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土壤水分空气与热量环境土壤学.pptx





《章节土壤水分空气与热量环境土壤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节土壤水分空气与热量环境土壤学.pptx(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土壤养分一起,共同构成土壤肥力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经常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使土壤表现出不同的肥力特征 一、土壤水分二、土壤空气三、土壤热量四、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及其调节第1页/共110页一、土壤水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水分是指在105110下能从土壤中驱逐出来的水分,而不包括化合水和结晶水。土壤水分是重要的土壤肥力要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是作物吸收养分的重要条件参与土壤中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自然界重要“水库”和水循环重要环节,环境的重要组分(一)、土壤水分含量及表示方法(二)、土壤水分类型与水分常数(
2、三)、土壤水分能量状态(四)、土壤水运动及田间循环(五)、土壤水分状况及其调节第2页/共110页(一)、土壤水分含量及表示方法A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即为土壤含水量(soil water content),也称土壤湿度(wetness)1.质量含水量(mass water content)也称重量含水量,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水分所占的比例,无量纲,常用m表示。也可用单位g-1,无需再注明质量含水量。第3页/共110页需要注意的问题:质量含水量的表示必须以烘干土重为基数,其原因为:1.自然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在时间、空间变化着,湿土是一种瞬时状态,为了使各地或各时期土壤含水量有一
3、个可比性,只有烘干土壤才是一种稳定状态。2.用烘干土作基数表示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过程较为直观。例如:某土壤湿时重为120g,烘干后为100g,分别用烘干土和湿土作基数,计算土壤水分丢失1半后含水量变化:以烘干土为基数以烘干土为基数以湿土为基数以湿土为基数水分丢失前水分丢失前水分丢失后水分丢失后已知含水量,湿土、干土折算公式 第4页/共110页2.容(体)积含水量(volumetric water content)指单位容积土壤中水分所占的比例,无量纲,常用v表示。也可以用cm3cm-3的形式,无需再注明容积含水量。第5页/共110页三相比的计算通过实验测定土壤容重、比重(也可以取平均值2.65)
4、和土壤质量含水量可以计算土壤孔隙和土壤三相比 第6页/共110页3.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指土壤的自然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或土壤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数。反映土壤水分的有效程度。一般农作物适宜的相对含水量为田持70%80%例:测得土壤含水量为例:测得土壤含水量为18%18%,有效水分?,有效水分?很难确定有效水分的多少,但如果测得田持为很难确定有效水分的多少,但如果测得田持为24%24%,则相对含水量为,则相对含水量为75%75%,比较适于作物生长,比较适于作物生长。第7页/共110页4.水层厚度 为了使土壤实际含水量与降雨量、蒸发量进行比较,将一定厚度土层中所含的
5、水分换算成水层厚度来表示,单位多采用。水层厚度公式的应用:(1)与气象资料进行互相加减(2)计算土体中水分的总储量(3)计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情况-水分平衡模型的基础第8页/共110页5.土壤水分贮量 指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层水分的总贮量,可用体积或重量表示,为和灌水量、排水量相一致,多采用m3/亩或m3hm-2 表示 第9页/共110页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技术TDR法第10页/共110页B B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烘干法、电阻法、中子法、射线法、TDR法 1.经典烘干法 将土样放入已知重量w0的铝盒(或最后再称)中,迅速盖上盒盖(防止水分散失),称重,记为w1,打开盒盖,放在烘箱中,于105110下烘
6、至恒重(68小时以上),再称重,记为w2。q2.2.快速烘干法如红外线烘干快速烘干法如红外线烘干法、微波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法、微波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等,测定时间大大缩短等,测定时间大大缩短 第11页/共110页(一)烘干法:oven drying method1.烘箱烘干法(gravimetry with Oven Drying):缺点:(1)采样干扰田间土壤水分连续性 (2)不能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观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多点采样必然会因为土壤时空变异性造成测试误差 (3)采样、运输及多次称量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4)费力、费时,不能快速得到结果;烘干过程中一些有机物质在这样温度情况下有可能
