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乳化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制剂乳化技术.ppt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乳 剂普 通 乳复 乳亚 微 乳微 乳第1页/共81页第一节 乳化技术在新剂型中的应用特点和进展应用乳化技术制成乳剂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1.水与油可以广泛比例混合,分剂量准确水与油可以广泛比例混合,分剂量准确2.可控制乳剂的粒径及粒径分布,适应临床的不同要求可控制乳剂的粒径及粒径分布,适应临床的不同要求3.难溶性药物可溶于油相中,油滴中的药物可减少水解,难溶性药物可溶于油相中,油滴中的药物可减少水解,增加稳定性增加稳定性4.可改善药物对粘膜、皮肤的渗透性并减少对组织的刺可改善药物对粘膜、皮肤的渗透性并减少对组织的刺激性激性5.可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剂量,降低可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生
2、物利用度,减少剂量,降低毒副作用毒副作用6.可使药物缓释、控释、延长药效可使药物缓释、控释、延长药效7.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提高靶部位浓度,并具有淋巴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提高靶部位浓度,并具有淋巴亲和性亲和性第2页/共81页普 通 乳复 乳亚 微 乳微 乳微粒毫微粒制备过程的乳化技术第3页/共81页第二节 乳化作用一、乳化理论乳化作用:乳化剂促进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形成乳剂的效应。(一)普通乳单层膜理论高分子膜理论复合凝聚膜理论固体微粒膜理论液晶相膜理论第4页/共81页单层膜理论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往往在油、水界面形成单层膜(monolayer film),并明显地降低界面张力或界面能,有时可将
3、界面能降低至无乳化剂的1/60,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大为提高;形成的单层膜在乳滴周围起机械性的保护作用,膜上有电荷时又有电的斥力,阻止乳滴的聚集合并使乳剂稳定。第5页/共81页HLB值乳化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所起作用的相对强弱可用HLB值来表示HLB值是一种相对值,高的亲水性强,低的亲油性强将完全无亲水基的石蜡的HLB值定为零,将亲水性很强的聚乙二醇的HLB值定为20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大小不同,可形成O/W或W/O型乳剂第6页/共81页高分子膜理论天然的亲水高分子化合物在普通乳的油、水界面形成高分子膜(high-molecular film)其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不如小分子的表面活性剂显著
4、一般形成O/W型普通乳这类乳化剂对乳剂的稳定作用主要不是来自界面能的降低,而是来自在界面上形成的结实的高分子膜可阻止乳滴的聚集合并。第7页/共81页复合凝聚膜理论使用混合型乳化剂不仅可以调节HLB值,也可形成更结实的复合凝聚膜(complex condensed film)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乳化剂组成的密集的界面膜,这两种乳化剂可以分别处于界面的两边(a),也可混合组成界面膜(b)第8页/共81页固体微粒膜理论固体粉末可作为乳化剂,形成固体微粒膜条件:固体微粒为细粉(设想为球形),重力很小,不会破坏它在界面的平衡,且液/液界面与固/液界面可形成稳定的接触角 表示界面张力,脚标ABS分别表示两液
