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pptx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原理内容原理内容 方法论方法论 注意注意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 1)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性。(2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想问题、办事情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发挥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要又要尊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还要不断积累还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正确的主观因素。素。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
2、作用的关系: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关系:考点阐释考点阐释P22P22第1页/共50页 2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和和主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制约的制约 (1 1)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办事,办事,从从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出发出发 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和和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关系 客观条件客观条件的制约和的制约和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关系发挥的关系 (2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一系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制约的制约 3 3、正确处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
3、社会的关系 1 1、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为什么)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2页/共50页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的三个表现第一、第一、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想)的能力和活动(想)第二、第二、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能的能力和活动(做)力和活动(做)第三、第三、精神状态精神状态为什么必须充分为什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才能揭示示事物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本质和规律,以,以正确正确地指导地指导人们的行动人们的行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去才能去利用规律利用
4、规律、利用和创造条件利用和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中,必然遇到遇到困难、挫折、暂困难、挫折、暂时失败,时失败,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坚强的意志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3页/共50页1 1、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的哲学寓意是、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的哲学寓意是 ()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B B、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 C C、不同的能动性带来的结果不同不同的能动性带来的结果不同 D D、违反客观规律,
5、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违反客观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ABCDABCD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4页/共50页 2 2、人们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人、人们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发挥的的主观能动性,其发挥的基础基础是(是()A A、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B B、要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要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 C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 D、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C DC D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一
6、、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5页/共50页 3 3、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把人变成规律的、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把人变成规律的奴隶的消极坐等的机械论、宿命论;又要反对不讲奴隶的消极坐等的机械论、宿命论;又要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因为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因为这两种做法都是(这两种做法都是()A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B、割裂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割裂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C C、割裂了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关系割裂了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关系 D D、否认了
7、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B CB C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6页/共50页4、辨析题、辨析题 背景:背景: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充满百姓视角,年政府工作报告充满百姓视角,反映中国政府在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反映中国政府在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权益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辨题: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能正确发挥辨题: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考点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一、要重视
8、发挥主观能动性第7页/共50页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1、现象与本质、现象与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极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极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6、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练习一下练习一下练习一下练习一下第8页/共50页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现象和本质之间的
9、区别与联系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现现现现 象象象象本本本本 质质质质规规规规 律律律律区区别别是事物的是事物的表面的特征表面的特征和和外部联系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根本性质和和内部联系内部联系是事物运动过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程中固有固有的、的、本质本质的、的、必然必然的联系的联系是事物是事物个别个别的东西的东西是同类现象中是同类现象中一般一般的的东西东西是是多变多变的的是是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的能为人的感官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直接感知 只能由人的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去把握去把握联联系系 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10、表现,本质,本质总是表现总是表现为现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为现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9页/共50页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区别别联联系系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认,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识的高级阶段是以是以感觉、知觉、表象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等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概念、判断、推理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的形式反映事物具有具有具体、生动
11、、形象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的特点具有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的特点(1 1)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有待于发展到理性到理性认识认识(2 2)它们都是人的认识,其)它们都是人的认识,其形式是主观形式是主观的,的,内容是客观内容是客观的,的,二者是在二者是在实践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础上辩证统一的关系;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10页/共50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谁更正确、可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谁更正确、可靠?可见,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可见,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需要由感性认由感性认
12、识识上升上升到理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人说:有人说:眼见为实;眼见为实;有人说:有人说:眼见不一定为实(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眼见不一定为实(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1 1、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可靠;我们常说:我们常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2 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深刻;3 3、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低级阶段,理发认识属于认,理发认识属于认识的识的高级阶段高级阶段;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
