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pdf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2.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3.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4.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5.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6.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活动场地停车场所服务性
2、院落7.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8.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
3、口。9.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室外空间的构成 ,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11.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本章其他重点: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及其各种对比效果
4、分析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分析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的总体布局分析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市政中心总体布局分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 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1.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2.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次要问题: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3.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
5、型: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 ) ,交通联系部分4.一般出入口,通道,过厅,门亭,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称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 。5.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6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按使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如旅馆,办公室等建筑的走道和电影院中的安全通道等;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形过道,小学校的过道或过厅;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与厅堂。如展览馆陈列厅等建筑的过道,园林建筑中的廊子。7.公共建筑中双面通道中采光不足的解决办法一般是依靠走道尽端开窗,或借助于门
6、厅、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有时也可以利用走道两侧开敞的空间来改善过道的采光,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局部采用单面通道,此外,还可以利用走道两侧房间的门或亮子、高窗等措施进行间接采光8.设计是要注意:满足疏散最小宽度,满足功能要求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常在1.5m 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1.52m或者更宽些;学校建筑一般为23m,医院门诊部为 34m 左右。9.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10.楼梯的主要形式 :直跑,双跑,三跑,剪刀式,旋转式,曲线式11.楼梯设计的要求: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功能和防火规定12.各类楼梯特点:直跑楼梯 :丰富室内
7、空间的通畅感、节奏感与导向感,具有方向单一和贯通空间的特点,可布置在门厅对称的中轴线上,以表达其庄重性。双跑楼梯: 可节省交通空间,使用性强。三跑楼梯 :对称的三跑楼梯常用于对称布置的门厅中以表达庄重气氛,不对称的三跑楼梯与门厅过厅结合良好能取得统一和谐的空间效果。13. 坡道的坡度一般为 8%15% ,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则需要平缓一些,常为6%12% 。此外,坡道设计还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所占的面积通常为楼梯的四倍,处于经济上的考虑,除非特殊的需要如多层停车场外,一般在室内很少采用。14. 自动扶梯 的坡度较为平缓,通常为30左右。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多采用810mm 的宽度,每小时
8、运送人数约为50006000人左右,运行的垂直方向升高速度为2838m/min。优点:不需要等候时间不需要设置顶部机房和底层缓冲坑,占用空间较少故障仍可做一般楼梯使用。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 15.电梯:特点:服务层多,使用方便,效率高。电梯设计时应该考虑的要求:按防火规定要求,配置辅助性质的安全疏散楼梯。每层电梯出入口前,应考虑有停留等候空间。在 8 层左右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超过 8 层
9、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条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16.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 ,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功能方面要求,精神方面要求17.功能分区的要点:当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18.功能分区的首要目的和原理:满足各功能的相互独立使用、适当的建立联系、便于管理、方便人流的引导19. 功能分区中应注意的问题 : 动、静区域要分开 有联系的空间相互要建立联系 有声音干扰的空间应加以隔离 有污染的空间要加以隔离 将最好的朝向及位置给予主要功
10、能空间 对外联系紧密的空间应设置在底层 不同类型的空间要相互分开 主要功能空间与次要空间布局应便于使用20.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有的人流集散比较均匀,有的又比较集中。一般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平面疏散适合与较少的人流场所 ,立体疏散方式适合于较多的人流场所。平面组织方式 :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立体组织方式 :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不同的层上,以垂直方向把不同流线分开。在某些公共建筑的流线组织中,往往需要运用综合的方式才解决,也就是说,有的活动需要按平面方式进行安排,有的活动则
11、需要按立面方式加以解决。21.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它应是一定的功能要求与关系的体现,同时也是空间组合的重要依据。它在某种意义上,会涉及到建筑空间是否满足使用需求,是否紧凑合理,空间利用是否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人流组织中的顺序关系是极为重要的。22.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疏散:有连续性的(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性的(影剧院,会堂,体育馆等)。有的公共建筑的疏散属于两着之间的,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性(展览馆、学校建筑等)。23.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在高等学校中阶梯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小型的为90-150 人,中型的为 180-270人,大型的为 300人以
12、上。24.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常用基本方法:出入口合并设置,多把出入口设在讲台的一端。人流疏散时,自上而下,方向一致,可以简化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 阶梯教室与相邻房间的联系。但是容易造成出入人流的交叉拥挤,常用于规模不大的阶梯教室。出入口分开设置,一般将入口设在讲台的附近,出口布置在阶梯教室的后部,使人流经过楼梯或踏步疏散,教室内部通道与疏散口相连。具有干扰小、疏散快、不混乱的优点,常用于规模较大的阶梯教室。25.影剧
13、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但是出入口的位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在考虑剧院,音乐厅,会堂建筑的疏散时,需要密切注意缓冲地带人流停留时间,切忌各部分之间的疏散时间失调,超过安全疏散的允许范围。26.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体育馆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动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27.体育建筑常用的布置方式:在观众席内设置横向通道,即在同一标高疏散口之间的联系通道上只设纵向走道
14、方式,即以纵向走道直接通往各个疏散口。本章其他重点:北京和平宾馆老楼门厅空间效果分析幼儿园功能关系图解普通旅馆功能关系图解一般剧院功能关系图解与流线示意图阶梯教室出入口设置示意图电影院人流疏散与会堂人流疏散示意图第三章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1.公共建筑造型艺术涉及的内容:基本特点、室内空间、室外体形、民族形式、地域文化、构图技巧、形式美规律等2.多样统一: 即是建筑艺术形式普遍认同的法则,同样也是公共建筑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公共建筑是由各种不同使用性质的空间和若干细部组成的,它们形状,大小,色彩,质感等各不相同,这些客观存在着的千差万别的因素,是构成建筑形式美多样变化的内在基础。3.简述公
15、共建筑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建筑艺术不能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它只能通过一定的空间和体形、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如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清幽典雅,轻松活泼等气氛。4.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最不同点(最大特点):建筑艺术可提供其他艺术形式没有可供人们使用的空间5.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于建筑空间序列中活动,所产生的印象及所所构成的综合艺术效果,因为有了时间因素,常称建筑艺术为四个向量的艺术 (四维空间 ) 。6.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如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差等构图经验。7.建筑的空间与
16、实体,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抓住它并认真地去剖析,运用一定的构图技法把它解决好,则是 建筑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 8. 建筑的空间与技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建筑技术水平对建筑的空间形状是有很大的约束力。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给空间形式的创新提供各种可能性。9.艺术创作中值得深入思考:多样统一应是所有的建筑环境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形式与内容的辨证统一,既是建筑艺术形式创作的普遍法则,也是公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公共建筑 设计 原理 复习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