5、相及固体微粒三相,表示从A相(较易润湿固体微粒的液相,微粒大部分处在该相中)中测量的两液相界面与固/液界面间的夹角(0.74)的乳剂中,常可观察到复乳的存在普通乳发生相转变(如O/W型转变为W/O型)的过渡阶段,也可能产生复乳第12页/共81页一般的复乳除分为W/O/W型和O/W/O型外,W/O/W型复乳又可分为3种类型:A型:油滴中基本上只含有一个较大的水珠,这种油滴较小;B型:油滴基本上都含数目不太多的微水珠(Tween60 Tween40 Tween80第21页/共81页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缩合物,商品名Cremophor EL,为亮黄色的油状液体,其毒性低,HLB值1214
6、,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缩合物,商品名Cremophor RH平平加(Paregal O),通式为RO(CH2OCH2)nH,非离子型O/W型乳化剂,为白色膏状物,易溶于水,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能。性质稳定,耐酸、碱、热、硬水、金属盐。其用量一般为油相重量的510(一般搅拌)或25(高速搅拌),不宜与某些羟基酸或羧酸类药物配伍第22页/共81页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通式为R-Ph-O(CH2OCH2)nH,常用的是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为黄色膏状物,易溶于水,乳化力强,用量一般为油相重量的210,耐酸、碱、盐类、还原剂和氧化剂等,但水溶液中有大量金属离子时其表面活性
7、降低。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共聚物此类共聚物的疏水基位于两个可以变换的亲水基之间,如果分子中聚氧乙烯部分增加,则其水溶性增加,聚氧丙稀部分增加,则其水溶性下降。随聚氧乙烯基和聚氧丙稀基的聚合度的不同,可以为液态、半固态或固态,分别用字母L、P、F表示这三种状态。第23页/共81页蔗糖脂肪酸酯类简称蔗糖酯(sugar ester,商品名suges)因脂肪酸的含量不同分为两类:1)蔗糖单脂肪酸酯,亲水性较强,可溶于热水,蔗糖单脂肪酸酯,亲水性较强,可溶于热水,HLB值值5-152)蔗糖双脂肪酸酯或多脂肪酸酯,亲油性较强,蔗糖双脂肪酸酯或多脂肪酸酯,亲油性较强,难溶于水难溶于水HLB值值2-5因脂肪酸的种
8、类不同,有不同的单脂肪酸酯、双脂肪酸酯和多脂肪酸酯,均为白色固体,毒性低,可供静脉注射用,在体内可降解为脂肪酸与糖,可作为O/W或W/O型普通乳或复乳的乳化剂。通常与Span、Tween或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合用。第24页/共81页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单甘油酯为乳白色的片状或粉末状腊状固体,HLB值3.8,不溶于水,可作为O/W型或W/O型的乳化剂或稳定剂;硬脂酸双甘油酯,可制备亚微乳阴离子型乳化剂常用的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白色片状或粉状固体,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用于制备内服或外用的O/W型乳剂,常用量为10g/L纤维素衍生物属半合成的乳化剂,在界面上的行为与阿拉伯胶或动物胶相似,但粘弹性
