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pptx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pptx(1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宪法第4242、4343、4444条对公民劳动权利和义务,对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等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共十三章一百零七条,于19941994年7 7月5 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和劳动法律体系的母法,是制定和执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的依据。与生产安全健康有关的内容包括: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的规定;关于用人单位在安全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关于劳动者安全健康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关于伤亡事故管理的规定等。第1页/共134页2中华人
2、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七十九共七章七十九条,于条,于2001年年10月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基本管理原则是,基本管理原则是“分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类管理、综合治理”。对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对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对职业病病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人的治疗与
3、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当然我国目前职业病防治的形势还非常严峻,与当然我国目前职业病防治的形势还非常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只要我们按照十一五发展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只要我们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科学发规划,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到展观,到2020年就会实现生产安全健康(年就会实现生产安全健康(健康安全健康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达到和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状况的根本好转,达到和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2页/共134页3我国职业病情况:我国职业病情况: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部长陈竺2009年年4月月24日在我国保日在我国保护农民工健
4、康高层论坛会上指出:护农民工健康高层论坛会上指出: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肺和职业中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肺和职业中毒居高不下。截止毒居高不下。截止2008年底,各类职业病累计年底,各类职业病累计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多万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4万例,已万例,已死亡死亡14万多例。万多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新发现尘肺病近几年,平均每年新发现尘肺病1万多例,万多例,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缩短,急、慢性职业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缩短,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中毒呈上升趋势。据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据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病总数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农民工
5、职业病危病总数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害问题突出。第3页/共134页4目前,全国有目前,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业危害的职工高达2500万人以上,农民工已成万人以上,农民工已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群体。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群体。第4页/共134页第5页/共134页6 2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
6、动、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健康的损害。3 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等;等;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第6页/共134页7二、职业危害因素分类二、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1 1、化学危害因素(1 1)工业毒物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氨、氯气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氨、氯气等。等。(2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
7、泥粉尘、有机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粉尘、有机性粉尘、金属粉尘等。性粉尘、金属粉尘等。第7页/共134页8 2 2、物理危害因素(1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中暑)、高湿、低温、高气压如高温(中暑)、高湿、低温、高气压(减压病)、低气压(高原病)等。(减压病)、低气压(高原病)等。(2 2)电离辐射有有x、r射线和中子流射线和中子流 等。等。(3 3)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等。激光等。(4 4)噪声。(5 5)振动。第8页/共134页9 3 3、生物危害因素皮毛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布鲁皮毛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布鲁杆菌
8、、森林脑炎、病毒、有机粉尘中的真菌、杆菌、森林脑炎、病毒、有机粉尘中的真菌、真菌孢子、细菌等。如真菌孢子、细菌等。如屠宰、皮毛加工、森屠宰、皮毛加工、森林作业等。林作业等。第9页/共134页10 三、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状态三、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职业危害因素常以一般情况下,职业危害因素常以五种状态存在:存在: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于径大于0.1mm,主要是机械粉碎、碾磨、开挖,主要是机械粉碎、碾磨、开挖等作业时产生的固体物形成。等作业时产生的固体物形成。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悬浮在空:又称烟雾或烟气,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微粒,直径小于气中