7、氧化分解。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烘干法是土壤含水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其他方法矫正的基础和标准方法。B B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第12页/共110页2.酒精燃烧法(gravimetry with Drying by Burning Alcohol)原理:利用酒精与水相溶解以及酒精易燃的特性,使酒精在样品中燃烧生热,将水分迅速蒸发干燥。酒精燃烧时,火焰距土面2-3cm,样品温度约70-80,当火苗熄灭前的几秒钟,火焰下降,土壤温度上升到180200,然后很快下降到8590,并缓慢冷却。应用条件:本方法由于高温阶段时间短,样品中有机质及盐类损失甚微,但有机质含量高于5%的样品,也不适用。特点:快速,20
8、分钟左右。适用于在田间进行快速测定。允许误差1%B B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第13页/共110页3.TDR法 v5.310-22.910-2r5.510-4r24.310-6r3 第14页/共110页TDR仪器探头第15页/共110页土壤水分测定(TDR)第16页/共110页(二)、土壤水分类型与水分常数 水分进入土壤后,或者保持在土壤中,或者发生深层渗漏或侧向渗漏而流出土体。土壤水分受到的来自土壤中的不同性质、大小和方向的作用力一是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吸附力,它又包括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力和电荷的静电引力;二是水和空气界面上的弯月面力,即毛管力;三是地心引力(重力)。土壤水分的存在形态、性质以及对
9、作物的有效性都有所不同。第17页/共110页A A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r按土壤水分所受力的类型,划分为:吸附水(或束缚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土壤壤水水分分类类型型受受土土粒粒分分子子引引力(吸附力)力(吸附力)受毛管力作用受毛管力作用受重力作用受重力作用吸湿水(紧结合水)吸湿水(紧结合水)膜状水(松结合水)膜状水(松结合水)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毛管上升水毛管上升水重力水重力水第18页/共110页土壤水的形态示意图1土粒2吸湿水3膜状水4毛管水5孔隙中的气态水6毛管弯月面7土壤大孔隙中的重力水第19页/共110页1.1.吸湿水 p干燥的土粒靠分子引力从土壤空气中吸持的汽态水称为吸湿水。p受力3
10、3.1.1MPa,土粒表面可达1GPa以上。p性质:与常态水不同的特性,密度大(平均1.5g/cm3),冰点低(-7.8),不能移动,没有溶解性,类固态水。pp当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时,土壤的吸湿水达到最大值,叫当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时,土壤的吸湿水达到最大值,叫最最大吸湿水量或吸湿系数大吸湿水量或吸湿系数。pp在土壤分析中,要测定风干土吸湿量,以换算为烘干土。在土壤分析中,要测定风干土吸湿量,以换算为烘干土。第20页/共110页2.2.膜状水 p土粒表面的分子引力吸持的液态水,在土粒吸湿水外围形成薄的水膜,称为膜状水。膜状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含水量,称为土壤最大分子持水量。p吸持力:0.625-3.lM
11、pap性质:密度1.25g/cm3。冰点-4,溶解力弱。移动速度慢,0.2-0.4mm/h。p有效性:作物根系的平均吸水力1.5MPa,因此,只能吸收利用膜状水的一部分。p当植物因不能吸收水分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或凋萎含水量)。植物可以利用的土壤有效水的下限,制订灌溉定额的下限。第21页/共110页凋萎系数凋萎系数(permanent wilting percentage,permanent wilting(permanent wilting percentage,permanent wilting coefficient)coefficient)测定方法:(1)幼苗发:
12、农业上常用向日葵作为直接测定凋萎系数的植物。(2)测定15bar含水量:农业上就大多数农作物来讲,土壤含水量等于凋萎系数时,其水吸力大约为1.5Mpa(15bar),这是因为大多数农作物叶片的渗透压在1.5-2.0Mpa,以土壤水的形态而言,大致相当于全部吸湿水以及部分膜状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林业上,大多数树木在此水吸力下正常生长,一些树种的渗透压多为2.5-3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此外针叶树的针叶在土壤供水不足时没有明显的凋萎症状,当有外观症状(如针叶干黄而枯萎时)可能早已死亡,有些阔叶树如刺槐当遇到干旱胁迫时,叶子凋萎脱落后,在水分条件好时重新出芽生长。影响萎蔫系数因子:土壤因子和植物因子