9、不太显著,乳化能力不强,常用量为1015g/L第25页/共81页(三)固体乳化剂分类:I.O/W型固体乳化剂:高岭土、氢氧化铝、膨型固体乳化剂:高岭土、氢氧化铝、膨润土润土II.W/O型固体乳化剂:滑石、硬脂酸镁、甘油型固体乳化剂:滑石、硬脂酸镁、甘油三硬脂酸酯和碳黑三硬脂酸酯和碳黑固体乳化剂可与表面活性剂或与增加粘度的高分子物质配合用第26页/共81页(四)混合型乳化剂1.HLB值的计算(1)Davies的基团常数法:常见基团的基团常数如下:再由下式计算乳化剂的HLB值:HLB所有基团的基团常数和7第27页/共81页上式适用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但对聚氧乙烯醚类的计算结果往往偏低。
10、【例】试计算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鲸腊醇(C16H33OH)的HLB值。解:HLB1.916(0.475)71.3第28页/共81页(2)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计算HLB20亲水基重量/(亲水基重量亲油基重量)【例】试计算Tx10,分子式C6H17C6H4-O(C2H4O)10的HLB值。短线左方的基团为亲油基团(重量为189),短线右边的基团为亲水基团(重量为457),则:HLB20 457/(457+189)=14.1解:第29页/共81页HLB值 根据需要,可根据HLBHLB值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例如:HLBHLB值在2 26 6之间,可作油包水型的乳化剂;8 810
11、10之间作润湿剂;12121818之间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HLBHLB值值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石蜡石蜡 W/O乳化剂乳化剂 润湿剂润湿剂 洗涤剂洗涤剂 增溶剂增溶剂|聚乙二醇聚乙二醇 O/W乳化剂乳化剂第30页/共81页2.HLB值的实验测定通常利用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特性和结构特征来测定HLB值(1)溶解度法(浊度法)在室温下将待测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根据其分散或溶解的程度,可确定HLB近似值。第31页/共81页(2)核磁共振法 以核磁共振法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建立求HLB值的方程式:HL
12、B18.24R1.80式中RH(w)/H(w)+H(o),称为亲水性质子的积分曲线高度的相对比值,而H(w)和 H(o)分别是亲水性基团中亲水质子和亲油性基团中亲油质子的相对积分曲线高度。该法无破坏性,需样品量少。第32页/共81页3.混合型乳化剂HLB值的计算混合型乳化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将质量为Wa的乳化剂a与质量为Wb的乳化剂b组成混合型乳化剂,则此混合型乳化剂的HLB值可由下式计算:HLBab(HLBaWa HLBbWb)/(Wa+Wb)如果混合型乳化剂是由两种以上的乳化剂组成,其HLB值亦可由类似上式的方法计算得到,即将各乳化剂的质量分别与其HLB值的乘积之和作分子,将各乳化剂的
13、质量之和作分母,即得混合型乳化剂的HLB值。该法还可配制一定HLB值混合型乳化剂,以适应特定乳剂的需要。第33页/共81页【例】制备注射用盐酸川芎嗪W/O/W型复乳时,实验测得乳化剂的HLB值为4.5时,油相为液体石蜡的W/O初乳最为稳定,先将盐酸川芎嗪溶于5g/L明胶水溶液中,以Span80(HLB值为4.3)和Tween80(HLB值为15.0)为混合型乳化剂(用量为100g/L),试计算:(1)用于制备100ml的W/O型初乳,需取Span80和Tween80各多少克?(2)取初乳50ml制备W/O/W型复乳100ml时,需用HLB值为11.0混合型乳化剂(用量为50g/L)时,需取Sp
