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pptx
《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ppt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海伦凯勒一、字词1.多音字。说勒调扎2.词语解释。倾诉:全部说出;一一诉说。倾注:指感情、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暴躁: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感情。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昼夜不停。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第1页/共21页9海伦凯勒二、课文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主要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2.名著便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自传)。3.海伦凯勒的名言。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第2页/共21页9海伦凯勒4.如()似()。如胶似漆如花似玉
2、如狼似虎如花似锦5.勤奋学习的成语。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6.课后习题3。引号的一般作用直接引用;着重强调的对象;特殊含义)“虚心使人进步”这句话给我的启发很大。第3页/共21页10二泉映月一、字词1.多音字。强倔量2.词语解释。萦绕:萦回。文中指泉声时时在耳边回响。坎坷:坑坑洼洼,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满艰辛。倔强:性格刚强。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第4页/共21页10二泉映月二、课文1.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2.阿炳,原名华彦钧,
3、作品还有二胡曲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等3.中国古典名曲。古筝曲:高山流水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二泉映月笛子曲:姑苏行第5页/共21页10二泉映月4.写作特点。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联想)交织运用。5.课后习题3。6.描写音乐的成语、诗句。天籁之音余音绕梁行云流水不绝如缕不同凡响扣人心弦引吭高歌曲高和寡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7.描写优美月色的词语。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茫茫月夜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月色撩人花好月圆第6页/共21页11郑和远航一、字词1.多音字。杆数将2.词语解释。魁梧:身体强壮高大。扶老携幼:携:拉着手。多用来指全家出来欢迎、观看或逃难。惊叹不已:已:止。形容因为惊
4、奇敬佩而发出感叹久久不止。严阵以待:待:等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敌人。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第7页/共21页11郑和远航二、课文1.本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探索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本文是按“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来写的。2.写“友好交往”是从“与各国君臣的交往”和“与百姓的交往”两个方面。写“凶险”是从“险恶的风浪”和“海盗的袭击”两个方面。写“凶险”是为了突出郑和的镇定自若、英勇无畏和机敏智慧、指挥有方。第8页/共21页11郑和远航3.写作特色。第一,点面结合、详略得
5、当。郑和总共七次出使西洋,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对其余作了概括说明。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节省了笔墨,收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第二,在介绍“宝船”时,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第三,独特的构段方式。在描写遇到的风险时,以中心句开头,接着分别一两句话引出两种不同的风险。第四,适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第9页/共21页11郑和远航4.郑和远航的时间、范围。(第6自然段)5.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第7自然段)6.世界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7.我国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岳飞、文天祥、于谦。第10页/共21页12司马迁发愤写一、字词1.多音字。朝横2.词语解释。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期末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