13、 第22页/共110页不同质地土壤的萎蔫系数(%)土壤质地土壤质地粗砂壤土粗砂壤土细砂土细砂土砂壤土砂壤土壤土壤土粘壤土粘壤土萎蔫系数萎蔫系数0.961.112.73.65.66.99.012.413.016.6粘质盐渍土的萎蔫系数(%)盐分盐分盐分含量(盐分含量(%)0.000.100.200.300.500.751.00NaClNa2SO424.4524.4525.39-26.1325.4226.30-26.9228.3627.3442.4427.44第23页/共110页3.3.毛管水 p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称为毛管水。p引力:0.08-0.625Mpa(0.1-6.25atm
14、)之间,可全部被作物所吸收利用。p性质:基本同自由水,移动速度快,可达10-300mm/h,毛管水溶有各种养分,有效水分。p影响主要因素:土壤孔隙的大小和数量。p分类:根据毛管水与地下水是否相连接,可分成毛管悬着水与毛管上升水。第24页/共110页1 1)毛管悬着水 r土壤上层的毛管水与地下水不直接相连,不受地下水源的补给,好像悬着在上层土壤的毛管孔隙中,称为毛管悬着水。地形部位高,地下水位较深。r毛管悬着水达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旱地土壤有效水的上限,确定灌水量的重要依据。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松紧状况和土体构造等。r毛管孔隙中连续运动的水分发生断裂时的
15、土壤含水量称为毛管断裂含水量(毛管水断裂量)。吸力值约为0.040.08 MPa,运动速度缓慢,植物根系吸收困难,因此又称生长阻滞含水量,一般为田持的70%第25页/共110页 给土壤充分灌水后,及时覆盖地表,防止蒸发,让其平衡2-3天,到土壤湿度基本稳定后测得的土壤含水量。特点:降雨或灌溉后,大孔隙中的重力水已经排除,渗透水流已降至很低或基本停止时土壤所吸持的水量。所吸持的水相当于吸湿水、膜状水和悬着水的全部。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约为吸湿系数的2.5倍,水吸力在0.3大气压之间。也有人叫1/3bar含水量 影响因素:田间持水量的大小与土壤孔隙状况及有机质含量有关,粘质土壤、结构良好或富含有机质的
16、土壤,田间持水量大。大多数土壤只在降水后达到田间持水量。以相当于重力1,000倍的离心力排去饱和土壤中多余的水后,土壤所吸持的水量称为持水当量。其数值近似于田间持水量,水吸力约为1/3大气压。意义:制定灌溉定额的上限 表示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上限值问题:田间持水量的容积含水量与毛管孔度关系如何?2)2)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field capacity):第26页/共110页3 3)毛管上升水 r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当表层土壤水分被蒸发、蒸腾而消耗后,地下水可沿毛管上升,使地表水不断得到补充。这种借助于毛管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保持在上层土壤中的水分称为毛管上升水。
17、r毛管上升水达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毛管持水量。r毛管持水量的数值一般大于田间持水量,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区,田间持水量接近于毛管持水量。第27页/共110页4 4).重力水 r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以后,多余的水分由于不能为毛管力所保持,受重力作用而沿土壤中的大孔隙向下移动,这种水分叫做重力水。r所受的吸力为0.1(0.3)-0bar。r水田中的重力水可以利用的,旱地,很快渗透到根层以下,如长期滞留在土壤中,阻碍空气供应,不利植物生长。r土壤全部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饱和含水量或称全持水量。当土壤水分饱和时,土壤空气及时排除,植物窒息死亡。r问题:饱和含水量(容积)与土壤孔度关
18、系?(条件;非胀缩性土壤)第28页/共110页B B 土壤水分常数与有效性 1.土壤水分常数 不同性质和形态的水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界线,这是水分受力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标志,这些分界线所对应的土壤水分含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如土壤最大吸湿水量、萎篶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全持水量等 由于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复杂性,以及测定条件和测定方法的差异,使土壤水分常数并不是一个常数值,而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数值范围。第29页/共110页2.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以及难易程度。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无效水”;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水