14、an80和Tween80各多少克?第34页/共81页解:(1)制备W/O型初乳所需乳化剂的量为0.1L 100g/L10 g设所需Span80的量为x克,则Tween的量为10 xx9.81 g即所需Span80的量为9.81克,则Tween的量为0.19克(2)制备W/O/W型复乳所需乳化剂的量为0.1L 50g/L5 g设所需Span80的量为y克,则Tween的量为5yy1.87 g即所需Span80的量为1.87克,则Tween的量为3.13克第35页/共81页HLB值指导乳剂制备的局限性:1.在界面上的分子缔合反应,与溶液中其他成分在界面上的分子缔合反应,与溶液中其他成分的络合作用等
15、,会影响乳剂的形成的络合作用等,会影响乳剂的形成2.O/W型乳剂的稳定性随界面膜的粘度和弹性的型乳剂的稳定性随界面膜的粘度和弹性的增加而增大增加而增大3.动物胶与表面活性剂共用,其降低界面张力的动物胶与表面活性剂共用,其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虽不如单独使用表面活性剂,但可在油能力虽不如单独使用表面活性剂,但可在油/水水界面形成界面膜,有利于乳剂的稳定界面形成界面膜,有利于乳剂的稳定4.卵磷脂和胆固醇这两种乳化剂的比值大于或等卵磷脂和胆固醇这两种乳化剂的比值大于或等于于10.0时,形成时,形成O/W型乳剂,等于或小于型乳剂,等于或小于6.0时,时,形成形成W/O型乳剂,而且型乳剂,而且乳剂类型还与分
16、散相所乳剂类型还与分散相所占的相体积分数有关占的相体积分数有关。第36页/共81页三、乳化设备第37页/共81页电动搅拌器:1000r/min以下,剪切力不大,普通乳粒径范围较宽;胶体磨:依靠转子和定子之间产生的高速剪切力使液滴分散,可用于制备比较粘的乳剂;超声波乳化器:乳化时间短,液滴细而匀;高速搅拌器:包括旋桨搅拌器和组织捣碎器,转速可达10005000r/min;高压乳匀机: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二步完成。第38页/共81页第三节 乳剂制备技术及影响成乳的因素一、普通乳(一)制备:一般可用机械搅拌的方法进行。(二)影响成乳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2.乳化剂的用量乳化剂用量与分散相的量及乳滴粒径
17、有关,一般普通乳剂中的用量为5-100g/L第39页/共81页3.相体积分数乳剂的相体积分数(phase volume fraction):分散相占乳剂总体积的分数,常用表示。一般不超过74,在4060之间较适宜。由于小的乳滴可能嵌入大乳滴之间,还由于乳滴可以变形,故相体积分数大于74也是可能的,但通常还是把相体积分数74作为乳剂能稳定存在的临界值。在不超过74的条件下,相体积分数越大,乳滴间的平均自由途径越小,对乳滴的聚集产生的阻力越大,越有利于乳剂的稳定。第40页/共81页通常相体积分数低于20的乳剂不稳定,而达50(体积比1:1)的就比较稳定,因为接近疏堆积的相体积分数52在相体积分数一
18、定的条件下,可通过减小乳滴来降低乳滴间的平均自由途径,故较小的乳滴有利于乳剂的稳定。4.乳化的温度和时间升高温度可降低连续相的粘度,有利于剪切力的传递和乳剂的形成,但升高温度界面膜会膨胀,同时也增大了乳滴的动能,因而乳滴易聚集合并,乳剂的稳定性降低。通常乳化温度控制在70C左右。避免乳化时间过长第41页/共81页二、亚微乳静脉注射亚微乳的设计(一)第42页/共81页静注的亚微乳要求:无菌、等张、无热源、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理化性质稳定等。原辅料中应主要考虑油相和乳化剂油相:植物来源的长链甘油三酯,如大豆油、藏红花油(safflower)、玉米油等中链甘油三酯(由椰子油水解而得的游离脂肪
