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济理论.ppt
《3经济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经济理论.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内容l消费理论l厂商理论l市场竞争理论l供求曲线下的概念分析l经济理论小结消费理论l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l基数效用理论l序数效用理论l电力系统案例分析消费理论概述l需求的实现或欲望的满足就是消费。消费是人们为满足欲望而使用物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点,因而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需求函数背后的消费者行为,通称消费理论(或从生产者的角度称为需求理论)。消费者行为分析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l(1)确定性的分析:基数效用理论(cardinalutilitytheory)序数效用理论(ordinalutilityth
2、eory)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preferencetheory)l(2)不确定性的分析:风险情况下的消费选择效用l经济学上一般以效用理论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l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效用(utility以U表示)。l效用是人们从消费一种产品中所得到的满足。一种产品,必须既有满足人们欲望的性能,人们又有对它满足的欲望,才能产生效用。这是一种主观的使用价值。因此,一般说来,我们只能比较不同产品对同一个人的不同效用,而不能比较同一产品对不同人的不同效用。也就是说,只能进行“自我比较”,而不能进行“互相比较”。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对于“自我比较”,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l基数效用分析
3、法(cardinalutilityapproach)即边际效用分析法(marginalutilityapproach)。一种产品对一个人的效用,可以用基数(cardinalnumber)测量,如1,2,4,9,并且每个人都能说出这种产品对自己的效用,单位为尤特尔(util,即utility的缩写)。若对某人来说,桔子的效用力为4utils,苹果的效用为2utils,则一个桔子的效用为苹果的两倍。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l序数效用分析法(ordinalutilityapproach)即无异曲线分析法(indifferencecurvesapproach)。效用无法测量,因而不能用基数表示,但可以按照偏
4、好排序,以序数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效用高低。也就是说,效用不是数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若对某人来说,桔子与苹果相比,他更喜欢桔子,苹果与梨相比,他更喜欢苹果,则桔子第一,苹果第二,梨第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一)总效用函数按照基数效用分析法,总效用(totalutility以TU表示)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产品而获得的效用总量。若只消费一种产品X,则总效用函数(简称效用函数)为TU=U(X)。实际上,消费者往往同时消费多种产品。为便于分析,现假 定 只 消 费 X,Y两 种 产 品,则 总 效 用 函 数 为TU=f(X)+g(Y),或TU=U(X,Y)。若用前者,则表示总效用为X,
5、Y这两种产品各自的效用之和。这意味着,X的效用与Y的效用彼此无关。若用后者,则表示X,Y的效用会相互影响,如盐的效用,在单独使用时可能很小,但加入菜中,效用就会变大。显然,后者比较符合实际,其一般形态为TU=AXY或TU=a0X+a1Y-a2XY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二)边际效用函数边际一词,在经济分析中通常指一个量的变化率。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指每追加一个消费单位所增加的总效用,以MU表示边际效用,则MU=TU/X如果消费量可以无限分割,总效用函数为连续函数时,则可利用微分方程,求得总效用的精确变化率-产品X的边际效用,是X的总效用对X消费量的一阶导数。MUx=lim(TU/X)=dTU/dX
6、如果总效用函数为多元函数,则TU=f(X,Y,Z,)。我们往往假定其他产品的消费量不变,只考察其中某一种产品消费量的微小变动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动,即边际效用是总效用对某一产品消费量的一阶偏导数。例如,对产品X,MUx=TU/X。l当他非常饿时,吃第第1个个馒头效用很大,有12utils;l吃第第2个个馒头时,效用也不小,有6utils;l吃第第3个个馒头时,已经半饱了,效用只有3utils;l吃第第4个个馒头时,已经基本上饱了,还有一点效用1util;l到吃第第5个个馒头时,吃不吃都无所谓,效用等于零;l如果再吃第第6个个馒头,他就会感到肚于发胀,产生了负效用2utils。效用与消费数量的关系
7、下表说明一个饭量较大的人吃馒头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这种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在经济生活中司空见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叫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又叫戈森(Gossen)第一法则。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预算限制下的消费选择假定消费者准备以10元购买三种彼此无关的产品X、Y、Z,其市场价格Px,Py,Pz分别为每斤1元,2元,3元,其边际效用MUx,MUy,MUz如下表所列。消费者如何购买商品组合,使得自己的效用最大?预算限制下的消费选择消费者如何购买商品组合,使得自己的效用最大?预算限制下的消费选择l如果消费者把10元全部用于其中的某一种
