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地理课件鲁教版江苏用模块1等高线与地形图.pptx





《高三复习地理课件鲁教版江苏用模块1等高线与地形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地理课件鲁教版江苏用模块1等高线与地形图.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复习地理课件鲁教版江苏用模块高三复习地理课件鲁教版江苏用模块1等等高线与地形图高线与地形图等高线与地形图等高线与地形图第1页/共45页第2页/共45页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1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下图所示为等高线图中单一地貌。第3页/共45页地形判断等高线组合状态示意图等高线图说明山丘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图中虚线段为示坡线,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第4页/共45页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图中虚线为山脊线,也称分水线山谷高处,中间低于两侧等高线凸向图中虚线
2、为集水线,河流沿此处向外流出第5页/共45页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两山顶之间较低的部分,一对山谷线和一对山脊线交会处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在等高线重叠处,用一组与等高线垂直的示坡线表示第6页/共45页(2)下图所示为等高线图中综合地貌。下图所示为等高线图中综合地貌。第7页/共45页 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读河流特征判读河流特征 河流位置的确定 a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由此可确定河流的流域范围。b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由此可判断出河流的位置。c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由此可确定河流流向。第8页/共4
3、5页 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第9页/共45页 (2)判断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进行判断。(3)实际应用实际应用 选点第10页/共45页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
4、、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第11页/共45页选线公路、铁路线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保证运行安全引水线路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输油管道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
5、过山脉、大河等第12页/共45页选面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第13页/共45页【例题例题1】江苏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来到浙江某山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4页/共45页 (1)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见图)可供选择,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选择地宿营最合适,其理由是_。(2)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请你估算陡崖
6、相对高度H的范围()A40H120 B80H160 C120H160 D160H240第15页/共45页 (3)图中两山顶之间的距离约为米,B、E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4)为保护环境,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图中F、G两处相比,优先退耕还林的是处,原因是什么?(5)图中F处一直是传统耕作区,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试分析该处修建梯田的条件。(从地形、气候方面考虑)第16页/共45页【解析解析】本题以我国东南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能力。第(1)题,在野外宿营,一般选择在山脊处最为安全。第(2)题,图中陡崖3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40米,经计算可知B选项
7、正确。第(3)题,量算图上两山顶之间的距离,再结合比例尺,可计算出两山顶之间距离约为1500米。B处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E处。第(4)题,图中F、G两处比较,G处等高线较密,坡度较陡,且海拔较高,应优先退耕还林。第(5)题,梯田的修建应选择坡度较小、水分较充足且向阳的地方。第17页/共45页【答案答案】(1)C夏季易发洪水,A地离河边太近,有危险;B地处于谷口,是暂时性洪流必经之地,有危险;D地处于陡崖之下,可能有落石或崩塌,有危险。C地避开了山谷(洪水)、河边(洪水)和陡崖(落石和崩塌),到河边距离适中,相对安全(2)B(3)1500B第18页/共45页 (4)GF、G相比,G处等高线较密集
8、,坡度较陡,且海拔较高。(5)F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该地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此处又位于向阳坡、迎风坡位置,水热条件充足。第19页/共45页 (1)看等高线数值: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第20页/共45页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等高距)。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 地理 课件 鲁教版 江苏 模块 等高线 地形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