19、酸分离得所需的脂肪酸,再与甘油酯化而得)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是卵磷脂、大豆磷脂和poloxamer,有时也用乙酸单甘油酯附加剂:常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8,甘油作等张剂第43页/共81页(二)亚微乳的制备技术制备步骤:1.将药物和将药物和/或乳化剂溶入水相或油相或乳化剂溶入水相或油相2.将油相及水相于将油相及水相于7080C用组织捣碎机制得粗用组织捣碎机制得粗乳乳3.将粗乳迅速冷却至将粗乳迅速冷却至20C以下,再用两步高压乳以下,再用两步高压乳匀机乳化,即得细分散的亚微乳匀机乳化,即得细分散的亚微乳4.调节调节pH,过滤除粗乳滴和碎片,可进一步保证过滤除粗乳滴和碎片,可进一步保证亚微乳
20、的质量亚微乳的质量第44页/共81页三、复乳(一)复乳的制备技术1.一步乳化法如处方中含有两种药物,一为脂溶性、一为水溶性,可先分别配成油溶液和水溶液,一次加入适当的水溶性和油溶性乳化剂,一步乳化制得复乳。2.二步乳化法用油溶性的非离子型乳化剂 先制得W/O初乳,再用水溶性的非离子型乳化剂的水溶液与初乳制得W/O/W型复乳。第45页/共81页(二)影响成乳的因素1.油相的选择在药剂中常用的油均可用于制备复乳在药剂中常用的油均可用于制备复乳油相的粘度对复乳的稳定性及释药特性关系很大,油相的粘度对复乳的稳定性及释药特性关系很大,油的粘度在油的粘度在0.050.12Pas范围内可制得粒径适范围内可制
21、得粒径适宜、具塑性流体性质、稳定性高的复乳宜、具塑性流体性质、稳定性高的复乳采用在体温下才熔化的固态油相制备采用在体温下才熔化的固态油相制备W/O/W型型复乳,可能使复乳乳滴在室温呈固态很稳定,在复乳,可能使复乳乳滴在室温呈固态很稳定,在体温可融化释放药物体温可融化释放药物第46页/共81页2.乳化剂的影响(1)HLB值的影响(2)复乳乳滴的结构W/O/W型复乳乳滴结构取决于乳化剂的性质通常B型复乳的稳定性大于A型及C型(3)乳化剂的用量所用乳化剂在该相中一般是110乳化剂的用量除可由三元相图确定外,也可从复乳产率与乳化剂用量的关系考虑。第47页/共81页在固定油相种类和相体积分数的条件下,可
22、绘制水乳化剂 乳化剂三元相图,初步确定乳化剂用量。第48页/共81页3.相体积分数内水相在初乳中可占575,最好的范围是25504.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采用二步乳化法制备W/O/W型复乳,成乳时应注意搅拌速率及搅拌时间。第一步加入溶液宜慢,搅拌速率应稍大于第二步,但也不应激烈,否则会引起乳滴的破裂。5.超声的影响超声处理容易破坏复乳,通常仅可用于制备初乳。6.被包封药物的性质表面活性的或能与表面活性剂反应的药物可降低复乳的稳定性;药物还可能引起内外水相间的渗透压差,从而影响乳剂的稳定性。第49页/共81页(三)复乳产率的测定1.电导法2.透析法内水相中用葡萄糖(也可用NaCl)作指示物,制得W/
23、O/W型复乳后,立即将一定量复乳对一定量纯水进行透析直到达到平衡。对透析液中的指示物定量得C(g/L),如原内水相中有指示物W(g),复乳中已外溢的内水相体积、外水相体积和透析用的纯水体积分别为V1、V2、V3(L),则复乳的产率为:Y()100-100C/W/(V1+V2+V3)因已知配制时内水相得体积Vi,则已外溢得内水相体积V1为 V1C(V2+V3)/(W/ViC)Y()100S1-20(S2-S3)/4.75/S1第50页/共81页(四)提高复乳稳定性的措施1.稳定剂的应用在外水相中加入PVP溶液,或加入增稠剂聚乙二醇,或表面活性剂Poloxamer,可使复乳的粘度增大,降低复乳乳滴
24、的流动性,有利于减少W/O/W型复乳的分层在W/O/W型复乳的内水相中加入亲水的高分子,如明胶溶液或蛋白质溶液,可增强油水界面膜的机械强度,提高复乳的稳定性第51页/共81页2.形成聚合凝胶与聚合膜(1)聚合凝胶:在内水相或外水相中形成聚合凝胶(S)以提高复乳的稳定性;(丙烯酰胺)(2)聚合膜:通过内水相中的蛋白质或聚丙烯酰胺与油相中的疏水性Poloxamer在界面作用,再用射线辐射,在界面形成聚合膜提高复乳的稳定性。3.形成液晶相膜第52页/共81页四、微乳(一)微乳的制备油、乳化剂和助乳剂确定之后,可通过三元相图找出微乳区域,从而确定它们的用量。一般可把乳化剂及其用量固定,水、油、助乳剂三
