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醇酚学习教程.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选醇酚学习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醇酚学习教程.pptx(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轻松学教材第1页/共104页一乙醇1.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H3CH2OH,官能团为:OH第2页/共104页2.乙醇的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沸点比水的低,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医用酒精中含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2)无水乙醇的制备方法:向工业酒精中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3)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方法:加入无水CuSO4,观察是否变成蓝色第3页/共104页第4页/共104页第5页/共104页(4)消去反应将乙醇浓H2SO4共热至170,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化学方程式为:第6页/共104页第7页/共104页特别提醒:乙醇发生的反应较多,掌握其性质的
2、关键是抓住分子中的断键部位与Na反应断d键,与HX反应断c键,与O2催化氧化断bd键,与乙酸反应断d键,分子内脱水断ac键,分子间脱水断c键或d键第8页/共104页二醇类1.概念醇是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CnH2n+2O(n1)第9页/共104页2.醇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1)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易溶于水(2)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3)沸点: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4)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高于烷烃是由于醇分子间存在氢键第10页/共104页3.醇的化学通性(1)与活
3、泼金属反应生成H2(2)与氯卤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第11页/共104页(3)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对应的醛或酮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第12页/共104页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第13页/共104页与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例如:不能被催化氧化第14页/共104页(4)分子内脱水发生消去反应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表示为:第15页/共104页等醇不能
4、发生消去反应第16页/共104页(5)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第17页/共104页特别提醒:卤代烃与醇均能发生消去反应,其反应原理相似,但它们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有明显的差别,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NaOH醇溶液加热,而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为浓H2SO4加热,应用时应注意反应条件的差别,以免混淆第18页/共104页三苯酚1.组成与结构分子式为:C6H6O,结构简式为:或C6H5OH,结构特点: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2.物理性质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因部分被氧化而显粉红色;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高于65 与水混溶;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用酒精清洗第19页/共104页
5、3.化学性质(1)羟基中氢原子的反应弱酸性电离方程式为:C6H5OH C6H5O-+H+,俗称石炭酸,但酸性比H2CO3弱;C6H5ONa溶液显碱性,其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6H5O-+H2O C6H5OH+OH-第20页/共104页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21页/共104页与碱的反应苯酚的浑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为液体变澄清,若再通入CO2气体,现象为溶液又变浑浊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第22页/共104页(2)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受羟基影响,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易被取代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第23页/共
6、104页(3)显色反应苯酚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这也是酚类物质的特征反应第24页/共104页特别提醒:向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的是NaHCO3而不是Na2CO3,与CO2量的多少无关,因为酸性:H2CO3HCO-3,所以只能生成NaHCO3,而不是Na2CO3第25页/共104页4.醇酚的同分异构体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酚芳香醇与芳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不属于同类物质如C7H6O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第26页/共104页第27页/共104页体验热身第28页/共104页1.某有机物的结构可表示为,该有机物应命名为()A.1-甲基-2-乙基-1-丙
7、醇 B.3-甲基-2-戊醇C.1,2-二甲基-1-丁醇 D.3,4-二甲基-4-丁醇答案:B第29页/共104页解析:醇命名时,要选取含羟基所连碳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定为某醇,编号时从离羟基所连碳最近的一端开始,并用阿拉伯数字指明羟基所在位置第30页/共104页2.据法新社2006年4月4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空中发现一个长4 630亿千米的甲醇气团,这一天文发现为揭示“原始气体如何形成巨大恒星”提供了有力依据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醇能使蛋白质变性B.甲醇能发生消去反应C.醇都符合通式CnH2n+1OHD.甲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剧烈答案:A第31页/共104页3.已研制出的臭鼬
8、剂主要成分是丁硫醇(C4H9SH),人的口臭是由于分泌出有臭味的甲硫醇(CH3SH),液化气中添加的报警剂是极臭的乙硫醇(C2H5SH)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第32页/共104页A.丁硫醇与甲硫醇及乙硫醇互为同系物B.沸点不同的丁硫醇有四种C.丁硫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D.从结构上分析,巯基(SH)上的氢原子比羟基(OH)的中氢原子难电离答案:D第33页/共104页解析:CH3SHCH3CH2SHCH3CH2CH2CH2SH结构相似,都是饱和的,都含有SH,符合通式CnH2n+1SH,所以,它们互为同系物,A项正确B项,用分合法写出丁硫醇的同分异构体:第一步,写出丁烷
9、的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CH3CH(CH3)CH3第二步,写出两种丁烷上H被SH取代的同分异第34页/共104页构体:HSCH2CH2CH2CH3CH3CH(SH)CH2CH3HSCH2CH(CH3)CH3,共四种丁硫醇中含有CS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D项,氧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硫,所以OH键的极性强于SH键的极性,类比H2S比水易电离出H+,所以,RSH比ROH易电离出H+第35页/共104页4.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钠,产生等体积的氢气(相同条件下),则上述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236 B.321C.431 D.632答案:D第36页
10、/共104页解析:2 mol甲醇产生1 mol H2,1 mol乙二醇产生1 mol H2,mol 丙三醇产生1 mol 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32第37页/共104页5.冬季所用的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称为保湿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皮肤上附着一层吸水和保水的物质,因而令皮肤感觉舒适,不干燥下列物质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A.CH3OH B.C2H5OH答案:C第38页/共104页解析:甘油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吸水保水,可用做保湿因子第39页/共104页6.漆酚 是生漆的主要成分,能溶于有机溶剂中物体表面涂的生漆,能在干燥空气中转变为黑色漆膜下列对漆酚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第40页/共104页A
11、.可以燃烧,当氧气充足时,产物为CO2和H2OB.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能溶于水酒精和乙醚中答案:CD第41页/共104页解析:漆酚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可发生显色反应和取代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且由于苯环上含有碳原子数较多的不饱和烃基,故可发生加成反应;难溶于水第42页/共104页7.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可采用下列方法:(1)利用这两种化合物在某种试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采用萃取的方法加以分离,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序号),从分液漏斗的_(填“上”或“下”)层分离出的液体是苯;_(填序号),
12、从分液漏斗的_(填“上”或“下”)层分离出的液体是苯酚上下第43页/共104页可供选择的操作有: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苯酚的混合物;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混合液,静置分液;将烧杯中的液体重新倒回分液漏斗中第44页/共104页(2)利用这两种化合物沸点的不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加以分离,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附有铁夹铁圈石棉网)蒸馏烧瓶酒精灯尾接管_(实验中备有必要的导管和橡皮塞),首先蒸馏出来的液体是温度计锥形瓶冷凝管苯第45页/共104页8.苦味酸是军事上最早使用的一种烈性炸药,本身也是一种酸性黄色染料,它的学名叫2,4,6三硝基苯酚现以煤焦油和
13、必需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制备苦味酸,请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46页/共104页答案:步骤为:向煤焦油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分液,得苯酚钠溶液;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或加入盐酸),使苯酚游离出来,用分液法分离出苯酚;向苯酚中加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微热,制取三硝基苯酚第47页/共104页有关反应如下:第48页/共104页第49页/共104页解析:前面已经学过煤焦油的成分,其中有苯酚根据苯酚的性质可设计提取的过程为:煤焦油 苯酚钠 苯酚;再根据苯的硝化原理,利用苯酚分子中酚羟基邻对位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制取苦味酸,从而培养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第50页/共104页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醇酚 学习 教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