8、产品,如仅购买产品X,只得总效用57utils。l但是,如果他按每元所得边际效用的高低,依次选择总额为10元的三种产品X为3斤,Y为2斤,Z为1斤,则在各产品每元所得边际效用都等于8utils时,可得最大效用88utils,比全部买X产品多得效用31utils。l就消费多种产品来说,消费者购买各种产品所花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均等边际效用均等边际效用均等边际效用均等。所谓消费者均衡(consumersequilibrium)是指:消费者以一定的收入,在一定市场价格下,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能够获得最大满足的状态-总效用最大化的状态。实际上,一个消费者的行为总会受到若干限制,如货币收入的限制,票证
9、定额的限制,等等。当消费者以一定的货币收入消费多种产品,或者对一种产品采取多种消费方式时,一定要使最后一元货币所取得的边际效用彼此均等,才能取得总效用的最大化。这就叫作边边边边际际际际效效效效用用用用均均均均等等等等法法法法则则则则,或戈森第二法则,也叫效用最大法则(lawofmaximizingutility)。消费者均衡采用数学上条件极值的解法,同样可以证明边际效用均等法则。这里以拉格朗日乘数法为例。设消费者购买X,Y,Z三种产品,货币收入为M,则:目标函数:maxTUf(X,Y,Z)约束条件:s.t.PxXPyYPzZ=M令Lf(X,Y,Z)+M-(PxXPyYPzZ)为求L最大,其必要
10、条件为:L/=M-(PxXPyYPzZ)=0L/X=f/X-Px=0L/Y=f/Y-Py=0L/Z=f/Z-Pz=0可得到:MUx/Px=MUy/Py=MUz/Pz=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者反对基数效用论,认为一种产品对消费者的效用,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而且受到同时消费的有关产品的影响。他们主张,一个消费者虽然说不出各种产品的效用各有多少utils,但能够明确徘出自己对这产品偏好(Preference)的次序。因此,他们提出无异曲线分析法,着重研究有关产品的相互关系,形成独立的消费选择理论体系。无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是指: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
11、的轨迹。无异曲线分析法是序数效用论的基础。无异曲线无异曲线无异曲线的性质有:(1)斜率为负;(2)凸向原点;(3)互不相交-简单证明。预算空间与预算线消费者一方面追求满足最大,一方面又受到货币收入限制。设消费者购买价格为Px,Py的两种商品X,Y,其货币收人为M,则其预算空间(budgetspace)为下图中的OX1Y1,可表示为:PxX+PyYM若消费者购买OX1Y1以内的商品组合,则货币收入有剩余;若消费者购买OX1Y1以外的商品组合,则超过预算,必须负债;若消费者购买X1Y1线上的商品组合,则恰好完全用掉货币收入,可写为:PxX+PyY=MY=(1/Py)M-(Px/Py)X上式为斜线X
12、1Y1的方程式,称为预算线(budgetline),又称价格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预算线与无异曲线相切。切点E既在预算线X1Y1上,又在无异曲线I2上。该点的斜率,从无异曲线来看,就是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xy;从预算线来看,为X,Y的价格之比。故消费者均衡的数学表达式为:MRSxy=Px/Py其含义是:在切点E处,消费者主观上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客观上的价格比例。消费者均衡一旦用户转而使用其它替代能源,一定要分析用户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决定。在一个家庭内,既可以用电烧开水,也可以用煤气烧。这两种能源是互为替代品的。如果煤气价格始终不变,而用电则实行峰谷差价时,用户可能会根据烧开水的具体实
13、间,判断使用煤气和电力各自的费用,取其中的最佳方案。例如,在电力高峰时,用户将会采用煤气烧开水,因为此时电价太高;而在电力低谷时,用户将会采用电力烧开水,因为此时电费便宜。消费理论应用一般用户的电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下降曲线。由于电力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当电价为该点对应的值时,他愿意消费的电力数量。所以,电价越低,消费者愿意消费的电力越多。当实行峰谷电价以后,假设负荷高峰时的电价远远高于负荷低谷时的电价。对于用电弹性很大的用户,他将大大增加在负荷低谷时的电力消费。因为此时,消费者对于这种现象最明显的感觉是,当他大量使用电力时,得到了很大的优惠价,这时他真正感觉到自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
14、消费理论应用生产的基本规律l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技术(T)l生产函数产出Qf(L,K,T)若只考虑劳动、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则Qf(L,K)在短期内,只有一种变动投入劳动在短期内,只有一种变动投入劳动L,则:则:(1)总产量)总产量TP=Q(2)平均产量平均产量APL=TP/L(3)边际产量边际产量MPL=dTP/dL l 总总产产量量曲曲线线上上任任何何一一点点的的平平均均产产量量,就就是是自自原原点点O到这一点射线的斜率。到这一点射线的斜率。l总总产产量量曲曲线线上上任任何何一一点点的的边边际际产产量量,就就是是这这一一点切线的斜率。点切线的斜率。l当当射射线线与与总总产产量
15、量曲曲线线切切于于点点S时时,其其斜斜率率最最大大,即平均产量最大。即平均产量最大。l到点到点N,切线的斜率最大,即边际产量最大。切线的斜率最大,即边际产量最大。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成本分析l成本(Cost)成本指生产活动中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代价。即:必须向为生产活动提供所需生产要素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报酬。在经济学中,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在短期内,厂商不能根据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如设备、厂房、管理人员)。从长期看,厂商可以根据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短期成本l固定成本(fixedcost,FC)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l变动成本(variableco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