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__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_浙科版必修2.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___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_浙科版必修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___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_浙科版必修2.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亲属之间在某些方面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遗传。其实,早在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中就记载着“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是生物的遗传特性,才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那么生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是由什么物质起作用,而在亲子代之间连续传递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生物的遗传物质。课堂导入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当堂检测内容索引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知识梳理 RNA答案1.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蛋白质2.噬菌体侵
2、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材料:噬菌体。结构 构成的外壳 分子位于头部内特点:专门寄生在 体内的病毒。DNA组蛋白非组蛋白蛋白质DNA细菌答案(2)实验思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 和 ,直接单独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3)实验过程含放射性物质几乎不含放射性物质含放射性物质离心检测蛋白质DNA答案(4)实验说明及结论亲代噬菌体宿主细胞内标记元素子代噬菌体内标记元素实验结论35S标记蛋白质 _ _ _ _32P标记DNA _ _无有无有DNA是遗传物质合作探究1.能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直接标记T2噬菌体吗?为什么?答答案案不能。因为T2噬菌体属于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离开
3、活细胞不能繁殖。2.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答答案案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答案3.如何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答案答案先标记细菌,再用有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答案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标记蛋白质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标记核酸(1)标记 细菌T2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35S的,T2噬菌体标记蛋白质外壳T2噬菌体含32P的细菌含32P的,T2噬菌体标记核酸(2)标记T2 噬菌体4.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答案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答案5.
4、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管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分别是什么?答答案案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6.误差分析(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答案案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答案(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发现沉淀物中放射性也较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答案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活学活用1.为证明蛋白质和
5、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右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细菌。解析答案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获得的()(2)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
6、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4)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答案返回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致病的 :有 ,菌落 ,不致病的 :无 ,菌落答案知识梳理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及特点2.活体细菌转化实验(1)过程不死亡死亡不死亡死亡S型活菌S型活菌(2)结论: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进入R型菌体内,引起R型菌稳定的 _ 。S型荚膜光滑R型荚膜粗糙遗传变异肺炎双球菌答案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1)过程(2)分析S型菌的 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S型菌的 等其他物质不能使
7、R型菌发生转化。(3)结论:是遗传物质,它赋予了生物的 。DNA蛋白质DNA遗传特性答案1.在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有无设计对照实验?若有,则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怎样设计的?合作探究答答案案实验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其中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的一组为实验组,其他三组均为对照组。2.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图所示。(1)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答案R型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杀灭。(2)S型活菌是怎样产生的?答案答案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将R型菌转化为S型活菌。(3)S型菌是有毒性的,据此推测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
8、什么?答答案案有毒的S型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R型菌、S型菌数量都增加。答案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为什么要设置DNA酶处理DNA样品再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组?答答案案设置该组实验,证明DNA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从反面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答案4.活体与离体细菌转化的比较答案比较项目活体细菌转化离体细菌转化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用培养基(体外)实验对照R型菌与S型菌的毒性比较S型菌的各成分作用的相互对照实验结论S型菌体内有“”是遗传物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两实验的联系(1)所用材料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2)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转化因子”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_ 核酸 遗传物质 证据 浙科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