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性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程序.ppt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 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可以量化)释义: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2、重要性的概念必须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4、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第1页/共34页2二、重要性的运用 (一)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1、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2、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 运用:(1)编制审计计划时,需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2)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考虑重要性水平第2页/共34页3(二)重要性运用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骤:对(报表层
2、)重要性水平作初步判断 1、需要考虑的因素:(1)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2)内控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3)报表各项目的性质 (4)报表各项目的波动幅度 (计划数)第3页/共34页42、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确认 (1)评估基础的选用(判断基础)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 第4页/共34页5(2)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A、固定比率法: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实务中的参考比率:净利润的5%、营业收入的0.5%、总资产的0.5%、净资产1%B、变动比率法:总资产或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 变动百分比 2,500,000 4%25,000,
3、000 2%75,000,000 1.5%125,000,000 0.7%第5页/共34页61)CPA先对每张会计报表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运用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等方法确定)2)选择重要性水平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3)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选取第6页/共34页7第二步骤 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分配于各项目 (表项目:确定各帐户或各类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分配对象:以资产负债表作为分配基础。2、确定帐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的方法:可采用“分配方法”或“不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方法”:在进行重要性分配时,1)要考虑到各帐户的性质和发生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这是基于各帐户本身的检查风险;
4、(错漏报的可能性大小与重要性水平成反向关系)2)但在审计实务还应考虑的因素是:审计验证成本的高低。这就需要在各项目之间适当调节重要性水平的分配数或比例(验证成本与重要性水平成反向关系)为了降低验证成本,可以把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中较多的金额分配给那些需要花费较大成本才能查出的帐户,把较少的重要性金额分配给需要花费较少成本就能审出错漏报金额的帐户。从整体上看,这一方法节省了审计工作成本。(最终由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控制审计总风险)修正分配额:在执行外勤审计工作后可能会对初步估计重要性的分配有所修正。比如,应收帐款被分配的重要性水平是6000元。若验证应收帐款后只发现2000元的错误,那么可将其余的4
5、000元再分配给存货,存货的审计成本就更低了。3)在确定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还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和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关系。第7页/共34页8不分配的方法:假设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则可根据各帐户错漏报的可能性,将各帐户的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报表层次的重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只要发现该帐户超过其可容忍误差,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最后,编制未调整事项汇总表,若未调整的错漏报数超过100万,应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实际工作中,哪些帐户可能发生错漏报有时是很难预测的,也无法事先确定审计成本的大小,所以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专业判断过程.第8页/共34
6、页9第三步骤 估计各项目的实际错误数抽样方法 估计的方法 某个帐户实际错误数额=(样本错误额/样本总额)X该帐户总额 第9页/共34页10第四步骤,估计全体项目(帐户)的实际错误总数 =估计各项目的实际错误数的总和 第10页/共34页11第五步骤,比较计划数与实际数,制定相应决策(完成外勤审计工作后,应汇总审计发现的差异,对该审计结果进行评价,需要考虑重要性水平)(一)对审计结果的评价内容:A、发现的审计差异在性质上是否重要,即是否为舞弊或违法行为;B、发现的审计差异在金额上是否重要,即是否已经超过重要性水平.(二)评价时运用重要性标准的步骤:A、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漏报。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前期尚
7、未调整的、推断的错、漏报数,并考虑期后事项应调整的数额。B、考虑汇总数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其性质是否重要。C、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CPA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单位调整。(见教材P73)第11页/共34页12第二节 审计风险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1、审计总风险Desired audit risk(DAR):指审计在执业已完成,无保留意见已作出后,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财务报表存在错误的可能性。2、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IR):是假定在没有内控的情况下,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误的可能性。3、控制风险Control risk(CR):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能及时发现或预防财务活动中一
8、些重大错误的可能性。4、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DR):是审计人员通过运用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重大错误的可能性。第12页/共34页13二、审计风险三要素的相互关系(IR、CR、DR)从定量角度:DAR=IR X CR X DR 从定性角度:审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若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为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必须降低检查风险,因而,要在实质性测试中收集更多证据。审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若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低,此时就可以提高检查风险,即在实质性测试中可以少收集一些证据。CPA对IR、CR的评估CR高CR中CR低 CPA可接受的DRIR高最低较低中等IR中较低中等较高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要性 审计 风险 大错 程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