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与财富的观点(1 1)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有两个:)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有两个: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是使公务得以进行。是“富国裕民富国裕民”,不是不是“国富民穷国富民穷”。(2 2)财富不仅仅是金银,而是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物质财富),它只能来自生)财富不仅仅是金银,而是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物质财富),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而不是重商主义者所认为
6、的主要来自流通领域(贸易)。产领域,而不是重商主义者所认为的主要来自流通领域(贸易)。第5页/共38页重商主义的财富观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斯密的财富观斯密的财富观财富形态不同财富形态不同金银货币金银货币一国生产的商品总量一国生产的商品总量财富来源不同财富来源不同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来自外贸顺差(流通领域)来自外贸顺差(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生产领域增加财富的手增加财富的手段不同段不同使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使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民穷富国)(民穷富国)使国家和人民有充足的使国家和人民有充足的收入(富国裕民)收入(富国裕民)政策主张不同政策主张不同国家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
7、、国家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禁止或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义政策。限制政府作用,充分发限制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放任、自由贸易。影响不同影响不同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经济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社会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反映了资产阶级进一反映了资产阶级进一步摆脱封建势力的束步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
8、本主义经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和要求。济的愿望和要求。1.斯密的财富观与重商主义的财富观的比较 第6页/共38页科学性科学性局限性局限性对商品的对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与交换价值的认识值的认识第一次明确提出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概念;认为的概念;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不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未能认识到没有使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能有交换价值劳动价值劳动价值论是二元论是二元的的正确揭示了正确揭示了价值价值的源泉,的源泉,认为商品的价
9、值是由生产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决定的颠倒了价值与交换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价值的关系,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交换价值决定的交换价值决定的2 2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联系必修经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联系必修经济)第7页/共38页3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1)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经济学说史上,他第一次根据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不同,把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以地租为生的地主阶级、以工资为生的工人阶级和以利润为生的资产阶级这三大阶级。(2)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具有科学性:他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
10、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正确揭示了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存在局限性:他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从而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第8页/共38页4 4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主张(联系必修经济、我国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主张(联系必修经济、我国实际)实际)(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富国裕民”,他,他认为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高资本的利用
11、效率。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反对高资本的利用效率。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行经济自由。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行经济自由。斯密从斯密从“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手手”的指导,同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这只的指导,同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这只“看不见看不见的手的手”实际上就是市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实际上就是市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
12、就是自由竞争。竞争。因此,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另一方面要限制政府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限制政府的作用,国家的职能应只限于保国家的职能应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与公共事业等三个方面。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与公共事业等三个方面。第9页/共38页(2 2)简要评析:)简要评析:科学性:认识到了科学性:认识到了市场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等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市场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等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作用作用,这有助于摆脱封建势力的
13、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有助于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局限性: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公等问题。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公等问题。学习提示:学习提示:第10页/共38页 教学提示:联系必修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市场调节 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加强宏观调控”等知识点。教学提示:整体把握斯密经济学说与政策主张的逻辑框架(见表11)人的利已本性进行交换-分工状况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增加社会财富使资本的利用效率提
14、高第11页/共38页4 4斯密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斯密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1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都将本国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对外贸易,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参与各国然后进行对外贸易,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参与各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均可从中获得好处。(2 2)简要评析:该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简要评析:该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
15、科学性;但事实上,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但事实上,并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非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生产任意一种商品;从根本上看,该学说反映了当时;从根本上看,该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学习提示学习提示:联系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联系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 第12页/共38页(二)大卫(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李嘉图的理论贡献1 1李
16、嘉图经济学说产生的李嘉图经济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其一,产业革命的实现,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其一,产业革命的实现,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二,其二,18151815年颁布实施的年颁布实施的“谷物法谷物法”却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总却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总之,时代呼唤新理论的出现。之,时代呼唤新理论的出现。教学建议:联系教学建议:联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原理,有助这一哲学原理,有助于理解李嘉图经济理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也有助于理解该于理解李
17、嘉图经济理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也有助于理解该理论的阶级实质。理论的阶级实质。2.2.内容内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经济自由政策主张比较成本学说第13页/共38页2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李嘉图理论的破产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李嘉图理论的破产 (1 1)李嘉图科学地揭示了)李嘉图科学地揭示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同意的关系:同意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同时纠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同时纠正了斯密对没有使用价值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正了斯密对没有使用价值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没有交
18、换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此外,还意识到了有交换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此外,还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2 2)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一元劳动提出了一元劳动价值论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决定。(3 3)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4 4)总之,)总之,李嘉
19、图发展了斯密劳动价值理论,把劳动价值理李嘉图发展了斯密劳动价值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顶峰。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顶峰。(5 5)但由于李嘉图)但由于李嘉图把商品生产看成是永恒的,所以无法理解把商品生产看成是永恒的,所以无法理解价值所体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价值所体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解决不了价值,解决不了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理论体系最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理论体系最终走向了解体。终走向了解体。复习提示:斯密的劳动
20、价值理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复习提示: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列表进行对比。列表进行对比。第14页/共38页3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1)李嘉图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2)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主要观点: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就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扩大。简要评析:李嘉图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的学者;其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
21、阶级之间的对立。第15页/共38页(3)李嘉图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理论主要观点: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由于人口的增长导致物价上涨,所以名义工资上涨,实际工资并不一定增加;因此,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简要评析:一方面,该理论具有科学性: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存在局限性: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第16页/共38页4李嘉图的经济自由政策主张(1)利己是人们从事经
22、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主张经济自由。(2)同时,反对国家干预,认为政府职能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提示:比较李嘉图与斯密的政府职能理论。第17页/共38页5 5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 (1 1)主要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各国的成本是不)主要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各国的成本是不一样的;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有利取重”、“不利取轻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产品;然后通过对外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产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去换取其贸易,
23、用自己生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去换取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各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各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2 2)简要评析:)简要评析:这一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这一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能否获利,取决积极作用;但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能否获利,取决于许多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于许多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它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主义 经济学 常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