9、的细小微粒,直径小于0.1mm,多为某些,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氧化凝聚形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氧化凝聚形成。成。第10页/共134页11 雾: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而形成。烟尘和雾又称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而形成。烟尘和雾又称为气溶胶。为气溶胶。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成。如苯蒸气、磷蒸气等。成。如苯蒸气、磷蒸气等。气体: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在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硫、下散发在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氮氧
10、化物、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第11页/共134页12新修订的新修订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的第1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GBZ2.1-2007)2007)规定了工作场所的规定了工作场所的339种有毒化学物质,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粉尘有其中粉尘有47种、生物因素有种、生物因素有2种和种和10种物理种物理因素接触的限值。因素接触的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 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GBZ2.2-2007)规定了十一种规定了十一种物理因素的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的接触限值。第12页/共134页13 常见部分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常见部分毒
11、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度(mg/m3)如下:)如下:一氧化碳一氧化碳:30;氨:氨:30;苯苯:40;甲醛:甲醛:3;氯气:氯气:1;甲醇:甲醇:50;汽油:汽油:300;硫化氢:硫化氢:10;铅:铅:0.05;二氧化硅:二氧化硅:2;水泥粉尘水泥粉尘:6;石棉粉尘:石棉粉尘:2;煤尘:煤尘:10。第13页/共134页14 四、四、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呼吸道 凡是以气体、蒸汽、雾、烟、粉尘形式存凡是以气体、蒸汽、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毒物在的毒物,均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一旦进入肺
12、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较大的粉尘大部分可以被鼻毛滤掉,气管较大的粉尘大部分可以被鼻毛滤掉,气管上的纤毛可以将沉积在气管壁上的粉尘通过粘上的纤毛可以将沉积在气管壁上的粉尘通过粘液运送到咽部排除,只有较小的粉尘才能到达液运送到咽部排除,只有较小的粉尘才能到达肺部。粉尘微粒越小,对人体危害越大。肺部。粉尘微粒越小,对人体危害越大。第14页/共134页15 2、消化道消化道 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原因: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原因:一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毒物后没有一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毒物后没有及时用流动的水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就进食、及时用流动
13、的水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就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进入消化道;饮水或吸烟等进入消化道;二是由于饮食、水等被毒物污染。二是由于饮食、水等被毒物污染。教育员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接触毒物的教育员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接触毒物的过程中应严禁饮水、进食、吸烟;工作完毕后过程中应严禁饮水、进食、吸烟;工作完毕后必须用流动的水将手冲洗干净;接触毒物的衣必须用流动的水将手冲洗干净;接触毒物的衣物、鞋、帽应放在安全地方,及时清洗干净。物、鞋、帽应放在安全地方,及时清洗干净。第15页/共134页16 3、皮肤皮肤 脂溶性毒物经皮肤吸收后,还需要有水溶脂溶性毒物经皮肤吸收后,还需要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具有
14、水、脂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具有水、脂溶性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裸露的溶性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裸露的皮肤出汗时更容易被毒物侵害。皮肤出汗时更容易被毒物侵害。五、毒物在体内的过程五、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1、毒物的分布毒物的分布 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全身。当体内毒物达到一定浓度时,液)分布全身。当体内毒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发生中毒。就发生中毒。第16页/共134页17 毒物在体内各部位的分布并不均匀,同一毒物在体内各部位的分布并不均匀,同一毒物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也不相同,有毒物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也不相同
15、,有些毒物相对集中在某些组织或器官中,如铅、些毒物相对集中在某些组织或器官中,如铅、氟主要集中在骨质中,苯多分布在骨髓及类脂氟主要集中在骨质中,苯多分布在骨髓及类脂质中。质中。2、生物转化生物转化 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这个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这个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化,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毒性(增毒作用)。毒性(增毒作用)。(敌百虫(敌百虫敌敌畏)敌敌畏)第17页/共134页18 毒物的生物转化可归结为氧化、还原、水毒物的生物转化可归结为氧化、还原、水解、
16、结合等。经转化形成的毒物代谢产物排解、结合等。经转化形成的毒物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出体外。3、排除、排除 毒物代谢产物可经肾、呼吸道、消化道等毒物代谢产物可经肾、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排除,其中经肾随尿液排除是最主要途途径排除,其中经肾随尿液排除是最主要途径,常用测量尿中的毒物含量来监测和诊断径,常用测量尿中的毒物含量来监测和诊断毒物吸收和中毒的情况。毒物吸收和中毒的情况。第18页/共134页19 六、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六、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毒物)作用的性质,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毒物)作用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