25、个组分作三角形相图。第53页/共81页第54页/共81页从相图确定合适的处方后,将各成分按比例混合即可制得微乳,且与各成分加入的次序无关。通常制备W/O型微乳比O/W型微乳容易。1)制备制备W/O型微乳:先将亲水性乳化剂同助乳剂按型微乳:先将亲水性乳化剂同助乳剂按要求的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再加一定要求的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再加一定量的油相,混合搅拌后,用量的油相,混合搅拌后,用水滴定此混浊液至澄水滴定此混浊液至澄清清,即得。,即得。2)制备制备O/W型微乳:可将选定的型微乳:可将选定的溶于油相的乳化剂溶于油相的乳化剂以以1020的量溶于油相中,再将此油相在搅的量溶于油相中,再将
26、此油相在搅拌下加入到适量的水相中去,最后根据相图计算拌下加入到适量的水相中去,最后根据相图计算得知的助乳化剂量加入到以上混合物中,可得得知的助乳化剂量加入到以上混合物中,可得透透明的明的O/W型微乳型微乳。第55页/共81页制备O/W型微乳的基本步骤:1.选择油相及亲油性乳化剂,将该乳化剂溶于选择油相及亲油性乳化剂,将该乳化剂溶于油相中油相中2.在搅拌下将有乳化剂的油相加入水相中,如在搅拌下将有乳化剂的油相加入水相中,如已知助乳化剂的用量,则可将其加入水相中已知助乳化剂的用量,则可将其加入水相中3.如不知助乳化剂的用量,可用助乳化剂滴定如不知助乳化剂的用量,可用助乳化剂滴定油水混合物,至形成透
27、明的油水混合物,至形成透明的O/W型微乳为止。型微乳为止。第56页/共81页(二)影响成乳的因素微乳的处方在组成上的一个特点是通常必须有助乳化剂。但少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使界面张力降到临界值,不加助乳化剂也可形成O/W型微乳助乳化剂可插入到乳化剂界面膜中,形成复合凝聚膜,提高膜的牢固性和柔顺性,微小的乳滴才易形成。第57页/共81页1.助乳化剂的影响助乳化剂可调节乳化剂的HLB值,使与油相的要求符合,以利于微乳的形成。制备W/O型微乳时,大体要求乳化剂的HLB值为36,制备O/W型微乳需用HLB值为818的乳化剂。助乳化剂对界面能和乳滴粒径也有影响。2.乳化剂的修饰修饰后的
28、乳化剂使微乳稳定性提高。第58页/共81页第四节 乳剂的性质一、流变性乳剂的流变性对乳剂的制备和使用的意义:1)大规模生产中使用各种机械操作时所用的液体须大规模生产中使用各种机械操作时所用的液体须有一定的流动性;有一定的流动性;2)口服乳剂须易于从容器中倾出;口服乳剂须易于从容器中倾出;3)皮肤用药要有适宜的铺展性;皮肤用药要有适宜的铺展性;4)注射剂要求乳剂能顺利通过针头。注射剂要求乳剂能顺利通过针头。第59页/共81页影响乳剂粘度的因素分散相的相体积分数分散介质的粘度乳化剂的性质和用量乳滴的大小和粒径分布第60页/共81页二、液晶相与膜的结构与性质液晶相:随着乳剂中乳化剂浓度的增加,乳剂的
29、稳定性会突然上升,并有油、水以外的第三相出现。液晶相多为乳化剂和水组成,它在乳化剂、油和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粘度很大的、远程有序的缔合结构液晶相结构可用X射线衍射测定液晶相的出现,乳剂的稳定性突然增大改变油相的成分,液晶相的形成会受影响,普通乳的稳定性也会改变液晶相使乳剂稳定的机制:液晶围绕乳滴形成的多层结构是很稳定的薄膜,可阻止乳滴的合并。第61页/共81页三、乳滴表面的电学性质用离子型乳化剂制备乳剂,由于乳化剂带电荷的基团在乳滴表面的定向排列,乳滴周围可形成双电层。电势是影响乳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乳滴间的斥力势能为VB2。斥力势能从斥力角度反映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O/W型乳剂的稳定作用
