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经皮给药制剂.pptx
《章经皮给药制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经皮给药制剂.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经皮传递系统一、经皮传递系统(TDDS)(TDDS)又称经皮治疗系统又称经皮治疗系统(TTS)(TTS)系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该制剂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系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该制剂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的作用。广义的经皮吸收制剂既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全广义的经皮吸收制剂既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全身治疗作用。身治疗作用。常用的剂型为贴剂常用的剂型为贴剂(patch)
2、(patch),还有软膏剂、硬膏剂、涂,还有软膏剂、硬膏剂、涂剂和气雾剂等。剂和气雾剂等。第1页/共40页二、二、TDDS TDDS 的特点的特点 优点:优点:可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可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活;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减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减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减少个体差异,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减少个体差异,且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停止用药。且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停止用药。
3、第2页/共40页 TDDS TDDS 的局限性:的局限性:由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率低,只有作用剧烈的药物,由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率低,只有作用剧烈的药物,即用药剂量很小就能产生药效的药物才能选用;即用药剂量很小就能产生药效的药物才能选用;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于制备透皮传递系统,特别是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于制备透皮传递系统,特别是对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致敏性的药物;对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致敏性的药物;要防止控制释放速度的薄膜破裂或损坏,否则会引要防止控制释放速度的薄膜破裂或损坏,否则会引起释放速度的剧烈增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起释放速度的剧烈增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第3页/共40页 一、皮肤的基本生
4、理结构与吸收途径一、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与吸收途径(一)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一)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皮肤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即角质层、生长表皮肤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即角质层、生长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角质层和生长表皮合称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角质层和生长表皮合称表皮表皮(epidermis)(epidermis)。第二节第二节 药物的经皮吸收药物的经皮吸收第4页/共40页(二二)药物在皮肤内的转移药物在皮肤内的转移 1 1、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到毛细血管,、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到毛细血管,转移到体循环,是药物透过皮肤吸收主要途径。转移到体循环,是药物透过皮肤吸收主
5、要途径。2 2、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第5页/共40页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一一)生理因素生理因素 1 1、皮肤的水合作用;、皮肤的水合作用;2 2、角质层的厚度;、角质层的厚度;3 3、皮肤的条件;、皮肤的条件;4 4、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第6页/共40页(二二)剂型的理化性质剂型的理化性质1 1、药物剂量和药物浓度、药物剂量和药物浓度TDDSTDDS首选药物:首选药物:一般是剂量小、作用强的药物;一般是剂量小、作用强的药物;半衰期短需要频繁给予的药物;半衰期短需要频繁给
6、予的药物;常规口服或注射给药的药效不可靠或具严重福副作常规口服或注射给药的药效不可靠或具严重福副作用的用的 药物。药物。第7页/共40页2 2、分配系数与溶解度、分配系数与溶解度 脂溶性适宜的药物。脂溶性适宜的药物。3 3、分子大小与形状、分子大小与形状分子量大于分子量大于500500的物质较难通过角质层。的物质较难通过角质层。药物的药物的扩散系数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或立方根成反比,分扩散系数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或立方根成反比,分子量愈大,分子体积愈大,扩散系数愈小;子量愈大,分子体积愈大,扩散系数愈小;第8页/共40页4 4、pKapKa 很多药物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以分子形式存在时有较大的经
7、很多药物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以分子形式存在时有较大的经皮透过能力,而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皮透过能力,而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表皮:;真皮:表皮:;真皮:5 5、熔点、熔点 低熔点的易于吸收。熔点高的水溶性或亲水性的药物,在角质层的透过低熔点的易于吸收。熔点高的水溶性或亲水性的药物,在角质层的透过速率较低。速率较低。第9页/共40页(二二)剂型因素剂型因素1 1、剂型、剂型2 2、基质、基质3 3、pHpH值值4 4、药物浓度与给药面积、药物浓度与给药面积 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是依赖于浓度梯度的被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是依赖于浓度梯度的被动扩散,其推动力是皮肤两侧的浓度梯度,动
8、扩散,其推动力是皮肤两侧的浓度梯度,TDDSTDDS中的药量对维持该浓度梯度具有重要作用。中的药量对维持该浓度梯度具有重要作用。5 5、透皮促进剂、透皮促进剂第10页/共40页 三、药物经皮吸收的促进方法三、药物经皮吸收的促进方法(一)(一)化学方法化学方法1 1、经皮吸收促进剂、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netration enhancers)是是指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指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肤的物质。第11页/共40页1 1、氮酮类化合物、氮酮类化合物对亲水性药物的吸收促进作用强于亲脂性药物。对亲水
9、性药物的吸收促进作用强于亲脂性药物。常与丙二醇合用。常与丙二醇合用。2 2、油酸、油酸反式构型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强的打乱脂质双分反式构型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强的打乱脂质双分子层有序排列作用,与丙二醇有协同作用,常用子层有序排列作用,与丙二醇有协同作用,常用浓度小于浓度小于10%10%。3 3、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刺激性小,与其他促渗剂有协同作用刺激性小,与其他促渗剂有协同作用第12页/共40页4 4、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亚砜(DMSO)(DMSO)(1)DMSO(1)DMSO 吸收促进机理:与皮肤相互作用和对药物增溶。吸收促进机理:与皮肤相互作用和对药物增溶。缺点:具有皮肤刺激性和恶臭。
10、缺点:具有皮肤刺激性和恶臭。(2)(2)癸基甲基亚砜(癸基甲基亚砜(DCMS DCMS)用量较少,对极性药物的促进能力大于非极性药用量较少,对极性药物的促进能力大于非极性药物。物。第13页/共40页5 5、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自身可以渗入皮肤并可能与皮肤成分相互作表面活性剂自身可以渗入皮肤并可能与皮肤成分相互作用,改变皮肤透过性质。用,改变皮肤透过性质。非离子型主要增加角质层类脂流动性,刺激性小,透过非离子型主要增加角质层类脂流动性,刺激性小,透过促进效果也最差,可能是由于临界胶团浓度促进效果也最差,可能是由于临界胶团浓度(CMC)(CMC)较低,较低,药物容易被增溶在胶束中而较少
11、释放有关。药物容易被增溶在胶束中而较少释放有关。离子型与皮肤的相互作用较强,但连续应用后会引起红离子型与皮肤的相互作用较强,但连续应用后会引起红肿、干燥或粗糙化。肿、干燥或粗糙化。第14页/共40页6 6、醇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含有含有2525个碳原子的短链醇能溶胀和提取角质个碳原子的短链醇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经皮透过。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经皮透过。7.7.其他吸收促进剂其他吸收促进剂挥发油挥发油 ,如薄荷油、桉叶油、松节油等,如薄荷油、桉叶油、松节油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第15页/共40页(二
12、)物理方法(二)物理方法1 1、离子导入技术、离子导入技术 (iontophoresisiontophoresis)离子导入技术是利用电流离子经电极定位导入皮肤离子导入技术是利用电流离子经电极定位导入皮肤或粘膜、进入局部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生物物理或粘膜、进入局部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生物物理方法。方法。2 2、超声导入、超声导入超声波技术作为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药物的经皮吸超声波技术作为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药物的经皮吸收,首先是由收,首先是由FellingerFellinger和和SchmidSchmid把氢化可的松软把氢化可的松软膏用于关节炎治疗中。膏用于关节炎治疗中。3 3、微针、微针第16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章经皮 制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