19、称为“有效水”。土壤有效水的最大含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土壤有效水的实际含量(%)=土壤自然含水量(%)萎蔫系数(%)B B 土壤水分常数与有效性 第30页/共110页B B 土壤水分常数与有效性 土壤有效水的最大含量受土壤和作物因素的影响。选用根系优良的作物品种,培育健壮的根系,抗旱,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质地 砂质土萎蔫系数的值较低,但保持的水分少(田间持水量低);黏质土虽然保持的水分多,但萎蔫系数高;而壤质土保持的水分量多,无效水的量又较少,所以壤质土最大有效水含量最多。土壤质地土壤质地 砂土砂土 砂壤土砂壤土 轻壤土轻壤土 中壤土中壤土 重壤土重壤土 黏土黏土 田间持
20、水量田间持水量(%)12 18 22 24 26 30 萎蔫系数萎蔫系数(%)3 5 6 9 11 15 有效水最大含量有效水最大含量(%)913 16 15 15 15 第31页/共110页 土壤水分形态学 优点:比较直观,对土壤水分的保蓄机制阐述的比较明白。存在的问题有:很难界定他们之间的明显得界限,人为性比较强,难于准确地表示土壤水分流动方向和水分的有效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能量学的观点诞生第32页/共110页根据水分被植物吸收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速效水(易效水)和迟效水(难效水)。不同土壤水分形态与土壤水分常数、土壤对水的吸力以及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第33页/共110页(三)、土壤
21、水分能量状态 土壤水的能量状态就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后,自由能的变化状态。土壤水的能量主要表现为由位置和内部状况不同所产生的势能.土壤水分的运动也主要是由土壤中不同部位水分势能的差异驱动的,土壤水分总是由势能高处向低处运动;土壤水分运动后,其自由能也要降低。第34页/共110页 A A 土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Soil water potential)概念 国际土壤学会术语委员会: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无限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移至土壤中某一地点(成为土壤水)所必须做的功。标准状态下纯自由水的势能值通常假定为零,土壤水受各种力作用,势能比纯自由水
22、低,一般为负值。使用土水势的优点第一,作为表征土壤水分存在状态的统一的标准。第二,可以在土壤植物大气统一体(SPAC)中统一应用,以比较水势、判断水分的运动方向以及有效性。第三,对土壤水分研究提供某些更为精确快捷的测定手段。第35页/共110页B.B.土水势的分势 1.基质势(matric potential,m):是由于土壤固相颗粒(基质)对土壤水分的吸附力和毛管力造成的土水势的变化。基质势总是负值。基质势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土壤含水量越小,基质势越小(即基质势的绝对值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大,基质势越大(即基质势的绝对值越小);当土壤水分达到饱和时,土壤的基质势为零。第36页/共110页2
23、.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p):是由于土壤水在饱和状态下承受静水压力而引起的水势的变化。压力势分为静水压力势和气压势。在不饱和土壤中,土壤水压力势为零。在水分饱和的土壤中,在土壤表面以下的水分压力势大于参比标准下的压力势,因而压力势为正值。pwVgh per unit mass p=ghper unit volume p=wgh per unit weight p=h B.B.土水势的分势 第37页/共110页3.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s):是由于土壤中溶解的溶质引起的水势的变化。溶质势为负值,其数值等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所以溶质势也称为渗透势(osm
24、otic potential)。溶质越多,溶质势越低。溶质势大小依赖于溶质类型()和浓度C,依据vant Hoff 方程土壤溶液均匀一致,所以溶质势对土壤水分的运动基本没有作用,但对于植物根系吸水有重要影响,如盐碱土中。B.B.土水势的分势 第38页/共110页4.重力势(gravitational potential,g):是由于土壤水分位置不同导致水分的重力不同引起的水势的变化。gMgz per unit mass g=mgZ/m=gZ (J/kg)per unit volume g=mgZ/v=wgZ (N/m2)per unit weight g=mgZ/mg=Z (m)(1)与土壤性
25、质毫无关系 (2)其值的大小等于待测点到参考面的垂直高度(Z),单位为(L)(3)规定特测点在参考面值上取正值(+)(重力相对大),在参考面之下取负值(一)(重力相对小)(4)规定参考面处为零,它的选择不影响空间任意两点间重力势差值 (5)无需特别测量仪器和设备 一般以地下水面作为参比面(重力势为零),水分在参比面以上时,重力势为正值;水分在参比面以下时,重力势为负值。B.B.土水势的分势 第39页/共110页1.(总)土水势:t=g+o+p+m 2.水势(water potential)w=o+p+m 描述植物从土壤中吸水能力时或者土壤水分有效性时用。(1)饱和情况下 w=o+p(2)非饱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章节 土壤 水分 空气 热量 环境 土壤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