30、。对较浓的乳剂,乳滴带电对稳定性的影响不如乳化剂膜的粘弹性重要。对W/O型乳剂,由于连续相是油相,不会提供足够的反离子,电势梯度必然很弱,双电层的斥力对稳定性影响通常很小。第62页/共81页四、稳定性乳剂的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分层破裂絮凝相转变合并第63页/共81页(一)物理稳定性破坏的表现分层:分散相乳滴集中或靠近絮凝:分散相集中在一起呈疏松团块的现象合并、破裂:不同于分层和絮凝,是不可逆的变换,此时乳滴的膜已被破坏或改组,乳滴已合并变大,直至分出透明的油滴或油层。相转变:由O/W型转变为W/O型或相反的变化。乳滴小而均匀,可以得到很稳定的乳剂,但并不是粒径愈小的乳滴愈稳定。第64页/
31、共81页(二)复乳的稳定性A型复乳容易转变为普通乳(油滴中的微水珠逐渐消失),而B型的变化缓慢如内水相含电解质,用水稀释复乳时,A型及B型的比较稳定,而C型的发生内水相的合并及外溢内水相为水,而用电解质溶液稀释复乳,A型及C型油膜破裂,内水相外溢,而B型仅内微水珠变小内外渗透压差第65页/共81页W/O/W型复乳破坏的可能途径第66页/共81页五、释药特性、吸收与靶向性(一)释药机制1.透过油相的扩散对药物溶于水相的W/O型乳剂,其释药符合一级反应速率:C0为水相中药物的初浓度,k为乳剂中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且:其中,A为水滴的总表面积,D是药物在油相中的扩散系数,P是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V是
32、水相的体积,h是油相的厚度。第67页/共81页如药物在W/O/W型复乳内水相、油相(膜)及外水相中的浓度分别为Ci、Co、Ce,药物透过膜的扩散符合一级动力学和Fick定律:因为 CeCo/P,则式中D为药物在油相中的扩散系数,A为油膜与外水相间的界面积,h为油膜厚度,P为药物在油相与外相间的分配系数,t为时间。第68页/共81页2.载体传递转运载体使亲水物质变为疏水性,从而可透过油膜,如用仅溶在油中的硬脂酸(HSt)作载体,可通过以下反应使外水相中的Cu2+透过油膜进入含酸性缓冲系统的内水相:Cu2+2HSt2H+CuSt2外水相开始转走了Cu2+而交换得2H+,当CuSt2透过油膜而到达内
33、水相时,发生逆反应,将Cu2+交予内水相而将水相的2H+带入油相(形成2HSt),而内水相的酸性缓冲溶液可提供相当量的H+,这样便可在较大的程度上实现Cu2+对抗其浓度梯度的连续转运。第69页/共81页(二)释药模型Higuchi(1964)将溶液中固态微粒溶解或增长的理论应用于乳剂的释药,推导并证实了微米大小的乳滴受外相扩散控制的溶质转移速率理论。如乳滴(粒径 1m左右或更小)为一室型,可因释药而缩小(或因吸收溶质而增大),则乳滴质量m(4r3/3)的变化速率为t 时的乳滴半径r符合下式:式中为乳滴的密度,D为溶质在外相中的扩散速率,C为连续相中远离乳滴处同乳滴表面处(连续相一侧)的溶质质量
34、浓度差,r0为时间t0时的乳滴半径。第70页/共81页(三)影响乳剂释药特性与靶向性的因素1.界面的大小O/W型普通乳油滴愈小,比界面愈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释药愈快2.油相对释药的影响vO/W:油的含量愈高释药愈慢,油含量愈高油的含量愈高释药愈慢,油含量愈高小鼠小鼠LD50愈高,即急性毒性愈低愈高,即急性毒性愈低vW/O/W型复乳:油相的粘度愈低,物质从外型复乳:油相的粘度愈低,物质从外相进入内相的速率愈高,油膜也愈易破裂或相进入内相的速率愈高,油膜也愈易破裂或形成漏隙形成漏隙第71页/共81页3.乳化剂4.乳剂的类型 例 橄榄油,氟尿嘧啶5.药物性质释药性质的差异并非来自乳滴破损(由
