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件专利法.ppt
《经济法课件专利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课件专利法.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专利法n n1984年年3月月12日,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日,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过,85年年4月月1日实施。日实施。n n1992年年9月月4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次会议修正。会议修正。n n2000年年8月月25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修正,次会议修正,2001年年7月月1日实施。日实施。n n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于于2001年年7月月1日实施。日实施。n n第一节概述n n一、专利的含义(1)专利权n n即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人某项发明创造在一定时间内享有的独占权。(2)发明创造成果n
2、 n是指取得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成果。即享有独占权的专利技术。n n二、专利制度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法律保护科学审查技术公开n n2、作用n n专利制度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以及有效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n n第二节专利权的主体发明人或设计人n n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n n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n n发明人或设计人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其所在单位。申请被批准后,国有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国家所有,由该单位持有;
3、非国有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所有。n n注意:正确区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n n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n n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包括:n n1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n n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创造;n n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n n共同发明创造人n n共同发明创造,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它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协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和一方接受他方委托的研究、设计
4、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上述完成发明创造单位或个人,称为共同发明创造人。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共同完成人;一方委托他方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受托方。n n发明创造的合法受让人n n做出发明创造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将自己所有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他人,合法受让人有权就受让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该申请人所有。n n外国人n n专利法第18条规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办理。n n第三节专利权的客体n n一、概念和种类n
5、n专利权的客体是指即受专利法保护的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n n发明n n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n nn n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n n实用新型n n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n n3、外观设计n n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组合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用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n n二、专利申请的原则n n一项发明创造,一项专利权的原则n n申请在先原则n n优先权原则n n三、专利权取得的条件 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 1、新颖性n n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
6、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可见,是否公开是判断一项发明创造是否丧失新颖性的标准。发明是否公开,可以从三个方面衡量.n n(1)公开方式:书面公开使用公开口头公开n n(2)公开区域范围世界范围内本国范围内我国采用的是世界新颖性和本国新颖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对于书面公开以世界范围为准,对于使用公开,则以国内为限。n n(3)公开日期我国专利法把提出专利申请之日作为确定新颖性的时间界限,即要求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公开过,这样,发明创造才具备新颖性。n n2、创
7、造性创造性也叫先进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已有的技术”是指专利申请日以前公开的技术;“实质性特点”n n是指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与原来技术相比有本质性的突破,不是原来技术中的类似的或推导的东西,而是创造性构思的结果;n n“进步”n n是指与最接近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长足的进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或者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新动向。n n n n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是可被应用于实际目的并能产生积极效果。专利法对发明创造实用性的要求涉及三个方面:(1)产业上实施是广泛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课件 专利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