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种植制与土壤耕作.pptx





《药用植物种植制与土壤耕作.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种植制与土壤耕作.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主要内容第一节药用植物种植制度第二节药用植物土壤耕作第1页/共33页2第一节药用植物种植制度一、种植制度的含义与功能二、栽培植物布局 三、复种四、间作、混作及套作 五、轮作与连作 第2页/共33页3一、种植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1种植制度的含义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2种植制度的功能 包括因地种植合理布局技术、复种技术、间套作立体种植技术、轮作、连作技术、单元与区域种植制度设计与优化技术等。第3页/共33页4二、栽培植物布局(一)含义栽培植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植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种植植物结构包括种植植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配置是指种植植物在区
2、域或田地上的分布.(二)栽培植物布局的原则1满足需求原则2生态适应原则3高效可行原则4生态平衡原则第4页/共33页5三、复种(一)概念复种: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熟制:以年为单位表示种植的季数,是我国对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休闲:指耕地在可种植植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等方式。复种指数:通常用来表示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即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公式为:耕地复种指数=(全年种植植物总收获面积耕地面积)100%第5页/共33页6(二)复种的条件 1热量条件2水分条件 3地力与肥料条件 4劳力、畜力和机械化条件 5技术条件与经济效益大小 第6页
3、/共33页7(三)我国药用植物的主要复种方式3-2 两年三熟复种组合四、间作、混作及套作 图3-1一年两熟制的各种复种组合 单独药用植物复种的方式少见,一般都结合粮食作物、蔬菜等复种进行,把待种药用植物作为一种作物搭配在复种组合之内。第7页/共33页8四、间作、混作及套作(一)概念单作:在同一块田地上一个完整的生育期内只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植物的种植方式。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植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种植的方式。套作:在前季植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植物的种植方式,称为
4、套种。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 第8页/共33页9(二)间作、混作、套作的技术原理间作、混作、套作是在人为调节下,充分利用不同植物间某些互利关系,减少竞争,组成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使复合群体既有较大的叶面积,延长光能利用时间或提高群体的光合效率又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和多种抗逆性,以便更好地适应不良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保证稳产增收。技术原理:1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搭配2建立合理的密度和田间结构 3采用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第9页/共33页10(三)间作、混作、套作类型 粮药、菜药间、混作:1、在作物、蔬菜间、混作中引入药用植物,如玉米麦冬(桔梗、山药、细辛)。2、在药用植物的间、混作中引
5、入作物和蔬菜,如芍药(牡丹、山茱萸、枸杞)豌豆(大豆、小豆、大蒜等),川乌菠菜,杜仲(黄檗、厚朴等)大豆(马铃薯)果药间作 幼龄果树行间可间种红花、菘蓝、地黄、防风、苍术、穿心莲、知母、百合、成龄果树内可间种喜阴矮秆药用植物,如福寿草。林药间作,幼树阶段可间、混种龙胆、桔梗、柴胡、防风、穿心莲、苍术、补骨脂、地黄、当归、北沙参、藿香等,成树阶段(天然次生林),可间、混种人参、西洋参、黄连、三七、细辛、天南星、淫洋藿、刺五加、石斛、砂仁、草果、豆蔻、天麻等。套作类型以棉为主的套作区,可用红花、芥子、王不留行、莨菪等代替小麦。以玉米为主的套作,有玉米套郁金、川乌套种玉米。第10页/共33页11五、
6、轮作与连作(一)概念 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植物的栽培方式。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复种连作。(二)轮作倒茬的作用 1、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 2、协调、改善和合理地利用茬口 3、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植物产量 第11页/共33页12(三)连作(1)忌连作的作物、药用植物。以玄参科的地黄、薯蓣科的山药,茄科的马铃薯、烟草、番茄,葫芦科的西瓜以及亚麻、甜菜等为典型代表。这类植物需要间隔五六年以上方可再种植。(2)耐短期连作作物、药用植物。甘薯、紫云英、菊花、菘蓝等作物,对连作反应的敏感性属于中等类型。这类作物在连作二三年内受害较轻。(3)耐连作作物
7、、药用植物。这类作物有水稻、甘蔗、玉米、麦类、莲子、贝母及棉花等作物。其中又以水稻、棉花的耐连作程度最高,苋科的怀牛膝耐连作程度也比较高。此外,莲、洋葱、大麻、平贝母等也较耐连作。连作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12页/共33页13(四)茬口顺序与安排茬口:植物在轮作中给予后植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植物及其茬地的泛称。茬口特性:栽培某一植物后的土壤的生产性能,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栽培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措施对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作物具有不同的茬口特性茬口顺序的安排 生产上,茬口顺序安排要考虑前、后茬作物、药用植物的病虫草害以及对耕地的用养关系。在安排药用植物茬口应注意的问题有:叶类
8、、全草类药用植物,如菘蓝、毛花洋地黄、等,要求土壤肥沃,需N肥较多,应选豆科或蔬菜作前作。用小粒种子进行繁殖的药用植物,如桔梗、柴胡等,播种覆土浅,易受草荒危害,应选豆茬或收获期较早的中耕植物作前茬。属于某些病害的寄主范围或是某些害虫的同类取食植物,安排轮作时,必须错开此类茬口。如地黄与大豆、花生有相同的胞囊线虫,枸杞与马铃薯有相同的疫病,红花、菊花、水飞蓟、牛蒡等易受蚜虫危害。生长年限长,轮作周期长的可单独安排它的轮作顺序:如人参需轮作20年左右、黄连需轮作710年、大黄需轮作5年以上。第13页/共33页14第二节药用植物土壤耕作 一、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二、土壤耕作措施及其作用三、抗旱保墒
9、土壤耕作 四、坡地土壤耕作五、盐碱地土壤耕作第14页/共33页15一、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一)土壤耕作与土壤、气候、植物的关系土壤耕作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壤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库之一、是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赖以生活的基础。气候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土壤结构变化,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自然植被覆盖下的土壤生态系统,不受人类的干涉,是闭合式的生态系统。土壤耕作就是用机械方法,改善耕层土壤的物理状况,调节土壤固相、液相、气相的比例关系,建立良好的耕层构造,以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诸因素。不恰当的土壤耕作,也会对土壤中诸因素的比例产生影响第15页/共33页16(二)土壤耕作的任务创
10、造和维持良好的耕层构造适宜播种的表土层翻埋残茬和绿肥,混合土肥防除杂草和病虫害(1)药用植物对耕层构造的要求。耕层构造通常表现在耕层土壤中固相、液相、气相的比例关系上。耕层构造的另一种表现是土壤的松紧度.一般说,旱地土壤总孔隙度占总容积的52%56%为宜,其中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之间的比为1:1,或毛管孔隙稍多为好。(2)耕层构造的动态变化。例如干湿交替、冻融交替,蚯蚓的松土作用,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形成腐殖质。大雨后,表土结构破坏。(3)土壤耕作是创造和维持良好耕层构造的基本措施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条件,并提出直径23 mm或110 mm范围内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土壤肥力最高。第16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植物 种植 土壤 耕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