13、过现象看本质第11页/共50页真理:真理: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系统化、理论化、逻辑化的真理性认识。系统化、理论化、逻辑化的真理性认识。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认识认识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错误正确正确正确误错误错真理真理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理理论论)系系统统化化错误理论错误理论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12页/共50页真理、科学理论的巨大作用:真理、科学理论的巨大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属于真理、科学理论属于理性认识理性
14、认识,它反映了事物,它反映了事物的的本质和规律本质和规律,能够,能够预见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为人们事物发展的方向,为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提出提出正确方案,因而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正确方案,因而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巨大的指导作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13页/共50页 认识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根本任务是经过是经过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上升到上升到理性认理性认识识,透过,透过现象现象抓住事物的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本质和规律。要提高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的自觉性自觉性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现象,理性认识现象,理性认识本质;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
15、: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论原理认识论原理 原理内容原理内容 方法论方法论 注意注意 第14页/共50页什么是认识的根本任务?什么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什么是认识的根本任务?什么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实践上升上升第一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指导指导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实践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实践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1 1)认识的根本任务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认识过程的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第一次飞跃。(2 2)认识的根本目的认识的根本目
16、的则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则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这是认识的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3 3)可见,认识的)可见,认识的根本任务根本任务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是不同的两个阶段不同的两个阶段,不,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能将二者混为一谈。第15页/共50页为什么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什么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12 第一,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第一,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认识了现象不等于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认识了本质和规律。第二,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第二,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认识需要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
17、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三,从作用来说,第三,从作用来说,对事物本质和规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的正确认识,能更好更好的指导实践。的指导实践。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16页/共50页 怎样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怎样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发挥挥主主观观能能动动性性创造两个必要的条件创造两个必要的条件不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不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一,第一,占有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第二,用
18、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加工制作前提前提关键关键从从深度深度上讲,认识要上讲,认识要逐步深化逐步深化从从广度广度上讲,认识要上讲,认识要不断扩展不断扩展从从进程进程上讲,认识要上讲,认识要不断推移不断推移坚持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认识,看待认识,反对把反对把认识静止化认识静止化、凝固化凝固化方法论方法论 第17页/共50页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分析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分解为各各个要素,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和思维过程。综合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
19、个要素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结合起来来,组成,组成一个整体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统一的统一的事物的客观性质事物的客观性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决决定定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18页/共50页 合理想象:合理想象:就是就是立足立足已知的事实,已知的事实,根据根据已知的规律,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人的思维潜能。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为指导,面对实际实际,敢于,敢于提提出新问题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
20、。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关于创新关于创新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要求的要求唯物论:唯物论:正确思想意识正确思想意识的指导作用的指导作用辩证法:事物是辩证法: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运动变化发展的的认识论:认识要认识论: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实践原因:实践原因: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和和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结合起来P33怎么做怎么做怎么做怎么做第19页/共50页1 1、下列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是(、下列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是()A A
21、、小李脸红了小李脸红了B B、班主任老师说王平品质好班主任老师说王平品质好 C C、春暖花开春暖花开 D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B2 2、(、(20002000全国全国1414)“眼见不一定为实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这主要是因为(要是因为()A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 C经验有直接和间接经验有直接和间接 D D本质是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本质是眼睛看不到的东西B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20页/共50页3 3(1997(1997全国全国15)15)我国有我国有“小儿辩日小儿辩日”的故事
22、:小儿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A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4.4.辨析: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认识的
23、根本目的。辨析: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点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第21页/共50页考点一、关于实践(基本特征;作用)考点一、关于实践(基本特征;作用)实实 践践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的基础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认识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活动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理理 想想的实现的实现都离都离不开不开主体主体地地位位方方法法论论自觉的投身社会实践自觉的投身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的道路第22页/共50页考点一、关于实践(基本特征;作用)考点一、关于实践(基本特征;作用
24、)考点二、在实践中锻炼成才考点二、在实践中锻炼成才1 1、实践的、实践的含义含义2 2、实践具有、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三个基本特征3 3、实践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及对社会发展的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作用练习一下练习一下练习一下练习一下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 5 5、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6 6、改造、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和改造和改造主观世界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的辩证关系 练习一下练习一下练习一下练习一下第23页/共50页人人(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改造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一切活动一切活动主体主体对对 象象范畴
25、范畴实践不同于人的实践不同于人的纯纯主观思维活动主观思维活动能能动动性性引引起起变变化化表表现现形式多样形式多样生产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教育活动教育活动艺术活动艺术活动考点一、关于实践(基本特征;作用)考点一、关于实践(基本特征;作用)实践是人类所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特有的活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有根本的区别。本的区别。1、实践的、实践的含义含义第24页/共50页2 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注意点注意点:1.1.深刻理解深刻理解实践的三个特征实践的三个特征 2.2.实践的三个特征实践的三个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过 现象 认识 本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