17、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变性、致畸性等。1、刺激性、刺激性 对皮肤的刺激:许多化学品能引起皮肤对皮肤的刺激:许多化学品能引起皮肤干燥、粗糙、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作皮炎。干燥、粗糙、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作皮炎。第19页/共134页20 对眼睛的刺激:眼睛接触化学品会产生对眼睛的刺激:眼睛接触化学品会产生流泪、酸痛等感觉。伤害程度取决于毒性的大流泪、酸痛等感觉。伤害程度取决于毒性的大小和采取急救措施的快慢。小和采取急救措施的快慢。对呼吸道的刺激:呼吸系统接触化学品对呼吸道的刺激:呼吸系统接触化学品后会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后会引起气管
18、炎、肺炎、肺水肿。2、过敏、过敏 皮肤接触环氧树脂等化学品会产生过敏性皮肤接触环氧树脂等化学品会产生过敏性皮炎(皮疹或水泡)。呼吸系统接触甲苯、福皮炎(皮疹或水泡)。呼吸系统接触甲苯、福尔马林等化学品会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尔马林等化学品会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吸困难)。第20页/共134页21 3、窒息(缺氧)、窒息(缺氧)单纯窒息:单纯窒息:环境中的氧气被惰性气体(环境中的氧气被惰性气体(N2、CO2等)所冲淡,当氧的浓度降到等)所冲淡,当氧的浓度降到17以下,以下,机体会出现缺氧,引起头晕、恶心,严重者会机体会出现缺氧,引起头晕、恶心,严重者会死亡。死亡。化学窒息:化学窒息
19、:化学品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化学品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机体缺氧。机体缺氧。O2+hb hnO2 COhb hbCO。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的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结合力300倍以上,倍以上,CO含量达含量达0.1时就会造成时就会造成严重缺氧。还有氰化氢、硫化氢等毒物都会引严重缺氧。还有氰化氢、硫化氢等毒物都会引起化学窒息。起化学窒息。第21页/共134页22 案例:睡觉到半夜,危险悄悄降临案例:睡觉到半夜,危险悄悄降临临临 八人煤气中毒八人煤气中毒 2006年年11月月17日凌晨,在汉口江汉北路日凌晨,在汉口江汉北路179号,八人回家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后
20、,打牌到号,八人回家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后,打牌到凌晨凌晨2点才睡觉,到点才睡觉,到3时许,屋内八人全部一氧时许,屋内八人全部一氧化碳中毒。谭某首先感到头昏想吐,邓某上则化碳中毒。谭某首先感到头昏想吐,邓某上则所时昏倒地后用脚蹬门吵醒其他人,许某打电所时昏倒地后用脚蹬门吵醒其他人,许某打电话报警,话报警,120赶来将八人送医院抢救脱险。赶来将八人送医院抢救脱险。第22页/共134页23 4、昏迷和麻醉、昏迷和麻醉 乙醇、乙醚、烃类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出乙醇、乙醚、烃类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出现昏迷和麻醉现象,严重者会死亡。现昏迷和麻醉现象,严重者会死亡。5、全身中毒、全身中毒 有些化学品会引起一个
21、或多个系统中毒并扩有些化学品会引起一个或多个系统中毒并扩展到全身。展到全身。6、致畸、致畸麻醉性气体、水银、有机溶剂等会对胎儿造麻醉性气体、水银、有机溶剂等会对胎儿造成危害,导致胎儿畸形。成危害,导致胎儿畸形。第23页/共134页24 7、致癌、致癌 长期接触一定化学品会致癌,潜伏期一般长期接触一定化学品会致癌,潜伏期一般为为440年。如:砷、石棉、镍等会引起肺癌;年。如:砷、石棉、镍等会引起肺癌;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镍、木材、皮革粉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镍、木材、皮革粉会引起鼻腔癌;苯胺、皮革粉会引起膀胱癌。会引起鼻腔癌;苯胺、皮革粉会引起膀胱癌。8、致突变、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致癌化学
22、物质试验结果表明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发育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对后代发育都有不同程度影响。第24页/共134页25 、尘肺(矽肺)、尘肺(矽肺)尘肺是微小尘粒沉积在肺组织中引起肺组尘肺是微小尘粒沉积在肺组织中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潜伏期一般为织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潜伏期一般为年。石棉、石英粉、滑石粉、煤粉、水年。石棉、石英粉、滑石粉、煤粉、水泥粉等都能引起尘肺病。泥粉等都能引起尘肺病。毒物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神经系毒物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眼等部位的危害肤、眼等部位的危害。第25页/共134页26 第
23、二节第二节 职业病职业病 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及其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即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疾病,即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性放,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24、、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其他职业病共10类类115种疾病。种疾病。第26页/共134页271、尘肺(、尘肺(13种)种)2、职业性放性射疾病(、职业性放性射疾病(11种)种)3、职业中毒(、职业中毒(56种)种)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种第27页/共134页28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种)6、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8种)种)7、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3种)种)8、职业性耳聋、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聋、喉、口腔疾病(3种)种)9、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5种)种)10、其他职业病、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种类职业病种类.doc第
25、28页/共134页2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患病的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一是患病的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二是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二是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的;三是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三是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四是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四是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所列的职业病。第29页/共13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危害 因素 预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