35、显微镜观察),而是药物本身透过油相外溢。1)基本上取决于药物的基本上取决于药物的Mr2)如内、外水相都有药物,则还与外水相的药如内、外水相都有药物,则还与外水相的药物浓度有密切关系。物浓度有密切关系。例 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乳化剂),碘化罂粟油(油相),阿霉素(药物)第72页/共81页6.电解质的影响(1)渗透效应内水相渗透压较高,油滴可因膨胀而破裂,也使内水相外溢复乳油膜愈薄,愈可能发生因渗透压差而引起破裂A型及C型复乳比B型复乳更易发生这种破裂药物及其他附加剂(在内水相或外水相)也同样产生渗透压,可由于调节渗透压。(2)界面效应提高界面层的刚性,增加了药物释放的阻力。第73页/共81页
36、7.乳剂中药物靶向性的影响因素微小乳滴(1.3m)易被肝脏的细网状内皮系统摄取,静注的乳剂乳滴在0.10.5 m时,则为肝、脾、肺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所清除。静注712 m的乳滴可被肺机械性滤取乳剂的类型及乳滴的表面性质的作用:O/W型乳剂静注后易蓄积于炎症部位;带负电的O/W型乳剂的乳滴的电势绝对值愈大,静注后愈易被肝的网状内皮系统吸收而靶向于肝;带正电荷的乳滴较易被肺毛细血管截留而靶向于肺;W/O型乳剂经肌内、皮下或腹腔注射后,易聚集于附近的淋巴器官。第74页/共81页第五节 乳剂质量评价一、物理稳定性评价(一)测定乳剂的粒径及其分布静脉乳产品一般粒径均匀,平均小于1m,无聚集合并
37、现象;在1滴乳剂液中(0.05ml),1015 m的乳滴不多于2颗,无大于15 m的乳滴1.对乳剂粒径的要求2.测定乳滴粒径的方法显微镜法、TEM、SEM、Coulter计数法.第75页/共81页(二)离心法经离心后,乳滴会上浮或下沉。将乳剂放在3750 r/min、半径为10cm的离心机中离心5小时,可相对于放置1年因密度不同产生的分层、絮凝或合并的结果。(三)稳定指数法(渗透率法)复乳制得后测得产率y0,贮放一定时间后,由于内水相及其中的指示物可因油膜破裂或透过油膜外溢,产率下降,再测得y1,则稳定指数R:R=(y0-y1)/y0=(1-y1/y0)100%R愈大,稳定性愈差第76页/共8
38、1页(四)浊度法浊度(turbidity):将一束入射光的光强度降到1/e的光程的倒数。比浊度与乳剂粒径呈反比,乳剂浊度变小时表明粒径变大,可用于评价乳剂的稳定性。(五)加速试验我国对制剂的加速试验规定为:采用上市包装,于40及60两种温度、相对湿度75,分别贮放3个月;如制剂不够稳定,可分别降低温度、湿度继续试验,同时可考虑改良包装等。可供乳剂参考。(六)粘度法相对粘度随时间降低速率愈高,复乳的稳定性愈小。第77页/共81页三、化学测定法(一)pH值脂肪乳的主要降解途径是其中的磷脂及甘油三酯的水解,从而引起介质的pH值降低。(二)药物含量乳剂中的药物可因氧化、水解、光解等化学反应而变质,也可
39、因乳化剂形成胶团的催化作用而加速分解,故常需了解药物在乳剂中的化学稳定性。第78页/共81页四、体外释药的动力学试验方法1.透析袋扩散法药物从乳剂中进入透析袋内溶解的速率,小于从透析袋内透析出来的速率,袋内外的药物浓度梯度较小,这是本法测得的释药速率往往显著偏小的原因。2.总体液平衡反向透析法为了避免将乳剂封闭在透析袋内,本法将O/W型乳剂直接放入一定体积的释放介质内于37搅拌。这时释放介质成为油滴的分散介质。药物从油滴中释放入释放介质,仅受到油滴和新的外水相之间的真实的浓度梯度控制,符合无限稀释的条件。第79页/共81页3.离心超滤法在离心管中用有超滤膜隔开的封闭管,可在离心条件下将若干微升的水分散介质中的毫微粒分离。4.低压下超滤法将乳剂置入带搅拌的超滤池,池中有适量(30200ml或2001000ml)的释放介质,隔一定时间将一定量此介质通过超滤膜过滤(用小于50kPa的低压氮气),再测定滤液中的药物含量。第80页/共8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1页/共81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